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应在正当时

2016-06-18 11:32王金萍
戏剧之家 2016年10期
关键词:青衣行当戏曲

王金萍

【摘 要】什么季节开什么花是自然规则,什么季节该产的蔬菜好吃人人都懂,演员什么年龄演什么行当的角色,应该是最合适的了,要不然跟吃反季节蔬菜没两样,就会失去本味(位)。

【关键词】地方戏;年龄;行当;适合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5-0064-01

戏曲“报花名”报的是四季的季花,人生也好比四季开花一样,有辉煌之期,也有衰败之时。作为一名戏曲演员,舞台生涯何尝不是如此,特别是地方戏曲演员,要想在这个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做到花开应在正当时。

唯远安县独有的远安花鼓戏,是公认的“天下第一团”。独特的地方方言的道白、唱腔和地方风格的表演,蕴含了当地观众的审美取向,同时也孕育了我们这一辈远安花鼓戏戏曲人。我人生四十八年,从艺三十六载,在经历过各个不同性格、年龄、不同特征的人物演绎后,感觉一个称职的基层戏曲演员要想扎根于现实土壤,很关键也很有必要的一点是:什么年龄段演什么行当。

刚上舞台时,我还是一个乳发未脱的小女孩,虽然有扎实的基本功,鉴于年龄和外形的限制,只能演一些奶生和小女孩(小丫鬟),如《清风亭》的张继保、《六月雪》小窦娥等等角色。每当听到观众说:“这个小丫头以后肯定是一个好苗子!”我的心里就沾沾自喜,暗地里更加努力,期盼快点长高,早日变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在舞台上穿着华丽的戏服,画着艳丽的戏妆,走着轻盈的步态,有着闺门千金大小姐的俏姿,成就我名角的梦想。十多年后机会来了,剧团的创作剧目《香桃树下》《水乡情》相继开排,我有幸担任香桃和莲花这两个女主演,嗓音娇脆、形体正好的条件,加上基本功的合理运用,进行了完美的人物展现,博得了观众的喝彩,更增强了我的信心,随着日趋成熟的表演,理所当然就挑起了闺门旦主演的大梁,同时《红桃山》《打渔杀家》等戏中的刀马旦也演了不少,我的名字在观众心目中也打下了烙印。这个年龄段是我最幸福的阶段,美梦终成真了。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美好的时刻总觉得短暂,记得有次演出《贵妃醉酒》中的杨玉环,腰带虽勉强系拢了,可自己觉得喘不过气来,已是十岁孩子妈妈的我,身材变形,宫装不敢再穿了,幸好戏校毕业的学生回团,言传身教地交给了她们。正在我感到失落的时候,剧团的老师们提出要我尝试转青衣行。在第一个剧目《二堂审子》中饰演王桂英,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打下了青衣的基础;《打神告庙》的焦桂英让我把握了青衣的规范,通过多次的揣摩和实践演出,青衣戏慢慢地得心应手了,观众继续为我叫好。记得排练新创剧目《嫘祖与皇帝》时,其中的女族长大嘎,同事们一致推荐我演,因为有了一次转行当的经历,我大胆地接下了任务,这个戏后,同事们认为我什么行当都拿得起,于是《吴大挖塘》《瓜园会》《红白喜事》等戏中的彩旦也归我演了;连《村长县官》《俩姑爷》等戏中的老夫人、老母亲的老旦戏我也“难逃其咎”了。几次行当转型使我受益匪浅,心情愉悦,在观众面前的荣耀感得到了满足。戏迷们说我除了小花旦没演,旦行是一抹不停手的“全胯子”。

其实我这个现象不是个例,这样的演员在地方戏曲团体比比皆是,戏曲届有隔行如隔山的传统观念,可县市级剧团的一个成型演员来之不易,演员少,且新陈代谢的周期长,有的大龄演员还在台上尽情装嫩,观众怎么评价不管,但她给观众的舞台直观感觉决定着一部戏的成败,甚至是艺术团体的兴衰存亡。

我曾经看过一个地方戏发行的视频资料,演绎的是一个村姑被地方的恶霸抢进洞房,然后跳楼自尽,引发了官逼民反的大戏。前几场戏村姑是一个青年演员扮演的,感觉很好,洞房一场演村姑的可能是那个剧种的老演员——名角,比演恶霸的青年演员要年长许多,化妆遮不住的皱纹不讲,发福了的身材也不说,但唱腔上气不接下气,舞台上转也转不动了,甚至连方位感都难把握了;羞愤的表演还过得去,可面对窘境的惆怅感、思念夫君的娇媚姿态怎么看也不顺眼,跳楼的动作就不用形容了。

历来都有戏曲演员“吃青春饭”的说法,戏曲演员在舞台上和观众是近距离的表演和交流,跟影视演员的化妆和遮掩手法没有可比性;虽然我们的优势很多,比如演员表白自己是个小姑娘,做相关的身段表演,观众会认可你所演的人物,但观众在佩服你的演技的同时,也会道出他的遗憾:“演得好,就是年龄太大了”;更有甚者说:“呀,远看一朵花,近看一豆渣”。面对现在特别注重高颜值、青春型的观众,纵观舞台上青春派的人物,特别是小花旦和闺门旦演员,如果自身条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度的变化,不管你艺术水平再怎么高,如果表演得故作姿态,自己和观众都会难以接受。无论是顾及观众的审美,还是站在自己的适龄心态角度,我个人觉得还是避嫌为好,最好早识时务、认识自我、不霸戏,让适合剧中人年龄段的演员把戏传承下去,可以视为自己艺术生命的延续。想满足自己的从艺梦,继续活跃在这个舞台上,理性地顺势让贤转行当,切实拓宽自己的戏路,给自己准确的定位;培养年轻演员,给他们锻炼的舞台和发展的机会,才是明智之举。

参考文献:

[1]向雳.远安县文化遗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青衣行当戏曲
青衣覆雪
崔父三迁:向南,向南,一袭青衣惊鸿初见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论博物馆对老行当档案的保护与利用
网络网际之网络新行当
“花衫”行当考辨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