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优秀文化 谋求发展动力

2016-06-22 13:52黄秀梅
军工文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研究所职工建设

黄秀梅

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民族,不能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没有优秀文化的企业,也难以自立自强于市场竞争之中。七一九所作为承担国家重点科研任务的总体研究所,为寻求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之路,注重从企业文化中挖掘动力,有力推动了改革发展。

需求动力:研究所持续发展的灵魂支撑

七一九所成立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所之初,天南海北的人走到一起,工作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科技人员常常为了完成攻关课题,一根油条,一杯豆浆,通宵达旦地苦干。等干完一代产品,国家没有型号任务,七一九所人开始了漫长的等待,执着着,却又迷茫着。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七一九所人盼来了新任务,几种重大项目接踵而至,七一九所人长时间超负荷运转,常年加班加点……40年的风雨历程,七一九所曾经身处逆势,曾经面临持续发展遭遇威胁的时刻,也曾面临科技体制改革、竞聘转岗带来的阵痛。那么,是什么支撑七一九所走过阴霾,为海军装备现代化,成功自行研究设计了中国多型产品,从而扬我国威,壮我军威,谱写了我国科学技术史上的新篇章?七一九所人在总结每一个阶段的成绩时,都看到了文化的力量,他们在逆境中用来相互激励的一句话是:人是得有一种精神的。这种精神是什么?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09精神”。企业文化的黏合性在七一九所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彰显出巨大的力量,文化建设成为七一九所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纽带,它凝人心、长斗志,成为一种上至所领导、下至职工群众的强烈的内在需求。

动力牵引: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

研究所文化建设是多方位的系统工程,要建成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七一九所在文化建设的路上探索了多年,努力将“09精神”融进每个职工心中,渗透到每个角落。

择定文化建设的着重点。重点项目任务事关国家安全,是七一九所人开拓奉献的“主战场”。离开了型号任务,七一九所文化建设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七一九所提出军品项目研制任务“重中之重”,完成了任务,就是对国家有功,对人民有功;完不成任务,就是对人民犯罪。在完成型号任务的过程中,要发扬“艰苦奋斗,勇于攻关,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09精神”,要讲奉献,比作为。这一提法自上而下,每个职工了然于心。各基层单位还根据承担的任务提炼催人奋进的行动口号。比如“大战100天,交满意答卷”,“与时间赛跑,将困难甩在身后”,比如“现场急需解决的问题,工作组处理时限24小时,返所处理时限48小时”。所里还注重用激励手段催人奋进,激发科技人员投身型号建设的热情。比如通过定期评选、宣传突出贡献团队、突出贡献个人先进事迹,进行表扬激励;通过奖励政策向重点型号、科技骨干人员倾斜,进行价值激励;通过提供读研、深造机会,进行发展激励。强大的文化力极大地促进和推动了重点项目研制的生产力,项目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紧扣文化建设的着眼点。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代表资本成为研究所关键资源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优秀的职工和优秀的团队将成为研究所最大的财富。因此,研究所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要将文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优化人员上。七一九所是一个知识分子密集的科研单位,职工素质普遍较高。但也勿庸讳言,计划经济在少数职工心中留下的烙印一度很深,“等、靠、要”思想,“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存在于少数职工心中。所里意识到这些观念与市场经济的韵律不合拍。优化人,要从根源抓起。就是要先抓观念的转变。所里将做思想政治工作与建章立制结合起来。思想政治工作从抓形势教育、政治教育、传统教育入手,引导职工认清大局,树立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危机意识;教育职工学会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在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注重用实例说服人,用真情打动人,用关心温暖人。细雨润物,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明显。在抓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所里注重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注重规范职工的行为。并先后出台了有关财务、物资采购、劳动人事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优化人,还要落实到尊重人的价值上。就是要通过对职工的理解、关爱、培养、使用挖掘职工内在潜力,促进其不断成长,帮其实现自身价值。七一九所特别注重职工培训,结合所的实际,先后举办了财务知识、合同知识、内审等多个门类的培训班,并选送职工参加集团公司、省工办举办的培训班,为优秀职工提供出国交流学习等机会,为职工增长能力和实现自身价值搭建了良好平台。七一九所还实行职工带薪疗养、职工收益与所的效益同步增长的制度。可以说,在七一九所,成才的途径有很多种,只要你想学愿干,人人都可以成才。

