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女性的国家认同构建(1949-1984)*
——基于女民兵宣传画的图像政治学分析

2016-06-22 02:20王海洲
学海 2016年3期
关键词:宣传画政治学民兵

王海洲

新中国女性的国家认同构建(1949-1984)*

——基于女民兵宣传画的图像政治学分析

王海洲

内容提要廓清新中国女性构建国家认同的历史和特征,对于反思当下中国的国家认同理论和实践有着积极意义。兼具建设和保卫国家之责的女民兵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女性群体之一,其国家认同构建的具体实践极具代表性,女民兵宣传画则是观察和解释这种实践的重要文本。基于165幅女民兵宣传画的图像政治学分析,本文发现:在建国三十五年间频繁而高效的政治运动中,女民兵组织赋予了新中国女性多元的身份,形塑出雄化的身体,帮助她们理解国际环境。这三者分别侧重于构建她们对国家的空间形态(疆域特征、民族结构、领土和主权)、时间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实践形态(国家的主体能动性)的认同。在当下中国的国家认同构建中,合理使用各种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方式应该继续得到充分地重视。

关键词国家认同构建新中国女性女民兵宣传画图像政治学

国家认同是现代民族国家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对政治社会的发展、政治制度的稳定和政治合法性的提高有着特殊的影响力。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在短短百年间中经历了多次国体嬗变和政体更迭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国家认同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不过,国家认同在大陆学界成为学术热点是近十年之事。很多颇具影响力的研究都非常重视近现代中国构建国家认同的历史。正因为国家认同的历史影响和主导着如今的国家认同建设,①而且国家让历史为现实政治服务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决定着国家认同构建的能力与水平,②所以,不断健全对国家认同构建历史的认识和重估诸多政治主体在其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必要,新中国女性在其中是不受重视但不容忽视的政治主体之一。

新中国女性构建国家认同的方式和特征尚未得到系统分析。一些女性主义学者对女性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地位的考察提供了很多富有教益的启发。这些文献主要集中于女性研究、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等领域,其中西方学者往往侧重分析妇女与国家之间的冲突,中国学者则侧重描述妇女与国家的兼容和互促。③它们以性别政治为出发点和旨归,关注女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位置,鲜少回答女性如何构建国家认同的问题。这些研究都未能(或无法)对新中国女性构建其国家认同的动力、策略和有别于男性的特征等提供准确和充分的解释,这也是本文力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从女民兵宣传画的角度切入这一复杂问题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女民兵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表“新中国女性”。女民兵在数量上是所有女性职业群体中规模最大的一个,尤其从1958年到文革晚期,绝大多数青壮年女性曾被征召入民兵组织。④同时,女民兵由于兼具建设国家和保卫国家的重任,在与国家的关系上比其他女性群体更亲近。此外,当时宣传画发行种类和数量极大,传播的范围极广,几乎所有群众都是其受众,因此女性受众涵括了绝大多数新中国女性。由此可生发出两条研究理路:一是政治学路径,视宣传画为重要的历史文本,在观察和解析女民兵形象及其表征的基础上,使用政治学理论解释新中国女性构建国家认同的具体政治实践。二是政治传播学路径,研究宣传画对女性受众的影响,讨论这些图像对新中国女性构建国家认同起到何种作用,本文以第一条理路为主,第二条理路仅作简略讨论。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首先,介绍研究方法,铺设一条图像政治学的分析路径。其次,简要梳理女民兵的发展史和165幅女民兵宣传画的基本情况。第三,基于微笑的女民兵形象,论证女性如何借助在公共领域中获得的国家的建设者、保卫者和领导者等多元身份快速融入国家生活,从而构建对新中国的空间认同。第四,基于愤怒的女民兵形象,讨论女性如何使用特殊的武器和雄化的身体捍卫以革命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以构建对新中国的时间认同。第五,基于反映国际斗争的女民兵宣传画(基本上是愤怒的女民兵形象),分析新中国如何在实践维度中呈现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国家,以及讨论女性如何通过对友邦和敌国的不同情感强化对这种国家形象的认知和认同。

