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气候概况

2016-06-21 00:39伍红雨刘蔚琴郑璟李春梅
广东气象 2016年3期
关键词:雷州半岛日数平均气温

伍红雨,刘蔚琴,郑璟,李春梅

(广东省气候中心,广东广州 510080)



2015年广东省气候概况

伍红雨,刘蔚琴,郑璟,李春梅

(广东省气候中心,广东广州 510080)

摘 要:2015年广东省平均气温为22.6℃,较常年偏高0.7℃,仅次于1888年,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次高,其中6、11月平均气温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 845.6 mm,较常年偏多3%,但时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5、12月降水破历史同期最多纪录,2、3、4月降水显著偏少。粤北、珠江三角洲和粤东5月出现洪涝灾害,雷州半岛出现罕见的春夏连旱。有3个台风和1个热带低压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省,较常年偏少,其中10月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彩虹”重创粤西;全省开汛日为5月5日,较常年偏晚28 d。强对流天气频繁,10月4日,顺德、番禺出现罕见龙卷风。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偏西。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正常,结束偏晚、强度偏弱。2015年广东总体气候特征表现为台风强、气温高、旱涝并存,气象灾害经济损失大,但死亡人数少,属于偏差气候年景。

关键词:气候学;降水;气温;气象灾害;2015年;广东省

伍红雨,刘蔚琴,郑璟,等.2015年广东省气候概况[J].广东气象,2016,38(3):1 -5.

广东是我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严重的省份[1],同时也是暴雨次数最多、雨季汛期最长的区域[2],台风、暴雨、低温、干旱、强对流等气象灾害在广东频繁发生,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影响[3 -7]。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气象灾害成明显上升趋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加剧,并且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气象灾害的风险越来越大,影响也越来越广[8 -8]。为了更好地做好防灾减灾和决策气象服务工作,为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等提供科学事实和参考依据,需要及时对每年的气候及其异常特征进行概括,以及对主要的天气气候事件进行总结和灾情分析[3 -12]。

本研究对2015年广东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以及年内发生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的特征和影响进行综述。资料采用广东省气候中心整理的广东省86个地面观测站逐日的平均气温、最高、最低气温,日降水量等气象要素以及雾、霾、冰雹、雷暴等主要天气现象资料。气候平均值(即:常年值)采用1881—2010年平均。

1 2015年广东基本气候概况

1.1气温

2015年广东省平均气温为22.6℃,较常年(21.8℃)偏高0.7℃,较2014年(22.1℃)偏高0.5℃,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次高(最高1888年:22.7℃),其中连山、珠海、徐闻、花都等31个县(市)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历史最高;北部地区18.7~22.0℃,中南部地区22.0~25.1℃,与常年相比,全省均偏高0.1~1.5℃(图1)。

图1 2015年广东省年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单位:℃)

全年除7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0.3℃,其余各月均偏高,其中6月全省各地平均气温28.8℃,较常年同期显著偏高1.4℃,为18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有47个县(市)平均气温破历史同期最高记录;11月全省平均气温21.4℃,较常年同期偏高2.1℃,为18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有46个县(市)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2015年,广东省各地年极端最高气温介于35.8(信宜)~38.8℃(遂溪)之间。年极端最低气温介于-0.1(仁化)~8.5℃(徐闻)之间。

1.2降水

2015年广东省平均降水量为1 845.6 mm,较常年(1 780 mm)偏多3.1%,比2014年偏多183.1 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雷州半岛年降水量介于830~1 500 mm,广东中北部的部分地区和阳江、汕尾年降水量介于2 000 ~2 741mm,其余大部分地区介于1 500~2 000 mm;年降水量龙门最多(2 740.6 mm),雷州最少(830.8 mm)。与常年相比,南部沿海偏少10% ~43%,其中雷州半岛偏少20%~43%,其余大部分地区偏多10%~44%(图2)。

图2 2015年广东省年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分布(%)

年内降水阶段性变化大,1、5、10—12月降水显著偏多,其中5、12月降水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其余月份降水正常或偏少。5月5日广东省开汛,较常年平均(4月6日)偏晚28 d。

2015年,广东省各地年降水日数在81(徐闻)~187 d(乳源)之间,除粤北较常年偏多1~26 d外,其余大部偏少2~35 d。

1.3日照时数

2015年,广东省平均日照时数1 735.4 h,接近常年(1 754.4 h)水平,年日照时数从南向北递减,其中沿海大部地区1 800~2 500 h,西北部和中部局部1 045~1 550 h,其余地区在1 550~1 800 h之间。与常年相比,广东西南部以及东南部分地区日照时数偏多1%~23%,其余大部份地区均偏少1%~28%。