抓住文化建设的兴奋点。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仅仅靠几个领导的力量是不够的,要把全体职工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七一九所鼓励职工将目光盯在下一个目标上,不停的上台阶。经济发展目标是如此,逐年上升,从几千万到上亿元,再到二十亿;文明创建也是如此,从区到市,从市到省,七一九所捧回了一级高一级的荣誉,并获得过全国文明单位殊荣。永不满足是研究所基业长青的源泉,但不停上台阶,要靠强大的合力。合力来自哪里?来自全所职工同心,为共同的目标,共同的愿景,出最大的力气。七一九所在文化建设中,注重抓住职工的兴奋点。首先强调,七一九所的每一个进步,都与职工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研究所的经济效益上去了,每个职工是直接受惠者;文明创建取得成绩了,职工自身层次也提高了。整个七一九所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所兴则我兴,所荣则我荣”。职工的兴奋点抓住了,谋发展也就有了新动力。

为突出职工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七一九所还注重采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活动来抓住职工的兴奋点,增强凝聚力。所里每年都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形成了系列化布局:春有健步走、打葫芦比赛等迎新春系列活动;夏有迎“五四”青年节系列活动;秋有“职工疗养”、“游泳大赛”等活动;冬有羽毛球、足球、篮球比赛。职工参与热情很高,他们在娱乐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文化修养,团队意识及主人翁意识也得到强化。

寻求文化建设的整合点。研究所必须有自己个性鲜明的统一的形象识别系统。七一九所除了有统一的名称,统一的理念外,还有统一的所标。在七一九所的产品宣传画册上、所刊上、各种对外宣传资料上,都将所标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七一九所所标是719这三个阿拉伯数字与一条艇的艺术组合,形象、具体、可触可感地将七一九所承担的使命与所名组合在一起,很容易就能够引发职工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七一九所职工在设计名片时,都会将所标放在名片的左上角。七一九所人无论在哪里,只要看到七一九所所标,就更加坚定了为湛蓝色的事业而奋斗的信心。

长青之要:继承与创新

七一九所在文化建设的路上摸爬滚打了多年,其间有经验,也有教训,有汗水,也有收获。其中一点最深的体会是,研究所文化之树要长青,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研究所文化建设需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个研究所的精神、核心价值观,是不能朝令夕改的,目标、形象及标志都应该是统一的、一贯的,而不应是多变的,变得多了,实际上就不存在了。七一九所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一条,那就是应该代代相传的东西,绝不轻易言丢。七一九所每年都招收来自全国重点高等院校的新员工入所,新员工正式上岗前,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最重要的一课,是所情所史教育,请老所长、老专家现身说法,通过引人入胜的讲授,将新大学生带到过去的那段岁月中。听课的大学生无不深受触动。培训结束后,无论多忙,所领导都要与新大学生见面,见面会上情真意切寄语新人,希望新大学生脚踏实地,争取早日成才。七一九所还抓住黄旭华院士当选“感动中国人物”这一契机,通过撰写长篇通讯、组织院士专场报告会等形式,大力宣传以黄旭华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09人的感人事迹,通过一系列活动,使院士身上所体现出的09精神,感染了更多的七一九所人,特别是刚入所的新员工,从进入七一九所的第一天起,就开始耳濡目染浓浓的七一九所文化。

研究所文化建设同样不能忽视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创新。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所面临日趋激烈而残酷的市场竞争,又处于不断更新的知识氛围中,现代技术进步的周期越来越快而技术的平均寿命周期越来越短,职工消费需求日趋多元性和个性化,因而研究所可长期保持的竞争优势越来越少,只有善于变革,树立“持续创新”的理念,破除传统思维定势及习惯做法,加快机制创新、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步伐,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七一九所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并一直在积极探索文化建设的新路子,在发展战略上、管理上、人才培养上、文明创建上推出了一系列的新举措,比如适时提出新的发展战略;财务、人事管理上与时俱进;人才培养上推出两类人才选拔的新举措;文明创建抓延伸抓辐射等。为紧跟时代步伐,七一九所还充分发挥网络在信息传播中速度快、操作方便、双向交流等优势,将所内局域网这一阵地很好地利用起来,所领导经常通过局域网了解职工思想动态,收集意见和建议,通过多种渠道答疑解惑,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这一新的沟通方式受到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的欢迎。

企业文化不是几句简单的口号的提出,不是几项制度的制定。这决定了研究所的文化建设非一日之功。对七一九所文化建设来说,虽然在实践中探索了多年,也有一些收获,但要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要使文化不断为七一九所的前进提供强大动力,还有很多未知领域需要探索,还有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

猜你喜欢
研究所职工建设
建设职工书屋 打造书香企业
寒露
职工摄影(2)
中小学书法课程研究所书法作品选登
金块藏匿在哪儿
昆虫也会便便吗?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
兰州铁路局职工摄影作品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