研究方法:图像政治学的解释对象和分析策略

中国宣传画的相关分析大多属于艺术研究领域,⑤重点关注图像的表现手法、结构特征和历史背景,对政治社会的结构、功能和关系的分析浅尝辄止。虽然有些研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宣传画的学者注意到了图像的创作者及其管理机构发挥出的政治作用,但在总体上仍是侧重于从图像志角度出发描述画作的社会传播过程和历史价值,⑥对于图像本身政治意义的本质、生成和发展等都缺乏深入的理论解释。基于女民兵宣传画探讨新中国女性构建国家认同的问题,需要兼而考虑宣传画的图像意义和政治意义,因此,结合图像学和政治学探索出一条研究路径应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这需要回答三个问题:第一,图像学与政治学之间能够结合吗?第二,如果可以结合,如何界定两者的关系?第三,结合而成的新研究路径有何特殊性和优越性,其基本分析策略是什么?

在清楚地理解图像学对政治生活的重视之后,便需要界定图像学和政治学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两者视作主辅关系,图像学协助政治学解释图像的内容、背景和意义,政治学则引领图像学进一步完善对图像的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探讨图像所表征的政治关系及其实践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我们将这种新的研究路径称作“图像政治学”(Iconic Politics),它与几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的区别,参见表1。

表1 几种图像研究方法的区别

研究对象:女民兵及其宣传画

中国政治宣传画的收藏和研究机构主要有三个。中央美术学院藏有7000多种宣传画;荷兰的国际社会史研究所(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Social History)依托史蒂芬·兰德斯伯格(Stefan R.Landsberger)的个人藏品收集了5000种左右;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藏有800余种。中央美术学院在毛泽东时代是最重要的宣传画创作和教学机构,因此收藏的大多是精品。本文主要基于中央美院的藏品收集整理了165幅女民兵宣传画,其基本情况见表2。

表2 女民兵政治宣传画年代和角色的数量分布

这些女民兵宣传画按照题材大致可以分为参与战争、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宣传动员四个大类。除军事训练之外,每一种主题中的女民兵都在面容上有着非常明显的倾向性。其中,生产劳动和宣传动员主题中的女民兵以笑居多,而参与战争主题中的女民兵则绝大多数是怒容满面,参见表3。

表3 女民兵宣传画表情和主题的数量分布

多元身份与空间维度的国家认同

在68幅绘面带笑容的女民兵的宣传画中,以军事训练、生产劳动和宣传动员为主题的宣传画占到93%左右,这表明女民兵们在非对敌气氛下保持着乐观态度。女民兵们的喜悦状态反映着她们对其在政治生活中所处地位的满足感,而政治身份是地位的根源所在。女民兵们对情境的满意则表明她们在主观上接纳了外部政治环境提供的各种条件限制,包括公共政策、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乃至国家等各方面的特殊安排。这种接纳仍然与她们的政治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政治身份正是诸多政治条件限制的直接产物。

现代身份理论认为社会成员的多元身份之间的龃龉会产生群体认同障碍,但对于新中国这样一种匀质性的政治社会而言,女民兵的多元身份之间非但不存在任何冲突,而且相互提振。高强度的政治动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并在这种多元化身份与国家认同构建之间建立起了牢固的关系。第一,女民兵身份有着内在的构建国家认同的需求和冲动。第二,女民兵的多元化身份让她们可以从多种层面(经济、军事、政治和社会)介入国家生活,从而建立和强化对新国家的认识。第三,女民兵的多元身份意味着她们会产生多重的情感体验。认同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情感的接纳,然后将这种情感内化为自身的认知。女民兵的多元身份为女性提供了三重对国家的情感体验:作为生产者,是儿女对父母的忠诚感;作为保卫者,是战士对保护对象的责任感;作为领导者,则是主人对其家园的自豪感。

