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群文声乐表演水平

2016-06-21 09:52吴昊睿
大观 2016年5期
关键词:声乐表演

吴昊睿

摘要:声乐表演是指以嗓音为主的音乐表演,是很抽象的学科,也是一门结合于脑力、体力、想象力、表现力的综合艺术。在群众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自娱自乐式的演唱,而更希望在舞台上展现自己。但是,群文声乐表演有别于专业声乐表演,所有的演员都是业余爱好,水平参差不齐,那么,如何提升群文声乐的表演水平就成为一大难题,为此,笔者整理了自己多年专业学习声乐的经验,从一名群文音乐工作者的角度出发,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声乐表演;综合艺术;提升表演水平

一、引进专业人才,加强骨干培训

引进专业人才,尤其是青年人才,是提升群文声乐表演水平的前提和必要条件。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已成为群众文化工作“老生常谈”的话题,目前,文化馆,尤其是基层文化站的群文工作者专业人才匮乏、青黄不接、流动性大、在编不在岗情况尤为突出,以至于编排的节目缺乏新意,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审美要求。笔者建议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用于人才队伍建设,同时,通过建立一套科学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机制,把专业人才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有序、良性的人才梯队衔接。建立专业人员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智力效应,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分配体制。笔者一直坚信:“先有人,后有场地”,有了专业人才,辅导一批基层文艺骨干,有了相对固定的群文团队,然后再建设基础活动场地设施,这样群众文化才能得到长期有效发展,不然空建一堆场地,只能是浪费资源的摆设。

加强基层骨干培训是提升群文声乐表演水平的基础和宣传途径。“文化最后一公里”成为群众日益关心的问题重心,群众是群众文化的土壤,让文化惠民深入群众,是每一个群文工作者的使命。一是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对于骨干的培训不能只停留于专业层面,更重要的是组织能力、编排能力和创作能力,有效加强基层骨干的综合素质培养,让他们认清使命、坚定责任感、增强自信,不仅自己能唱会表演,还要让每一个热爱表演的群众都能参与其中。二是创新培训方式。采用“菜单式”培训,通过欣赏观摩、现场讲解、案例分析、方案指导等一系列途径,使基层骨干更全面的了解声乐表演,在提高自身演唱功底和表演能力的同时,学会如何讲解,如何辅导教学,如何编排精彩的声乐表演节目。三是合理整合资源。可与区内少年宫、老年大学、社区学院以及区域内的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联合开设培训班,邀请专业文艺团体,专家学者授课,讲座,或以“大师班”形式,使基层骨干拓宽眼界,增长见识,丰富内涵,不断激发他们的表演和创作潜力。

二、增加实践机会,积累舞台经验

积累舞台表演经验是提升群文声乐表演水平的重要方式和核心举措。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可是就算台下练习的再用功,没有舞台实际表演经验,也是行不通的。群文声乐表演者要通过各种活动、演出、比赛不断积累实战经验,不论是社区小舞台,还是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大舞台,甚至国际级舞台,都要尽力准备,尽心表演,结束后认真提炼总结,才能不断进步。那么,怎样才能让自己在声乐表演上不断进步呢?首先,要克服心理因素。演唱是一个十分复杂而又自然的肌肉运动过程,如果有心理负担,就会影响歌者的演唱。不论是谁,第一次登台总免不了紧张,要想克服紧张、怯场的心情,前提是一定要做好歌唱前的充分准备,熟练乐谱、歌词等基本要素,多合伴奏,解决歌曲难点,定出切合自己最佳音域的调,有助于缓解紧张的心情,在舞台上发挥正常水平。其次,要培养歌唱欲望。歌唱欲望首先来自兴趣和爱好 。一个人在歌唱前,需要从精神上、身体上、心理上以及发声器官上做好准备,在歌唱前要自我激发歌唱欲望,并对歌唱情绪进行培养。这一过程看起来时间很短,只是歌唱前的准备阶段,但它需要平时的不断学习和逐步积累,还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积累,这样,才能显示出其歌唱欲望所带来的心理、生理、情感和思维的平稳、协调和一致,具有投人、真切、感人的表现力和歌唱效果。歌唱欲望的培养和形成,兴趣和爱好是基础;正确、科学的技巧训练和技能表现是关键;稳定协调的心理素质和锐意进取的二度创作能力,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再次,要注重情感表达。声乐表演艺术是对演唱者技术、技能的表现,是歌唱者对音乐作品的风格表现及对作曲家创作风格和作品包含的内容的表达。这就要求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风格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并结合声乐表演的特点将其很好地再现。要表现出这些风格、时代、个性和区别,单靠“技巧”是不够的,要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注重内涵理解,掌握歌曲所表达的风格韵味和情感,需要有扎实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度的音乐审美,当然,还有对声乐事业的热爱,才能通过表演将自己心灵的感受用具有丰富色彩和特有风格的美妙声音,去完整地表现歌曲,以此来感染听众,获得最佳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用活文化走亲,促进交流沟通

文化交流是提升群文声乐表演水平的珍贵平台。常言道:文化如水,美在流动。“文化走亲”,则是一种最显性的文化流动,它穿越村镇、城市之隔,直抵人们内心深处,让人们的精神家园更丰满、立体。一般而言,时下这种“文化走亲”活动由政府主导、群众自发组织、社会各界参与,以文艺演出、展览、论坛等为载体,以互访的形式,实现区域间文化的相互熟悉、相互帮助、相互融合。目前,这种文化交流方式已渐成熟成型,广受青睐。它以“文化”为载体,通过“互访”,加强“亲友”之间的沟通,构建“相熟、相助、相融、相亲”的群众文化交流格局。文化走亲不仅为群文声乐表演者们搭建了“走出去”的表演平台,更重要的是在展示自己的同时学习对方其他地区优秀的表演形式和新颖的题材,相互借鉴、切磋技艺,不断汲取精华,使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形成良性循环,让文化在基层间实现最大程度的互动,大大提升了基层文化队伍素质,促进城乡群众文化和谐发展。因此,声乐表演者要用活、用好文化走亲这个珍贵的平台,以声动人,以艺互通,真正让声音的艺术流动起来。

群众文化活动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文化工程,在群众文化艺术之中,声乐艺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音乐通过其穿透力,感染效果能够将人们的灵魂净化、升华。如今的社会之中,物质同精神文化仿若人们的双足,哪一方面都不能够落下,而今物质文化水平急速提升,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愈加的强烈。将群众艺术文化植入群众的沃土之中培育出更多的群众艺术人,鼓励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声乐艺术在群众文化之中的再造彰显其魅力所在,而人们的声乐表演水平也将会在群众文化之中得到质的提升与飞跃。

猜你喜欢
声乐表演
基于接受美学视域的声乐表演艺术美学特性
浅谈声乐表演中的形体表演
谈声乐表演艺术中情感表达与技巧运用的完美结合
当前高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舞台表现力缺失现状与对策探讨
声乐表演艺术中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分析
声乐表演前的案前准备工作研究
试论美声声乐演唱中的钢琴伴奏
应用型背景下音乐专业声乐表演中表现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声乐表演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