从蔡伯喈的形象看元末明初士人的处境

2016-06-18 11:02王娟娟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

王娟娟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从蔡伯喈的形象看元末明初士人的处境

王娟娟

(山西师范大学 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摘 要】剧作家高明在南戏《琵琶记》中塑造的主人公蔡伯喈的形象是“全忠全孝”的,他力图宣扬忠孝节义的道德观念,从而达到教化的目的。然而,我们从这个“全忠全孝”的蔡伯喈身上却可以看出元末明初的士人们尴尬难堪的处境、悲苦抑郁的传统文化困境,这主要是由于外部因素(外部权力和情理的压力)以及内在因素(内部个体人格的软弱和功名欲望)这双重的冲击导致的。

【关键词】蔡伯喈;人物形象;元末明初士人;文化困境;现实冲突

常言道“自古忠孝难两全”,可剧作家高明却将《琵琶记》中的男主人公蔡伯喈塑造成了一个全忠全孝的人物。他肯定了忠孝节义在封建伦理道德中的作用,使得《琵琶记》具有了中国传统伦理社会百科全书的特征①,同时还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褒扬。然而,我们透过蔡伯喈这个人物形象可以看出他的“孝,未能孝;忠,不全忠”,体现出了他人格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中也透视出了元末明初士人处境的艰难和尴尬。

一、蔡伯喈的形象分析

从以下的“三不从”中,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出蔡伯喈这一人物形象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在有些事上他做过抵抗与挣扎,但很快就放弃了,正是他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终造成了家庭的悲剧和内心的痛苦。

第一,辞试不从。在参加科举考试这件事上,他主要遵从了父亲的愿望。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自然也有考取功名的心愿,但是一想到自己年迈的父母和新婚的妻子就犹豫了,但当他做出辞试的决定时,父亲又用忠孝的道理来逼迫他,最终迫使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踏上了科举之路。这是他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第一个表现。

第二,辞官不从。他考中状元之后,由于心系年迈的双亲,决定辞官回家,文中这样写道:“若还念臣有微能,乡郡望安置。庶使臣忠心孝意得全美。”足以见得,他还是在平衡忠孝、渴望功名的。所以,当皇帝以“孝道虽大,终于事君;王事多艰,岂遑报父”为由驳回他的请求时,他没有做进一步的努力去抗争,而是低头屈服了,这进一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臣关系在当时文人心中的地位。这是他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第二个表现。

第三,辞婚不从。他一举成为状元后,被当朝丞相看中,并由皇帝赐婚与牛丞相的女儿结婚。虽然蔡伯喈对于这件事是不愿意的,但是他并没有说明自己有结发妻子。在《官媒议婚》一出中,我们看出他是做过一定努力的,他没有被金钱和美色所诱惑,但是最终还是接受了,封建统治力量的强大使他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再一次体现了出来。这一切使他一步步远离了自己的家庭与结发妻子,同时也违背了自己当初考取功名时自然朴素的想法。这是他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第三个表现。

二、元末明初士人的处境

从蔡伯喈的“三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虽然高中状元、荣获功名、入赘相府,但这一切并不使他感到快乐,反而最终造成了他既不能尽孝,又无心尽忠的处境。实际上作者是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他的不忠不孝的人生悲剧,蔡伯喈身上体现出的这些软弱性与妥协性,其实也是元末明初的士人们所共有的。蔡伯喈的悲惨命运折射出了传统文化底蕴所存在的困境,他之所以活得尴尬难堪、悲苦抑郁,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内在原因就是传统文化中忠和孝对他的禁锢。

在元末明初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随着政治格局的动荡、社会风俗的变迁,士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经历了“衰世”——“乱世”——“治世”的历史变化过程,最终导致内心深处充满了矛盾与困境②。在朝代的更替、入仕与出仕、忠和孝、旧主与新主等一些列的选择中,他们的抉择是艰难痛苦的,他们的处境也是非常尴尬的,传统文化的禁锢与现实生活的冲突让他们不知所措,这就一步步地显示出了这些士人们在人格上对统治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首先,作为知识分子,他们都渴求功名,希望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来报效祖国,所以科举考试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希望借用这一手段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条件,进而光宗耀祖。这一切在蔡伯喈身上都是有所体现的,正是这种入仕的情结让他最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其次,当他们考中状元、获取功名后,便成为了统治阶级中的一员。但是,对于一个没钱财、没背景、没门路的士人来说,婚姻便是他们与上层统治阶级互相利用的一个筹码。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挣扎过,也与封建统治阶级做过斗争,但毕竟这种力量是微弱的,寡不敌众,再加上内心恪守的封建伦理道德以及人性本身的弱点,使他们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统治阶级施加给他们的压力是巨大的,当这些内在的压力和外在的压力一同压在他们身上时,他们人性中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便会暴露无遗。这是元末明初士人们的共性,也许是一种变相逃避现实生活的一种方式。

实际上,在元末战乱时,知识分子是难以进入仕途的,尤其是汉人,但是在元明之际士人们的地位有所提高,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发挥自己的价值的③。这就造成了元末明初的士人在仕途中存在许多复杂的境况,入仕不能如自己的所愿,为国家效力、尽忠,反而会成为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出仕则满肚子的经纶、抱负无法实现。所以,对于他们而言,做出入仕和出仕这样的决定已经非常困难,更不用说现实生活的残酷再给予他们的巨大压力了。所有这些复杂的思想与现实情况均交织于元末明初士人们的内心中,让他们在现实面前总是犹豫不决,毫无喘息的机会,不断地退步,最终造成了他们各自的人生悲剧。内心的煎熬让他们奋勇反抗,但现实的残酷却让他们不得不屈服。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元末明初士人们善良背后的懦弱与人性的软弱,这是他们的共性。

总之,我们不仅通过蔡伯喈的“三不从”分析出了他的人物形象,同时也透过这个具体的形象看到了元末明初时士人们尴尬、艰难的生活处境,他们在现实面前为了生存不得不向封建势力低头妥协。所以,在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高压与传统文化的双重禁锢下,元末明初士人的人格是不可能独立的,不仅蔡伯喈如此,其他人也不例外。正是由于外部权利和情理的压力以及内部个体人格的软弱和功名欲望这双重的冲击,才最终造成了他们尴尬、艰难的人生处境。

注释:

①黄仕忠.琵琶记与中国伦理社会[J].文学遗产,1996(03).

②③展龙.元明之际士大夫的心路历程与人格嬗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参考文献:

[1]黄仕忠.琵琶记与中国伦理社会[J].文学遗产,1996(03).

[2]孟祥荣.从蔡伯喈形象看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的非独立性[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4).

[3]崔向荣.从《琵琶记》“三不从”关目的设置看蔡伯喈形象的创造[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9(05).

[4]汪海明.自然愿望的破灭和人格意志的沉沦——蔡伯喈形象的文化解读[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01).

[5]徐蓓蓓.“全忠”未必忠,“全孝”不能孝——从《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看作者文化心理结构与现实的冲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

[6]王超龙.论《琵琶记》蔡伯喈的二重性格[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01).

[7]张聪.从蔡伯喈和李益形象看古代知识分子的软弱性[J].北方文学,2012(02).

[8]展龙.元明之际士大夫的心路历程与人格嬗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

[9]袁韵.《琵琶记》的科举文化意蕴[J].四川戏剧,2013(08).

中图分类号:I207.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47-02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设计与包装设计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从残缺到完美:论阿来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变
浅析《雷雨》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巧用白描手法 再现人物形象
运用心理描写展示人物形象
白鹿的精神——再论《白鹿原》的人物形象
古诗“人物形象”鉴赏答题指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