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合一佳天下

2016-06-18 03:06
中国设备工程 2016年3期
关键词:齐白石艺术



物我合一佳天下

郭岚作品赏析

中国画是一种比较纯粹的艺术,表达了画家的闲情逸致,反映了画家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塘里无鱼虾自奇,也从叶底戏东西。写生我懒求形似,不厌声名到老低。”就画虾而言,齐白石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白石老人笔下的虾灵动活泼,栩栩如生,神韵充盈,以浓墨竖点为睛,横写为脑,落墨成金,笔笔传神;用淡墨掷笔,绘成躯体,浸润之色,更显虾体晶莹剔透之感;细笔写须、爪、大螯,刚柔并济、凝练传神,显示了画家高妙的书法功力。其对虾的刻画细致入微、神形兼备,造诣已入化境。齐白石清正高洁,在日军侵占北平时,不欲与当时的权官敌伪合流,坚持闭门不出,并以虾自喻;而今,郭岚亦独爱虾,体现了他心性清直,体正有节,却又不乏激流勇进的拼搏精神。

潜心学艺 痴迷画虾

1958年,郭岚生于北京。作为我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这片土地上生长的人们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环境。这里人文荟萃、名家众多,十几岁的小郭岚就是在当代中国著名的大写意画家周之林的影响下,对国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是在周老师的引领下,天资聪颖的他开始了勤学苦练的艺术人生。

那些日子,他沉迷在艺术的创作乐趣中无法自拔,常常是一画就是十五六个小时,废寝忘食,出离了身边的喧闹与嘈杂的环境。

少年的他,还时常在周老师的带领下去看各类画展,阅览各类的美术书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买到了一本《齐白石画册》,画册中那活泼生动的虾,就像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着一样,那灵动而呈半透明质感的虾仿佛正在水中嬉戏,或急或缓,时聚时散,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情态各异,着实惹人喜爱。于是,少年时代的郭岚对画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常到溪流边观察这种逗人喜爱的小生物。

天造万物,各有灵性。虾,生于水中,玲珑如梭,种类多,姿态繁,虾体透明,触角尖而长,眼黑而尖,披鳞,躬身,主要由头、腹、尾组成,三对触须,腹分为五至六节,虾的动态变化主要表现为能伸能屈,游动自由。虾的寓意深刻,北方喻其为“龙”,有镇宅吉祥之意,南方喻其为“银子”,取长久富贵之意。虾对同族之物从不侵袭伤害,和谐相处,身躯虽小,玉洁透明,有淡泊名利、品格高尚和纯洁坦诚之意,表明了洁身自好的人生寄托。此外,虾身佩玉甲皆可窥,触角可触沙,可观云望月,寓意做人要坦诚透明,有顽强的生命力,有敢弄潮的意志,更要有龙一样的腾飞精神。

在实践中,郭岚渐渐地悟到,用水墨画虾,最有艺术效果,但笔间水份要稍充足些,才能使画出来的虾有新鲜透明感,但水份过多又易渗化,不但体形臃肿无力,而且会变形失真,所以,水份的适量控制是相当重要的:调墨时,不要调得太匀和时间过多,笔尖到笔根不能满是一色之墨;在笔根间至少留有部分清水,否则画出来的虾会成一团死墨,缺乏墨色的变化,没有虾体应有的透明感。用笔不能软弱无力,下笔时要考虑成熟,不能描画虾的形态,否则会缺少活虾躯体富有弹性和跳跃的力度。如果画虾的数量少,也可适当加些补景,如水生植物的荷花、睡莲、浮萍、水草、芡实、凤眼莲、水菖蒲、红蓼、茨菇花和芋艿叶等,采用设色或水墨均可,但不宜用色太艳。一幅以虾为主的画面上,也可加些鱼类,以增加画面的变化,虾的触角,也可适当增添长短数根,但不宜一幅中有二种画法。画虾向右侧方向游动(即反方向)较不顺手,但画得熟练了,还是能掌握的,这样也能使画面不千篇一律……

为了把虾画好,郭岚还学白石老先生,在桌子上放了个鱼缸专门养虾,每天都要细心观察它们,看它们的形状,看它们在水中游动时的姿态。长期的细心观察和写生经历,让郭岚笔下的虾,渐渐地生动了起来。那段时间,每天清晨起床,郭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虾、画虾,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练习画虾。“有的时候,一天练下来,手臂又酸又胀,脚也站得很酸。”郭岚感悟道。但是因为喜欢,因为痴迷,他坚持下来了。经过日复一日的临摹和观察、创作,他画的虾开始在业内崭露头角。

捉笔成虾 品自玲珑

虽然小有名气、渐渐受人追捧,但郭岚却不为所动,依旧潜心钻研画虾。可以说,他在学校里把完成学业后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画虾上。等到走出校门后,郭岚更是潜心钻研。他还几次三番带着作品到当时的宣武区齐白石艺术研究会拜访研究会会长、齐白石嫡传弟子刘仲文老师,并得到了刘老师的亲自指教,得以师从齐派,并潜心研究和学习白石老人的虾,专攻写意虾。后来,刘仲文又把郭岚介绍给了自己的老师——白石老人的第四子齐良迟。齐老看到郭岚画的虾,也赞不绝口,特别嘱咐刘仲文要好好指导郭岚。由于刘仲文深谙齐派艺术的精华,这也使郭岚在画虾的艺术之路上越走越充满活力。

艺术来源于生活,郭岚深知这个道理,为此他每年都多次赴白洋淀写生,被当地画友赞其画风“既有白石之意,又聚众家之风,独具一格”,令观者赞不绝口,“跟咱们白洋淀的虾一模一样!太像了!”