这种亲密的母女关系既表现出国家对女民兵的爱护和支持,也表现出女民兵对国家的亲近和依赖,尤其是在空间维度上产生对新中国的认同。国家的空间形态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地理意义上的国家空间,主要表现为国家的疆域位置和形貌;二是文化意义上的国家空间,主要表现为国家的民族结构和关系;三是政权意义上的国家空间,主要表现为国家的领土和主权。

女民兵的多元身份将新中国女性直接与国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她们构建国家认同提供了充分的和基本的前提条件。我们基于相关宣传画的内容分析发现,在新中国女性构建空间维度中的国家认同中,国家的地理形貌、地理象征、民族状况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等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此外,宣传画作为传播此类信息的手段也直接参与到国家认同的塑造中。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时间维度的国家认同

特殊的武器不仅包括大威力的枪炮,还包括一些具有强大象征意义的事物,尤其是毛泽东的著作、画像和相关事物,它们作为意识形态武器广泛地被运用于打击现实或虚拟的敌人。这种武器在革命中不仅呈现出了新中国的历史观念,即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体,更重要的是为新中国的话语实践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它是政治文化、政治制度、甚至公共政策的思想之源。这些事物借助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关系,成为最重要的国家象征之一。女民兵作为革命“圣物”的守护者,在表现出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的同时,其自身的认同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对于广大新中国女性而言,政治领袖(以毛泽东为代表)、政治制度(以政府为代表)、意识形态和国家作为四种不同的认同对象在当时被等同视之,在互为介质的同时还起到了相得益彰的认同效果。

为了能够更好地使用各种武器,就必须要求对女民兵的身体进行一系列的调节。在现实的劳动、运动和训练中存在着各种身体规训机制,以尽可能地让女性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满足公共政治生活的具体要求。这种现实要求也得到了社会主义审美原则的积极响应,形成了特殊的艺术处理逻辑:以女民兵宣传画为例,柔和、美丽的女性色彩会削弱武器的效力、怒容的渲染力乃至革命的气氛,因此必须在画面中塑造出一个“雄化”的女性身体。与宣传画中的其他女性相比,愤怒的女民兵的脸庞棱角更为分明,在身姿上崇尚“英姿飒爽”、排斥婀娜丰满,胸部经常故意被武器、手臂或者其他人物和事物遮掩,甚至在一些画作中以夸张的方式呈现出明显是男性的身体。这种审美原则继而反馈到现实生活中,很多女性表现出对军事化穿着的偏爱,按照宣传画中的女性形象打扮自己,以及崇尚身体的力量等。

国家之敌与实践维度的国家认同

结语

女民兵宣传画聚焦于女民兵这一特殊的女性群体,描绘出了这些新中国女性的积极分子和楷模的日常生活景观,为我们观察和评估当时女性构建对新生国家的认同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文本。本文基于图像政治学的分析发现,在建国三十五年间一系列政治运动的有效推动下,女民兵组织赋予新中国女性多元的身份,形塑出雄化的身体,帮助她们理解国际环境,这三者分别培育和强化了她们对国家的空间形态(疆域特征、民族结构、领土和主权)、时间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实践形态(国家的主体能动性)的认同,这三个不同维度构成了完整的国家认同结构。

