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俗信息传播及其网络舆情控制

2016-06-20 23:16张一王一迪
科技传播 2016年5期

张一 王一迪

摘要 社交媒体因其封闭性与开放性共存的特点,由用户个人发布的低俗信息也可以迅速被传播,这些不雅图文或音视频內容在网络媒体上一经曝出即易引发极大舆论的事件,在报道和传播的过程申也暴露出了当下媒体及网络舆情控制的不少问题。本文结合具体低俗新闻信息案例,针对其在传播和网络舆情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低俗信息;媒体道德伦理;网络舆情控制;媒介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8-0015-02

网络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环境下,个别敏感话题在获得部分受众的注意后,经由大量的转载评论和媒体的集中式报道,往往很快发酵成为舆论焦点。但纵观当下媒体的报道以及网络传播的舆情控制都不难发现,在应对此类事件时仍然缺乏系统处理方案。

1相关案列分析

2016年2月12日晚,以“张碧晨小视频”为题的3段色情视频短片突然占领微博热搜位置,随后在众多网站、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体上都持续传播开来。尽管张碧晨工作室多次在微博上向媒体澄清视频中女子非张碧晨,但仍存在恶意造谣传播,甚至通过自媒体销售获非法盈利。一周后在百度输入“张碧晨”一词,还是会随即弹出“张碧晨不雅视频种子”等提示,而搜索“张碧晨不雅视频”一词得到约54.6万个结果,其中由各类网站发布的新闻就多达669篇。

从发布的图文新闻和视频来看,仍然存在许多不雅视频截图或视频片段。此外,媒体发布的新闻标题多为《张碧晨不雅视频》,鲜少有部分媒体加有“疑似”一词,直到事情得到进一步核实后不少媒体才以《张碧晨就不雅视频报案派出所已正式受理》等相似标题发布新闻。而在不少社交媒体上,依然存在色情视频的播放或下载链接,发布这些链接的人当中有粉丝上万的大V,也有已存有视频的普通用户。

相似的案列还有“北京三里屯优衣库试衣间不雅视频”事件和“起底郭美美”事件等。媒体除报道事件本身外,几乎对其家庭成员的情况,出身和涉性细节也都有提及或深挖,网络上大量的舆论对当事人以及受众等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2低俗信息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问題

2.1新媒体的“把关机制”

相较于传统的媒介传播形式,新媒体网络传播的特性使得传统的“把关人”制度难以实施和奏效。网络上发布的各类信息缺乏事先审核,而“涉性”等敏感话题的新闻吸引力强度决定了其传播速度会远超一般其他信息,往往使得滞后的媒介监管处于被动。

2.2媒体的自身利益与道德伦理

在网络新媒体加速发展的今天,媒体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不少媒体忽视社会利益和媒体责任,从自身利益出发,为追求点击量,以“星、腥、性”等敏感话题内容抢占市场,利用受众窥私欲的心理以谋求自身发展,严重违背了媒体的伦理道德。在舆论不断发酵的过程中,受众的主动搜索往往就变成了被动接受,铺天盖地的信息输出和社交媒体的推介功能让不少受众难以回避。例如在网页输入“张碧晨”“优衣库”“汤唯”等关键词时,原本无低俗含义的词搜索出来的结果却令人咋舌,即使受众不主动搜索,在很多网页或社交媒体的主页推荐中,这些低俗内容也都有出现。新闻的真实是有边界的,但以侵犯事件当事人隐私或故意炒作的行为屡见不鲜,也正反映了媒体内部从业人员专业水准令人堪忧的事实。

2.3社交媒体中的受众媒介素养

我国的网络舆论总体上呈现一个围观结构,凸显了当代网民的参与意识。在微博的世界里,哪怕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传播的内容,也可以在很短的时限内迅速让很多人知晓和分享。但是问题在于,不论是个人发布者或者其他受众,其媒介素养高低不一,而我国大多数普通受众的媒介素养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受众所理解的言论自由往往是片面的,并没有在法律或道德的框架内考虑自己的言行。社交媒体网络上低俗内容频现,直接反映了发布者的法律意识欠缺。从受众心理层面来说,面对“涉性”等敏感内容,往往很难去自觉抵制。特别是对于青少年群体和文化层次较低的群体,低俗内容的传播所造成的危害和二次传播机会甚至远超我们的想象。更有甚者,将低俗视频、图片、文字内容等进行售卖,以获得非法收益。

3低俗信息传播与网络舆情控制应对

3.1打破传统监管机制

研究显示,网民的活动时间主要集中于每天的9:00~18:00,以及20:00~23:00,与人们正常作息时间基本一致。依此规律而设定的监管机制能在正常情况下满足监管需求,但从近年具体案例来看“涉性”内容的传播一般集中在深夜,多集中在23点至次日1点之间。而在此时间段活动的多数为年轻网络用户群体,同时也是网络参与度非常高的群体。所以此时间段发生的事件往往容易更快发酵,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内容。因此监管机制应及时适应新媒体网络环境的传播规律,做好时间点控制。

3.2坚定媒体的价值观

新闻媒介在必要时应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为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公众舆论的积极正面作用。新媒体的大背景下媒介不再是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各类社交媒体也必须把握好自身的立场,在不违背新闻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定自身的价值观。坚定媒体的价值观首先是要坚定媒体从业人员的价值观,但目前行业的准入门槛和相应的惩戒措施均不完善,短时期内还难以实现新闻媒体行业从业者的管控和约束。此外,对于商业网站以及繁杂的社交媒体,如何让其达到商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平衡,不纵容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不助推低俗内容的传播,还需以完善、明确的法律规定进行约束。

3.3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受众的媒介素养高低,会直接反作用于媒体。尽管已有相关法律法规对网民的网上行为做出了规范,但如何让网民知晓并自觉遵守这些规范却是任重道远。在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下,国家层面能把控的部分尚有限,更多地则是以引导为主。舆论的引导以及规范的提倡是主流媒体重大的职责所在。而内容的发布平台却是直接联系用户的,特别是社交媒体因其自身封闭性和开放性并存的特点,平台管理者必须实时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监测,在不侵犯用户隐私的前提下,除了软件设定的程序审核,同时还应辅助以人工的审核。在审核的时间点控制和方法上,还需积极适应当下新媒体的传播特性。举报功能在多数媒体平台上都有,但实际的落实情况却不一,重视用户和受众的举报是当下媒体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

4结论

新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传播,是我们正在面临的重大时代命题,如何把控好信息传播过程中的网络舆情控制是我们正经历着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网络媒体能否担当得起时代精神的引导者,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媒体的姿态,是衡量媒体转型和融合水准的重要方面。个别敏感话题内容是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也无需回避的,怎样以成熟合适的形式呈现才是媒体需要深入探讨的。以规范约束新闻传播活动,以坚定的立场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指导,以适应实情、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把控,才能在新媒体网络传播的大背景下实现我国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在网络舆情的控制上做到临危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