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

2016-06-22 08:23刘建军
中国社会保障 2016年2期
关键词:养老保险费平均工资养老保险

■文/刘建军



养老保险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

■文/刘建军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作为一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民生制度,养老保险如何适应经济新常态不仅关系到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的可持续性,也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如何发展和完善有了新的要求。

适当降低并统一养老保险缴费率

新常态的首要特征是经济增速放缓,从超高速向高中速转变,经济下行压力大。具体表现为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利润下降,甚至出现部分行业大面积亏损的情况。而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来看,“五险”的总费率已达到企业工资总额的39.25%,其中养老保险企业负担为20%,个人负担为8%。企业普遍反映社保缴费压力较重,尤其是对于众多小微企业,偏高的费率难以承受,企业迫切期盼尽快降低养老保险费率。

实际上,我国养老保险费率不仅偏高,而且各地不一致。大多数省市的企业养老保险缴费率为20%,经济发达地区如深圳、东莞只有11%,杭州、温州只有14%。在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各地企业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欠发达地区,高缴费率加重了企业经营负担,削弱其市场竞争力,影响地方经济活力和增长动力,进而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能力,可能会导致陷入缴费负担高、经济激励不足、基金自平衡能力弱的恶性循环。发达地区境况则恰恰相反,较低的缴费率有助于增强企业竞争力,吸引劳动力流入,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养老保险基金的“造血”能力也就更强,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养老保险费率的不统一,造成了不同区域企业竞争的不公平,影响了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据调查,有些企业已经“自降”费率,通过将一部分雇员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参保,达到少缴8个点的目的。与其让少数企业钻政策空子,不如适当降低费率,统一费率标准。2015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已经提出要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社会保险费,营造公平的税负环境。笔者建议将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统一调整为12%,不仅区域之间的费率标准要统一,企业职工与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标准也要统一。这是市场规则的需要,是企业公平竞争的需要。

而从长远来看,还应该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动态的费率机制。经济景气时,适当调高养老保险费率,经济下行时,适当调低养老保险费率。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发展进程中必须遵守的客观规律。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养老保险的水平,任何超越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仅自身不可持续,而且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科学设定养老保险缴费基数

新常态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主要包括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等。其中产业结构的新常态表现为服务业或第三产业比重占主导地位。我国2013年服务业的增加值首次超过了工业的增加值,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也远远超过了制造业,成为中国第一大就业主体。问题在于,这么大的就业群体的工资状况大部分没有纳入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统计之中。

我国平均工资的数据来源于企业上报,而且上报数据的企业是以国企、大型企业等规模企业为主,涉及职工人数少,工资普遍较高。按国家统计局的口径,2014年全国有就业人员7.73亿,城镇就业人员为3.93亿人,纳入分行业城镇单位统计的只有1.824亿人,只占城镇就业人数的46%和全部就业人员的23.6%。201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为10.3万亿,除以1.824亿人,即为全国的平均工资56339元。由此可见,所谓全国平均工资,指的就是这1.824亿人的年平均工资。

统计部门明确说明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统计只包括“城镇非私营单位”,而不包括已经超过城镇就业总量50%的私营单位。由此可见,我国各级统计部门每年发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而这个不具有代表性的统计数字却是养老保险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确定和养老待遇的计算中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缴费基数是以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为参照系数。一般规定最低缴费基数为当地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40%—60%,最高不得超过300%。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各省市的平均工资保持快速上涨,年均增长达到10%左右。每年数字公布出来,都会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应,多数人都认为“被平均”,自己的工资远低于平均水平。

对低收入人群来说,“被平均”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而且关系到“里子”问题,社保缴费的提高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压力,许多小微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难以承受,断保弃保现象越来越严重。2012年企业中断缴费人数增长率是8.3%,2013年猛增到12.7%,达到3604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62万人。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初是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配套制度而设计的,当时选取的制度参数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在这项制度已经成为市场经济运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覆盖的是所有企业参保人员以及灵活就业人员,相应的参数设计就要进行改进,以适应市场主体发展多元化以及私营经济从业人员快速增长的新要求。在目前我国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统计办法没有进行改革调整的情况下,笔者建议建立以最低工资标准为参照系数的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基数。职工参保缴费工资不得低于当地人社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最高不得超过最低工资标准的10倍,在这个工资标准区间内以参保职工的实际工资按比例缴费。同时同步调整养老金计发办法。以刚性的最低工资标准作为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既便于执行,又解决了“被增长”“被平均”的社会诟病,维护了低收入职工参保权益,也有利于促进基金的征收。

发挥投资运营的杠杆效用

新常态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具体表现为:由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由主要依靠需求侧拉动转为主要依靠供给侧拉动;由主要依靠政府投资转为主要依靠社会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中需要培育大量具有创新精神的、符合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市场新主体。

截至2014年,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06万亿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3843亿元。另外,国家正在进一步研究制定国有资本划拨社保的实施办法。据中金公司测算,如果把国有股权每5年划拨10%给社保基金,至2030年划拨至40%后保持不变;那么分红收益折现后相当于2014年GDP的25.2%,也就是16万亿元,平均每年有超过万亿的资产充实社保。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养老基金投资运营的成功经验,加快推进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在控制投资风险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为培育市场新主体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持。如美国在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过程中,养老基金投资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78年,美国劳工部对《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关于养老基金投资的“谨慎人”(Prudent Man)条款作出新的解释,不再禁止养老基金购买小的和新兴企业所发行的证券及对风险投资投入资金。这一解释为养老基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铺平了道路,极大地改变了风险投资的资金供给情况和风险基金的结构。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统计,1981年仅有23%的风险资本来源于养老基金,1996年达到了43%,1998年更突破了60%,使养老基金在风险资本中的投资总额达到14604亿美元,成为风险投资行业的最主要资金来源。通过借助风投渠道,美国的401(K)资金为社会创新持续提供资金支持,直接带来了科技企业的繁荣,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其中包括今天微软、雅虎等国际知名企业,极大推动了社会创新与经济增长。

日益增大的养老保险基金必将深刻影响我国资本市场,促进金融制度和金融产品的创新,进而促进新兴行业的出现,培育出大量创新创业的市场新主体,为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动力的顺利转换和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持。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养老保险费平均工资养老保险
No.6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大数据
如何解决不同身份的重复参保问题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可以下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