1.4大气环流和海温

2015年1—4月,东亚冬季风强度和西伯利亚高压均显著偏弱,东亚大槽明显偏弱、偏东,亚洲中高纬以纬向环流为主,南下的冷空气明显偏弱,导致广东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开汛显著偏晚。2015年5月入汛后,受厄尔尼诺和印度洋海温持续偏暖的共同影响,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总体呈现偏强、西伸脊点偏西的特征,低纬地区的暖湿水汽和冷空气在广东省中部以北地区交汇,使得前汛期广东省中部和北部降水偏多,南部沿海偏少,特别是雷州半岛由于受副高控制,温高雨少,出现罕见春夏连旱。后汛期台风路径偏西,强台风“彩虹”登陆湛江,重创粤西。12月受冷空气和异常偏强西南暖湿气流影响,且广东位于水汽辐合中心,导致12月广东降水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2015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异常偏暖,厄尔尼诺事件在2015年10月达到超强等级,峰值出现在2015年11月,强度为2.8℃(图略),成为20世纪有观测记录以来历时最长、强度最强的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大量研究表明,厄尔尼诺作为年际气候变化中的最强信号,厄尔尼诺年全球平均气温易偏高;同时年代际时间尺度上的气候变率强信号-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持续正位相时,全球地表气温通常偏高[13 -16]。因此,在2015年1—12月PDO位持续正位相的年代际背景和极强厄尔尼诺年的共同影响下,2015年全球和我国平均气温均创历史最高值,广东2015年平均气温近次于1888年,为历史次高。

监测表明,2015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第5候爆发,爆发时间与常年(5月第5候)一致;结束于10月第2候,较常年(8月第6候)偏晚2候[15]。2015年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为-0.867,强度偏弱(图3)。从南海夏季风强度的逐候演变显示,自5月5候南海夏季风爆发后,除6月5候—7月4候、8月5候、8月5—6候的强度偏强外,其余时段强度均较常年同期偏弱。2015年东亚副热带夏季风(6—8月)强度接近常年。

图3 2015年南海夏季风监测区候纬向风强度指数[17]

2 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2015年广东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较常年明显偏多,台风、干旱、强对流等造成的灾害偏重。

2.1台风

2015年,西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7个台风(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生成,生成个数较常年(25.5个)偏多1.5个,其中有6个登陆我国。年内有3个台风(强热带风暴“鲸鱼”、台风“莲花”和强台风“彩虹”)和1个热带低压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较常年(5.3个)偏少1.3个,其中强台风“彩虹”是有气象记录以来10月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重创粤西。“彩虹”于2015年10月4日14:10在湛江市坡头区沿海地区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5级(50 m/ s),中心最低气压840 hPa,造成广东直接经济损失270.7亿元,为2015年造成我国和我省经济损失最重的台风。10月4日白天,受台风“彩虹”外围螺旋云带影响,珠江三角洲和汕尾出现了强降水并伴随着大风、龙卷。据统计,龙卷风共造成佛山顺德、广州番禺等4 500人受灾,死亡7人,直接经济损失10.68亿元。台风“莲花”登陆汕尾,粤东出现狂风暴雨。影响广东的初台“鲸鱼”较常年偏早5 d;终台“彩虹”于10月4日登陆湛江,较常年偏晚6 d。据统计,2015年台风共造成全省18人死亡,4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288.0亿元,灾损程度重于2014年。

2.2暴雨洪涝

2015年广东省暴雨具有“中北部多、南部少,5月暴雨多”的特点。2015年广东省共出现暴雨(日降水量≥50.0 mm)685站日,比常年(642.7站日)偏多8.1%。暴雨时空分布不均,其中5月暴雨异常多;珠三角中北部、粤北显著偏多,雷州半岛显著偏少。前汛期(5月5日—6 月30日)暴雨223站日,接近常年同期(224站日)水平,其中5月暴雨188站日,较常年同期(106站日)显著偏多81.8%,占前汛期暴雨日数的88.8%。后汛期(7月1日—10月7日)暴雨327站日,比常年同期(267站日)偏多22.5%。后汛期暴雨日数比前汛期偏多104站日。汛期共出现14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5月暴雨到大暴雨过程异常频繁,致粤北、珠三角和粤东出现洪涝灾害,据统计,5月洪涝灾害共造成全省4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13.81亿元。

