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干预研究

2016-06-21 08:12陈艳莉宋学香余淑芳寇海燕鲁惠玲
护理研究 2016年16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社会支持老年人

陈艳莉,宋学香,余淑芳,寇海燕,鲁惠玲,翟 燕,祁 宏

乌鲁木齐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素养干预研究

陈艳莉,宋学香,余淑芳,寇海燕,鲁惠玲,翟燕,祁宏

摘要:[目的]探讨适合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措施。[方法]2014年2月—9月从乌鲁木齐市登记在册的养老机构中,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按照不同的规模、收费标准、营业性质随机抽取18所养老机构进行分组给予不同的健康素养干预。其中观察组144例,对照组147例,于干预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两组干预后健康素养、社会支持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老年人在健康素养、社会支持总得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社会支持的两个维度(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素养干预可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

关键词:老年人;健康素养;社会支持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是个人获取、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适当的卫生健康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一种综合能力。健康素养已被多项研究证实是影响公众健康结局和医疗费用的独立影响因素[1]。低健康素养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2],而社会支持可以成为促使老年人维持心理健康、主动配合治疗、帮助他们战胜疾病的重要因素[3]。养老机构老年人健康状况较差,缺乏社会支持,这也说明开展健康素养干预研究的重要性[4]。目前,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进行社会支持的干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适合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措施,为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于2014年2月—9月对乌鲁木齐市31所登记在册的养老机构,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根据养老机构的规模、收费标准和营业性质分为大、中、小3型;其中大型(>100人)养老机构有6所,中型(60人~100人)养老机构有6所,小型(<60人)养老机构有13所。对每型内的养老机构进行编号,采用抽签法从每型中各随机抽取6所,共计18所;每型内抽中的养老机构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按照事先规定,对应奇数和偶数的养老机构分别进入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所养老机构)研究对象为144例,对照组(9所养老机构)研究对象为147例。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②意识清楚、有阅读及表达能力、与调查人员沟通无障碍;③被调查对象均知情同意,经研究者说明研究目的后,愿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精神障碍、认知障碍、重症和终末疾病者。

1.2方法

1.2.1健康教育人员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统一培训3 d,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小组成员有临床资深专家6名,负责《老年人健康素养手册》(已正式出版,出版号:ISBN 978-7-5466-2604-8)的审核工作;在读硕士研究生3名,负责对每个养老机构进行一对一的健康素养教育;8名护理本科生,协助进行健康素养教育,于干预结束后协助问卷调查,收集资料。

1.2.2干预时间2014年4月—9月,每个养老机构内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均参与研究,为期6个月。

1.2.3干预方法

1.2.3.1对照组方法将健康素养宣传展板发放给各养老机构工作人员,每月更换1次,共计4期。每人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健康66条》和《老年人健康素养手册》各一本,将相应的健康素养配套光碟交由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并与其沟通,定时在养老机构循环播放。每月随访1次,随访时给予老年人指导,解答疑难问题,在最后1次随访时,赠送礼物,对老年人参与本研究表示感谢。

1.2.3.2观察组方法①健康素养干预教育。每人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健康66条》《老年人健康素养手册》各1本,每周1次集体讲解宣传材料内容,每次讲解一套手册。②播放健康素养宣教配套光碟。③宣传活动。定期制作图文并茂的健康素养宣传展板,每期宣传展板的内容尽量与每月健康宣教的内容保持一致,内容生动形象,简单易懂,每月更换1次,共计4期。④健康素养有奖知识竞赛。⑤同伴教育。同伴教育是指具有相同年龄、性别、生活环境和经历、文化和社会地位或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具有共同语言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或行为技能的教育形式[5]。将每个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分组,每组10人,以自愿或养老机构的负责人推荐的方式推选出组长(同伴教育者)。组长入选条件:为人热情,时间充裕,愿意承担同伴教育者的角色;有较强的理解能力、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为人豁达,性格开朗乐观,乐于助人,医护人员或有医学基础者优先选择。由研究者对组长进行培训,周期为2周,内容以健康素养宣传材料为准,组长必须通过研究者对同伴教育的健康素养知识考核,以确保同伴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观察组于每周三或周五上午随访,前3个月为健康素养强化教育期,共随访8次,第1个月每周随访1次,第2个月、第3个月每两周随访1次,从第4月起每月随访1次,每个养老机构均随访6个月,于6个月末应用问卷再次进行调查。

