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的政治智慧

2016-06-22 09:33孟宪实
领导文萃 2016年11期
关键词:王威李渊突厥

孟宪实

李渊逮捕了试图在晋祠暗杀他的王威、高君雅,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这两个人是隋炀帝的亲信,李渊虽然诬陷他们勾结突厥,但是那只是逮捕他们的借口,李渊无法用这个理由再去杀掉他们。按照一般的道理,他应该把这两个反对派押解送给皇帝,李渊显然不能这么做。

正在李渊要杀反对派而苦于没有理由的时候,又有人出来主动帮忙。不知什么缘故,突厥人的一队人马忽然杀向太原,李渊赶紧关闭太原城,全力迎战。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时候突厥军队会出现。李渊一边指挥迎战,内心里充满感激。他不用再等待了,直接召开大会,公开王威、高君雅的罪行。群情激奋,大家无不愤恨王威、高君雅。竟然勾结突厥,进犯太原。王威、高君雅有口难辩,只能自认倒霉。

就这样,李渊顺理成章地杀掉了王威、高君雅。而突厥,骚扰一下,发现李渊有准备,就撤走了。身边再没有什么反对派了,李渊的起兵计划有条不紊展开。很快,长子李建成带领全家从河东郡(蒲州)赶来,女婿柴绍从关中赶来。所有的担心都不存在了,现在应该正式起兵了吗?

反对派

不,刚刚杀掉了反对派,李渊又发现了一个反对派,而且是力量更大的反对派。谁呢?就是突厥。突厥来得及时,帮助李渊杀掉了王威等反对派,但是突厥本身就是另一个大问题。李渊计划是占领长安,但是如果突厥包抄后路,李渊不等于腹背受敌吗?万一长安攻占不顺利,后方被突厥占据,李渊到哪里寻找安身之所呢?所以,要想保住太原这个后方大本营,李渊必须跟突厥搞好关系。

不仅如此,跟突厥搞好关系,获得突厥的支持,在鼓舞军心上大有帮助,突厥会提供战马,这是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突厥的加盟,还会对敌人产生威慑作用。

与突厥的关系好坏,强弱对比,简单而明确。思考了几天,李渊给突厥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彬彬有礼的信,希望与突厥合作,拯救天下,答应恢复隋文帝时期的政策,多给突厥以利益照顾。

送信的使者是刘文静。很快,突厥始毕可汗就有了回信。可汗愿意合作,还主张李渊直接当天子。突厥始毕可汗说,他们很了解当朝的皇帝。

突厥支持李渊当皇帝,李渊原本的意图不也是当皇帝吗?应该说,这正中李渊下怀啊。然而,李渊忽然陷入犹豫不决之中,迟迟不能给突厥可汗回答。这是为什么呢?

经过史学家的考证,原来,突厥可汗在答应支持李渊当皇帝的同时,又提出一个重要条件,李渊必须先向突厥称臣。李渊还未曾起兵,自己还没有当上皇帝,却先向突厥称臣,李渊从心里就不愿意接受。

然而,如果不答应突厥的条件,等于跟突厥的联合也告破裂。李渊有破裂的本钱吗?其实没有。李渊只能陷入严重的矛盾中,左右为难。难题也考验着刚刚组建起来的政治团队。用暂时的称臣,换取突厥的支持,这究竟是不是一笔合算的交易?几乎所有的人,都来劝说李渊接受这个条件。裴寂来了。刘文静来了。李世民来了。后加入的李建成也来劝父亲接受。

李渊还在犹豫,但他拿不出解决的办法。时间等于机会,现在已经到了最佳的起兵时间。然而,李渊还在犹豫。正在这时,发生了李渊预料不到的状况。兴国寺出了问题。兴国寺是新兵集合的指挥部。兴国寺代表着李渊的军事力量。忽然,李渊听到了最不愿意听到的消息,兴国寺里传出话:唐国公如此犹豫不决,还能成什么大事,我们解散算了。