新中国女性的国家认同构建有别于男性。第一,女民兵提供的建设者、保卫者和领导者的多元身份,让新中国女性依靠公共领域中的非亲缘关系突破传统家庭结构的束缚,并借助“中华儿女”这一全新的国家和个体之间的关系,不仅分享了男性的部分政治权力,也首次建立起她们的国家观。在此过程中,她们完成了国家认同构建的“启蒙”层次,对国家的空间形态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二,新中国女性暂时遮蔽自身的性别特质,以雄化的身体和气质投入革命斗争、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男性一同成为去性别化的“革命者”和“国家人”。这是她们国家认同构建的“固化”层次,主要任务是理解和支持国家的历史地位和基本性质。第三,对于新中国女性而言,国家的空间形象比较模糊,空间边界不易确定,而时间形象比较抽象,意识形态与国家的关系难以把握。国际关系中新中国、友邦和敌国的表现和行动,向她们呈现出一种易于理解的具象化(尤其是拟人化)的国家形象。这是新中国女性国家认同构建的“增强”层次,通过大规模的动员和高强度的移情作用,全体女性与新中国实现了一体化。这三个层次并没有显著的次序常常同时作用,发挥出共振的效果:新中国不是一种单一的主权结构或政治共同体,而是集合了地域、民族、政治领袖、政治制度、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各种政治现象的复杂综合体,对每种现象的认同都被纳入到国家认同的宏大叙事之中。这也是1949至1984年间中国国家形象的最重要特征。

我们并无在现时情形下应通过开展高频率和高强度的政治运动来缓解或解决国家认同危机之意,而是认为国家认同是一种具有历史延续性的概念,本文可以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女性的国家认同构建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系统的前置性分析,既有利于梳理建国六十余年来国家认同建构的完整历史,也有助于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国家认同构建进行比较研究。这是本文的主要理论价值所在。此外,依据本文的分析,也可对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构建实践提出一个基本建议:虽然国家认同构建是国家和个体互动的结果,但国家在此过程中应该主动承担更多的责任,尤其是要充分重视和合理利用各种自上而下的政治动员机制,以更好地应对离散化和碎片化的现代社会对国家认同造成的巨大冲击。

①Peter Hays Gries, Qingmin Zhang, H. Michael Crowson, and Huajian Cai, Patriotism, “Nationalism and China's US Policy: Structur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inese National Identity”,TheChinaQuarterly, 2011, 205, pp.1-17; T. Unwin, V. Hewitt, “Banknote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PoliticalGeography, 2001, 20(8), pp.1005-1028.

②林尚立:《现代国家认同建构的政治逻辑》,《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8期,第22-46页。

③李小江等主编:《性别与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序言”,第7页。

⑤Stefan Landsberger,ChinesePropagandaPosters:FromRevolutiontoModernization, Armonk, NY: M.E. Sharpe, 1995; Katie Hill, ed.,ThePoliticalBodyPostersfromthePeople’sRepublicofChinainthe1960sand1970s, London: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2004; Lincoln Cushing and Ann Tompkins, eds.,ChinesePosters:ArtfromtheGreatProletarianCulturalRevolution, Chronicle Books, 2007; Stefan Landsberger, Marien van der Heijden,ChinesePosters:TheIISH-LandsbergerCollections, Prestel, 2009.

⑥Victoria E. Bonnell,IconographyofPower:SovietPoliticalPostersunderLeninandStali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James Aulich and Marta Sylvestrova,PoliticalPostersinCentralEasternEurope1945-1995, Manchester and New York: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9.

⑦刘伟冬:《西方艺术史研究中的图像学概念、内涵、谱系及其在中国学界的传播》,《新美术》2013年第3期,第36-54页。

⑧乌韦·弗莱克纳:《政治图像学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汉堡瓦尔堡图书馆的艺术理论研究》,李双志译,《世界美术》2007年第3期,第2-7页。

⑨欧文·潘诺夫斯基:《图像学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人文主题》,戚印平,范景中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1年,第12页。

⑩米歇尔:《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陈永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1、192、208页。

〔责任编辑:成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中国公共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项目号:13&ZD191),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政治象征与国家形象塑造研究”(项目号:11CZZ03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海洲,政治学博士,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whz@nju.edu.cn。南京,210023

猜你喜欢
宣传画政治学民兵
2022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宣传画(一)
2021年中国医师节宣传画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70年中国政治学议题变迁与转向
居住的政治学
2019 年“中国医师节”宣传画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微信中的政治学资源及其利用
政治学与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