1.2.4评价方法与工具采用调查问卷方法进行评价。①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1]:问卷包括健康知识、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技能4个维度,共计98个条目,该问卷Cronback’s α系数为0.904,信效度较高,内部一致性较好,能很好地反映我国居民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②社会支持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由肖水源[6]于1986年编制,该量表将社会支持分为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共10个条目。各条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9~0.94,重测信度为0.92,具有较好的预测效度。③一般情况调查表:自行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每周运动次数、家庭月收入、家庭人口数、婚姻状况、教育水平、自评健康和健康服务利用状况。

2结果

2.1干预前两组病人基线情况比较本研究纳入研究对象共有291例,年龄为(78.03±7.81)岁。性别以男性居多,占57.38%;教育水平以小学及以下居多,占52.92%;曾经从事职业以专业技术人员居多,占40.54%;在自评健康和健康服务利用方面,生活不需要照顾者占95.54%,有42.62%的老年人自觉健康状况好,慢性病以1种居多,占有33.69%,每年去看门诊次数≥4次的老年人占54.98%。两组在养老机构的规模、营业性质(公办国营的养老机构在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所,余为民办民营)、年龄、性别、教育水平、曾经从事职业、婚姻状况、家庭子女数目、家庭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及健康服务利用状况、健康素养、社会支持总得分及各维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的组内比较见表1。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效果的组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老年人在健康素养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社会支持总得分及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社会支持的两个维度(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得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s) 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健康素养、社会支持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值比较±s) 分

3讨论

3.1健康素养干预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144例老年人健康素养总得分由(47.42±19.07)分提升到(134.95±8.65)分;健康知识维度得分由(22.76±12.09)分提升到(71.52±6.49)分;健康信念维度得分由(17.24±5.07)分提升到(30.59±1.92)分;健康行为维度得分由(5.35±1.56)分提升到(15.10±1.20)分;健康技能维度得分由(2.07±3.30)分提升到(17.74±2.6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147例老年人健康素养总得分由(49.50±18.75)分提升到(70.42±30.80)分;健康知识维度得分由(23.55±12.41)分提升到(33.63±17.11)分;健康信念维度得分由(18.25±4.86)分提升到(21.76±8.00)分;健康行为维度得分由(5.54±1.70)分提升到(8.52±3.28)分;健康技能维度得分由(2.16±3.31)分提升到(7.86±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国内一项关于健康素养干预的研究表明:经过健康素养干预后,安徽省居民具备健康素养的比例从干预前8.79%提高到17.74%,具备健康知识和健康理念、健康技能方面素养的比例分别从20.72%、15.31%提高到33.92%、31.59%[7],本研究与以上研究基本一致。通过干预后,不管是观察组,还是对照组,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虽然对照组内仅发放健康素养宣传材料,定期随访,对老年人提出的问题给予解答并指导,但是健康素养宣传展板和宣传手册在编写的过程中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力求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内容生动有趣、以图片为主、图文并茂,以讲故事和案例的形式进行编写。因此,不管是知识水平较高或较低的老年人都可以自己阅读健康知识宣传资料,并将健康知识转化为自我保健的一种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提高了对照组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

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老年人健康素养总得分和4个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开展科学有效的健康素养干预:同伴教育,制作健康素养宣传展板,发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读本——健康66条》《老年人健康素养手册》及配套光碟,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老年人进行有计划、周期性重复讲解手册内容,并在每次讲解后开展有奖知识竞赛等,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这种健康教育不同于以往单纯讲授的方式,讲解人员与老年人近距离,以互动交流、先提问再让老年人回答的方式讲解健康知识,老年人对这种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活动容易接受,并充分调动了老年人的积极性。②养老机构内的部分老年人,教育水平相对较高,而之前接受这种健康教育的机会又较少,他们在主观上渴望并愿意参加这种形式的教育活动。③老年人在离开家庭和子女以后,心理上缺少归属感,倍感孤独,这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一方面丰富了老年人的业余生活,一方面通过简单易懂的宣教,从健康素养的知识、信念、行为、技能方面,讲解健康素养知识,使老年人在掌握了基本的健康知识后,再给予强化,通过健康知识的不断积累,使老年人的正向健康信念逐渐增强,通过以信念为支撑,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自发地改变不利于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从而提高老年人的健康素养水平。