“龙舟水”期间(5月21日—6月20日),全省平均降水量288.2 mm,较常年偏少8.8%,龙舟水分布不均,北多南少、前重后轻。

2.3高温

2015年广东省平均年高温日数为24.8 d(日最高气温≥35℃),较常年(17.5 d)偏多7.4 d,为历史第6多。中部、北部以及雷州半岛有46个县(市)高温日数在20 d以上,其中徐闻、德庆、雷州及大埔的高温日数超过50 d,徐闻高温日数达70 d,为全省最多。广东省西南部的徐闻、雷州、遂溪等以及粤东的海丰、潮阳等12个县(市)年高温日数破或平年历史最高纪录。遂溪(38.8℃)、雷州(38.7℃)最高气温破历史同期当地最高纪录。

2015年6—8月全省共出现8次大范围的持续高温过程,分别出现在6月3—4日、15—21日,6月26日—7月4日,7月11—16日;8月3—8日、18—26日,8月6、21日,其中3次出现在6月。6月广东省平均高温日数为7.0 d,较常年同期偏多4.8 d,为历史同期最多。8月3—8日,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和台风“苏迪罗”外围下沉气流影响,广东省出现了2015年范围最广的高温天气过程,全省有85个县(市)出现高温天气。

2.4干旱

2015年,广东省降雨量中北部较常年偏多,南部沿海偏少,特别是雷州半岛显著偏少,而气温明显偏高,导致雷州半岛出现罕见春夏连旱,造成严重影响。2—7月上旬,雷州半岛降水持续偏少,其中徐闻降雨量仅81.7 mm,雷州降雨量142.2 mm,较常年同期偏少近80%,为历史同期最少。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4℃以上,其中徐闻偏高1.7℃,为历史同期最高,高温日数也打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持续的温高雨少天气导致雷州半岛出现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干旱持续时间和强度为近60年来所罕见。据不完全统计,雷州半岛春夏连旱共影响人口47.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7 000.67 hm2,直接经济损失6.24亿元。

2.5强对流

2015年,广东冰雹、雷雨、大风、龙卷等强对流天气频繁发生,主要出现在4月18—21日、28—30日,5月30—31日,8月10、28日,8月2、7日,10月4日。其中4月18—21日,粤北、珠江三角洲和粤东部分市县出现雷雨大风及冰雹,汕头澄海县近海出现了水龙卷,据统计,该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共造成韶关、梅州、潮州、揭阳、汕头5市21.3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21亿元。

2.6灰霾

2015年,全省平均灰霾日数35 d,为1884年以来最少,相比2014年(40 d)减少5 d。广东省南海、揭阳、新兴和封开4个站2015年灰霾日数超过80 d。从珠江三角洲、粤东、粤西和粤北各片区平均情况看,珠江三角洲灰霾日数最多(48.4 d)、粤北最少(23.6 d)。与2014年相比,珠江三角洲与粤西、粤北2015年灰霾日数均有所下降,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下降8.4 d,幅度最大,而粤东地区则增加2 d。

2.7雷电

根据广东省闪电定位网监测,2015年全省共发生云对地闪电377万次,其中广州发生47万次。从月分布看,雷电活动主要集中在3—8月,其中5和7月最多,而1、2、11和12月基本没有雷电发生。从日分布看,雷电活动频繁时段主要分布在13:00—18:00,其中14:00是峰值时段。从空间分布看,地闪密度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2015年全省平均闪电密度为21.0次/(km2·年),其中广州高达65.3 次/(km2·年)。

据初步统计,2015年全省因雷击造成的灾害实例513次,其中雷击引发火灾爆炸事故3次,人身伤亡事故12次,死亡16人,伤14人,各种电子电器设备遭雷击损坏2 370件,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 806.72万元。

3 结论

2015年,广东省年平均气温22.6℃,较常年偏高0.7℃,仅次于1888年,为有气象记录历史以来次高;全省平均降水量1 845.6 mm,较常年略偏多3%,但时空分布不均,北多南少;5月5日广东省开汛,较常年平均偏晚28 d,为近37年来最晚。有3个台风和1个热带低压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省,较常年偏少;强对流天气频繁,10 月4日,顺德、番禺出现罕见龙卷风。灰霾日数为1884年以来最少。

2015年,在超强厄尔尼诺事件、PDO持续正位相的共同影响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常年偏强、偏西;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正常,结束偏晚,强度偏弱。2015年广东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10月登陆广东的最强台风“彩虹”重创粤西,5、12月降水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6、11月平均气温破历史同期最高纪录,雷州半岛出现罕见的春夏连旱,强对流天气频繁,10月4日顺德、番禺出现罕见龙卷风。2015年广东省总体气候特征是:台风强、气温高、旱涝并存,属于偏差气候年景。

参考文献:

[1]任福民,王小玲,陈联寿,等.登陆中国大陆、海南和台湾的热带气旋及其相互关系[J].气象学报,2008,66(2):224 -235.