如果集合起来的军队不能够听从李渊调遣,那么李渊的所有本钱都丧失了。最后,李渊只好接受大家的意见,接受突厥的条件,首先向突厥称臣,然后谋求天下。关键时刻,到底是谁促成此事呢?唐史大学者陈寅恪先生考证,兴国寺兵马的背后,就是李世民。这从一个角度证明了李世民的果敢。

两支反对派,王威、高君雅杀掉了。突厥呢?联合了。李渊的后顾之忧就这样解除了,从此可以全力南向。

方 略

也许是因为从容和周密,李渊的所有战略战术,几乎都没有出现过纰漏。一切都是天衣无缝。后来的胜利,跟李渊的基本战略也是密切相关的。

分析李渊的战略,两个方面十分重要。

第一,直取长安。长安是隋朝的首都,是隋朝经营天下的大本营。但是,李渊起兵的时候,皇帝不在长安在扬州,皇帝的禁卫军也在扬州。相对而言,长安有些空虚。隋炀帝一年前去了扬州,再没有回长安,他的主力禁卫军自然也都在扬州。

长安是首都,府库资源丰富,相对而言防守力量不强,容易攻取。同时,因为是首都,对于天下人心的政治影响巨大,占领首都,有利于争取人心,夺取天下。

关中一方面是隋朝的中心所在,一方面反隋的势力比较小。反隋的主力都集中在东方,隋朝的注意力也集中在东方。李渊悄悄取得长安,又可以从容安定后方,让东方反隋势力与隋朝相互损耗,最后李渊坐收渔人之利。

第二,反皇帝不反隋朝。李渊的第二项重大战略,是政治策略。他对隋炀帝提出批评,并且决定让皇帝退位成为太上皇。这是符合很多人的心理的,大家认为天下如此之乱,是皇帝政策引起的。同时,李渊宣布要解决隋朝的问题,但并不反对隋朝。

不反隋,可以避免隋朝的同情者的反击。反对皇上,又可以获得反隋力量的支持。在天下大乱的时刻,李渊希望不要遇到太多的反对力量,更不要四面出击。他要走一条中间路线,希望获得左右逢源的效果。暗地准备,突然发起进攻,攻敌不备。然后利用政治政策,取得支持,减少反对。

他骨子里是不反隋吗?当然不是。所以,真正隋朝的拥护者还是与李渊为敌的。而造反者也会集聚在他的旗帜之下。但是,他毕竟打着不反隋的大旗,这让骑墙派、观望者这些绝大多数的力量不会与他为敌。

公元617年7月1日,李渊在太原设坛誓师。太原起兵,经过半年的预备,终于正式宣布发动。李渊的战略,都是公开宣布的。同时,公布隋炀帝的多项罪状,表示自己要拯救隋朝,救民于水火。以人民的名义,李渊开始了自己的政治征程。

晋阳起兵,是推翻隋朝统治最有力量的一道巨浪。它不仅开创了唐朝的历史,为唐朝避免隋朝的覆辙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为唐朝在夺取政权之后迅速实现政治转型做了多方面的準备。作为开国之君,李渊的政治智慧是足以称道的,选择起兵,不管背后有多少个人的利益思考,在历史转变的关头,他的选择响应了历史的需要。当时,尽快推翻残暴的隋朝,有利于减轻社会整体的痛苦,给社会大众带来新的生活希望。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

猜你喜欢
王威李渊突厥
Quantum-enhanced optical precision measurement assisted by low-frequency squeezed vacuum states
李渊:我只是个孤独的老父亲
Or.8212/76突厥鲁尼文文书译注
李渊起义
步兵班前进第二季
古突厥文碑铭中ik刍议
暾欲谷碑所見古突厥文詞彙“騰格里”()釋讀
古突厥人的词语Ortuq (Ortaq)“商人”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Viscoelastic Extrudate Swell ThroughElliptical Ring Die*
李渊军事思想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