3.2健康素养干预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144例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由(18.33±4.32)分提升到(34.59±2.02)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由(12.38±2.88)分提升到(19.72±1.44)分;客观支持维度得分由(2.44±1.39)分提升到(5.94±0.33)分;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由(4.02±1.27)分提升到(8.93±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147例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由(17.72±3.37)分提升到(30.99±7.39)分;主观支持维度得分由(12.05±2.64)分提升到(18.31±5.23)分;客观支持维度得分由(2.18±1.05)分提升到(5.48±2.19)分;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由(3.84±0.95)分提升到(7.21±2.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国外有研究报道:健康素养可以通过增强病人的自我效能,鼓励人们从家庭、朋友、亲人那里主动获得更多的帮助,从而改善人们的社会支持状况[8],本研究与以上研究基本一致。

组间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维度得分要高于对照组老年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对老年人进行科学有效的健康素养干预,可以改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在干预后观察组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维度得分虽略高于对照组老年人,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由于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养老机构内的老年人由于来自不同的地区、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拥有不同的经济水平,知识水平方面也存在差异,在遇到困难时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也不愿意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②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同住在一所养老机构,但老年人彼此间的信任、理解和沟通还有待加强,多年来形成的生活方式很难改变,例如遇到烦恼时,很少向身边的老年人倾诉,彼此之间缺乏交流,这可能是导致在干预后主观支持差异不明显的原因。在客观支持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部分老年人的经济支持都来自于子女或者配偶,而本研究中,有73.54%的老年人丧偶,从配偶获得的经济支持就没有,只能依靠子女,而本研究中的干预对象并没有纳入子女,这可能是干预后客观支持差异不明显的原因。

国外有研究报道:健康素养较高的人群比健康素养低的人群更容易从医生那里获得医疗信息和健康提醒支持,低健康素养的人,尤其是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关心和面临复杂的健康问题,也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而社会支持会促使老年人充分地利用医疗保健服务来增进自己的健康(例如鼓励与医生交流或减少住院次数)[9]。健康素养与社会支持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典型相关系数达到0.372,提高健康素养可改善社会支持,主要表现在健康信念、健康行为与主观支持、客观支持相关性较大,健康知识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相关性较大,呈正相关[10]。在本研究中,选取了沟通和组织能力较好的老年人作为本研究的同伴教育者即组长,此种方式使养老机构的老年人相互之间分享自己的经验,且组长结合自己的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组员介绍健康素养的知识,组长与组员、组员与组员之间可随时交流,创造了彼此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利用这种关系在养老机构内建立起社会支持网,在生活上如果遇到困难的老年人,可以寻求其他老年人或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帮助。这也提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可以排除老年人在心理上的孤独感,同时缓解老年人在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压力,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李忠民,孙振球.湖南省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4.

[2]Lee SYD,Arozullah AM,Cho YL,etal.Health literacy,social support,and health status among older adults[J].Educational Gerontology,2009,35(3):191-201.

[3]Antonucci TC,Okorodudu C,Akiyama H.Well-being among,older adults on different continents[J].J Social Issues,2002,58(4):617-626.

[4]何桂香,周红生,邹宇华.健康素养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3,5(14):388-390.

[5]吕姿之,高源.艾滋病/性病/安全性行为同伴教育项目评价设计[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1999,15(11):5-8.

[6]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4,4(2):3.

[7]张莲芝,仲学锋,计国平,等.安徽省居民健康素养干预效果评估[J].中国健康教育,2012,28(12):1042-1045.

[8]Fransen MP,Wagner CV,Essink-Bot ML.Diabetes self-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low health literacy:ordering findings from literature in a health literacy framework[J].Patient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2012,88(1):44-53.

[9]Lee SYD,Gazmararian JA,Arozullah AM.Health literacy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elderly medicare enrollees in managed care plan[J].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2006,25:324-337.

[10]刘永兵,姚华.健康素养对养老机构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及身心健康及社会状况影响的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3:4.

(本文编辑孙玉梅)

Intervention study on health literacy of elderly people in Urumqi pension institutions

Chen Yanli,Song Xuexiang,Yu Shufang,et al

(Xixia Branch College of People’s Hospital of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Niangxia 750021 China)

基金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13211A059;乌鲁木齐市科技局基金,编号Y131310008。

作者简介陈艳莉,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宋学香、鲁惠玲(通讯作者)单位: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余淑芳、寇海燕、翟燕、祁宏单位:750021,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夏分院。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6.026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6A-2004-04

(收稿日期:2015-07-23;修回日期:2016-03-15)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社会支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脑卒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