[2]袁媛,任福民,王艳姣,等.2012年华南前汛期降水特征及环流异常分析[J].气象,2012,38(10):1247 -1254.

[3]黄珍珠,杜尧东,潘蔚娟,等.2008年广东罕见寒冷灾害的特点、影响及防寒减灾对策[J].广东气象,2008,30(1):8 -11.

[4]欧阳细美,欧阳彩虹,吴瑕,等.1861—2013年南雄降水和旱涝的变化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2014,36 (6):24 -27.

[5]罗云,炎利军,朱建军.1881—2010年佛山地区气温、降水和灾害性天气的特征分析[J].广东气象,2014,36(2):6 -12.

[6]伍红雨,郑璟,刘蔚琴,等.2014年广东省气候概况[J].广东气象,2015,37(3):1 -5.

[7]郑璟,伍红雨,王兵.2013年广东省气候综述及气候异常成因分析[J].广东气象,2014,36(1):26 -28.

[8]侯威,陈峪,李莹,等.2013年中国气候概况[J].气象,2014,40(4):482 -483.

[8]王有民,叶殿秀,艾婉秀,等.2012年中国气候概况[J].气象,2013,38(4):500 -507.

[10]李莹,高歌,叶殿秀,等.2011年中国气候概况[J].气象,2012,38(4):464 -471.

[11]王遵娅,曾红玲,高歌,等.2010年中国气候概况[J].气象,2011,7(4):438 -445.

[12]袁媛,柳艳菊,王艳姣,等.2014年春季我国主要气候特征及成因简析[J].气象,2014,40(10):1278 -1285.

[13]陶诗言,张庆云.亚洲冬夏季风对ENS0事件的响应[J].大气科学,1888,22(4):388 -407.

[14]赵振国.厄尔尼诺现象与我国温度[J].气象,1888,15(7):26 -30.

[15]陆端军,张先恭.中国降水和温度对ENSO响应的特征[J].应用气象学报,1885,6(1):118 -123.

[16]赵振国,蒋伯仁,陈国珍,等.ENSO事件对中国气候的可能影响[J].山东气象,2000,20(1):4 -12.

[17]国家气候中心.东亚季风监测简报[EB/ OL].http:/ / cmdp.ncc.cma.gov.cn.2015.

Summary of the Clima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in 2015

WU Hong-yu,LIU Wei-qin,ZHENG Jing,LI Chun-mei
(Guangdong Climate Center,Guangzhou 510080,China)

Abstract:2015 was a year with the second highest temperature since meteorological records began in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was 22.6°C,which was 0.7°C higher than normal,only next to 1888.For the monthly temperature of June and November,it became the historical highest record for these two months.The mean rainfall was 1 845.6 mm for the province,3%more than normal and unevenly distributed in space and time with more in the north than in the south.The rainfall was historically highest in May and December but much less in February,March and April.In May,flooding disasters occurred in the northern and eastern part of the province and the Pearl River Delta while drought happened from spring to summer in Leizhou Peninsula.Three typhoons and a tropical depression made landfall on or seriously affected Guangdong,fewer than in normal years.Typhoon Mujigea,the most severe October typhoon ever landing in the province,devastated western Guangdong.The first date of an annual flood season was on May 5,28 d later than average.2015 was also a year with frequent convective weather.On October 4,a rare tornado hit Shunde and Panyu.Under the effect of an super strong El Niño,the subtropical high in western Pacific high was stronger and more westward located than usual.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started on a normal date but ended later than usual,with a weaker intensity.On the whole,the general climate of Guangdong in 2015 is of bad climate prospect and characterized by intense typhoons,high temperature and coexisting drought and flood,which caused huge economic loss but few casualties.

Key words:climatology;precipitation;temperature;meteorological disasters;2015;Guangdong province

中图分类号:P4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868/ j.issn.1007 -6180.2016.03.001

收稿日期:2016 -01 -22

基金项目:中国气象局华南区域气象中心科技攻关项目(GRMC2014M01);广东省气象局科研项目(2014B04、2015B12);广东省气候中心科研项目(QH201508)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伍红雨(1868年生),女,正高,主要从事气候和气候变化工作。E - mail:482018784@qq.com

猜你喜欢
雷州半岛日数平均气温
汉江上游汉中区域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雷州半岛崩岗区不同植被重建模式下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乌兰县近38年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雷州半岛特色生态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策略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雷州半岛石狗文化旅游资源创新开发探析
雷州半岛水与火造就的中国遗世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