为了在艺术上更上一层楼,40岁之后郭岚还常研习吴昌硕、张大千、李可染、刘海粟等大家名作,吸取众家之长,融入自己的画风,深谙“在似与不似之间”之寓意,在深得齐派画虾精髓的同时,又有创新和发展。郭岚笔下虾的结构特征布局十分严谨,让整幅图看起来比较饱满充实。每只虾神形各异,有弓着身的、舒展开的、作滑行状的、作发力状的、慵懒的、活泼的……他画的虾给人的感觉灵动而富有情趣,其深浅不一的落墨细致的刻画了虾的体态及其略微透明的体质。仔细观察并分析郭岚画的虾,就会发现画面里似乎隐藏着什么特别的东西。从虾的须、“竹节”、整体形态等等来看,其运笔峰回路转、笔墨浓淡相间,虾的须看上去刚劲中透着飘逸。整个画面墨色考究,墨分七色,清淡典雅,富贵舒适,在简略的笔法中显得晶莹剔透,质壳明显,湿润清晰,给人以温和清新的感觉。

对于自己独钟情于虾,郭岚解释道:“这主要是因为虾的深刻寓意,在那么纤小之躯内蕴藏着极大的能量和生命力,体现着直击大浪,顽强拼搏的精神,让人感动和叹服。所以我观虾思己,以虾寓己,寄情于虾,在作画中达到心随虾舞,物我两忘,情感,性灵,在艺术中升华。我在实践与探索中,反复揣摩,为己所用,与此同时,我把自己对艺术的追求,对人生的感悟都融入了画中,从而以夸张的艺术手法塑造虾似龙的形态,展示虾的神韵,体现画面的趣味和内涵。”

凭着自己对虾的情有独钟,反复揣摩,大胆创新,郭岚把自己多年书画艺术的追求融入虾的意境,视虾如友,把虾的形态,以水中芭蕾、游水健儿的各种姿态,舞动的情感韵律,畅缓悠扬的动感和美感具象地表现在画面上,有穿梭感和立体感,不但画出了顺水虾的飘逸,更画出了逆水虾的生动威武。背向阴阳,刚柔兼备,穿插灵动,千姿多态,造型优美,神趣活现,进退曲直,干练精典,由初之形似,至形神兼备。他画的虾眼神精妙,有画龙点睛之神奇,突出了无比生动的神韵和气韵,生动地表现了虾的内涵和神态,在眼神的画法上,大胆创新,与众不同,画出了画者、赏者与虾的心灵对话,显出了龙一样的灵动和精、气、神。

水墨交融 造化天成

长期以来,郭岚把自己的人生阅历和感悟,都融入进了画虾艺术,他长期养虾,仔细观察,再加上对虾有深刻的领悟,对虾的造型、动态、质感、线条粗细,用笔顿挫,色泽浓淡,疏密呼应,从虾须和眼、身、尾、眉、触及动感穿梭上都有创新,胸有成“虾”,画面生动,立意准确,丰富了画虾的造型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体现了“艺术与我行,龙虾能腾空”。他用艺术夸张的手法,把虾须和虾尾以艺术夸张,体现了大气磅礴的气势,摇曳生姿,激流弄潮,表现出了虾的个性和目标,虾须流畅、飘逸,虾尾随移其形而动,更能让人感觉到姿美形谐的舒适,真正表现了虾丰富的内涵,随着水波的节奏更显出了奇妙的神态与弦律的合拍。其笔下所画的虾灵动清秀、雅俗共赏,颇有大家之风。

郭岚的虾集中充满着诗情画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画的虾有的虾钳携牵,相互照应,有的戏嬉冲浪,随波逐流,如《虾趣》、《龙韵》、《能屈能伸》;有的情系浪中,有的群虾弄潮,有舒展,有曲弯,如《群龙祥瑞》、《畅游》、《搏击》;有的前呼后应,你追我赶,如《虾翔浅底》、《不畏风云》;有的似嫦娥奔月,水袖飘逸,如《春风得意》;有的如穆桂英闯关英勇洒脱,刚柔兼备,如《龙门弟子》等等。他的虾笔墨有情,触景生情,以情动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表现了虾的生命精髓和灵魂,同时也反映出郭岚高尚的审美情操和深厚的文化艺术涵养。多年来,他多次带着他的“虾”参加各类书画大赛并获得各类奖项。作品《浅滩虾趣》被收入英国皇家博物馆收藏,《百虾图》被台湾齐白石纪念馆选为经典藏品。他本人也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担任了中国齐白石研究会理事、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画研究社会员、中国华侨书画家联合会理事。

如今,郭岚在不断的艺术追求中,依旧恪守着“笔墨当随时代”,时代需要精品的创作理念,他反复锤炼绘画中虾的语言,精勤探究这个特殊的生灵的表现形式,并不断创新,强化个性,为丰富、完善现代水墨虾的笔墨技巧孜孜以求,锐意进取。在当今社会,许多的艺术爱好者偏爱从绘画作品中寻找那份发自内心的宁静淡然。郭岚就是这沉着淡然情绪的营造者,他以静谧的水墨表现着自己心中的艺术,在水墨写意虾的艺术之路上,始终怀揣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虔诚敬仰,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寻找着艺术的瑰宝。

猜你喜欢
齐白石艺术
SOJOURNERS IN PEKING
雨浥红蕖冉冉香
·齐白石
齐白石买假画
齐白石与一担楚石
纸的艺术
齐白石·书画作品选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