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鸟类的繁殖

2016-06-23 06:16撰文黄琼
浙江林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雄鸟雌鸟雏鸟

◇撰文/黄琼



趣谈鸟类的繁殖

◇撰文/黄琼

生儿育女、繁衍种族是所有生物的自然使命,在鸟类的生命历程中,繁衍是头等大事,为了成功繁衍并哺育后代,鸟类有复杂的行为,例如占区、筑巢、孵卵、育雏等。

占区

春天来临,鸟类不再像冬天那样集群生活,而是各自忙于选择理想的地方,求偶筑巢。鸟类在繁殖期常各自占有一定的领域,不许其他鸟类(尤其是同种鸟类)侵入,称为占区现象。所占有的一块领地称为领域。占区、求偶炫耀和配对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占区成功的雄鸟也是求偶炫耀的胜利者。有了领域,鸟类就不需为寻找食物而长途跋涉,避免同种鸟类之间相互干扰,这对孵卵和育雏大有好处。

领域由雄鸟选择占据,其大小各不相同,主要和食物多寡的分布有关。雄鸟发情比雌鸟早,常在领域内鸣啭,还用炫耀羽毛和特殊的表态动作,吸引雌鸟并向雌鸟求爱。通常雄鸟有保护领域的行为,不准其他同种个体进入,如果在发情的雄鸟领域内放一个同种雄鸟的标本,再播放唱歌的录音,会使这只雄鸟大声鸣叫甚至发生攻击行为。大多数鸣禽只在繁殖期结成配偶,也有些鸟类如鹤类、雁类、天鹅等,其配偶关系可以长期保持。

筑巢

鸟类在占领巢区、选好配偶之后,就开始筑巢安家。多数鸟类筑巢由雌鸟独自承担,也有些鸟类雌雄协作筑巢,如家燕,一般几天即可筑成。鸟巢使卵不会滚散,又均匀地接受亲鸟的体温孵化,也有利于亲鸟喂养雏鸟。

鸟类筑巢的材料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常用的巢材有树枝、树叶、杂草、纤维、羽毛、泥土等,外面又常用苔藓、地衣等隐蔽。根据巢的位置,鸟巢可以分成地面巢、水面巢、洞穴巢、建筑物巢及纺织巢等。鸟巢的形状各异,如白鹡鸰能筑碗状巢;伯劳、黄鹂、卷尾、寿带、大苇莺等能筑杯状巢;短翅树莺、喜鹊、文鸟为球状巢;棕扇尾莺、攀雀为瓶状巢;缝叶莺为袋状巢。

具体地说,如鸡类、鹤类、雁类、鸭类、鸥类、鹬类以及鸣禽中的百灵、云雀、柳莺等在地面土壤上筑巢,有的直接把卵产在地面的土坑中,有的在坑中铺垫一些树叶,有的在地表用杂草编织成巢。红骨顶、白骨顶、董鸡等在水面上把水草折弯搭成盘状的浮巢,这种巢可随水面升降,水的波动对卵和雏鸟没有危险。翠鸟、沙燕在岸边堤基或砂土峭壁挖掘坑道状的洞穴作巢;啄木鸟、山雀、戴胜、鸳鸯利用天然树洞作巢,但啄木鸟必须自己凿洞,而家燕、金腰燕要在建筑物房檐下用泥筑巢。许多鸟类在树上用树枝杂草等编织成巢。斑鸠、鹭类的巢仅用少量树枝搭成,十分简陋。

随着人类的出现,有不少鸟类(特别是洞巢鸟类)已转为在建筑物上筑巢。对于这些与人类接触较密切的鸟类,要注意研究其益害。

孵卵

鸟类在筑巢结束后,即开始产卵并加以孵化。卵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大多数鸟类的卵为椭圆形,啄木鸟、猫头鹰、翠鸟等是球形卵,燕鸥及一些海鸟是陀螺形卵。洞穴内筑巢的鸟卵多为白色,但大多数鸟卵上有各种斑纹,如点斑、块斑、条纹等,形成保护色,不易被敌害发现。

每窝卵的数目,也各有不同,一般小型鸣禽产4—6个卵,企鹅每次只产1—2个卵,鹤类、鸠鸽产2个卵,鸡类、野鸭产卵多达一二十个。产卵的时间多在清晨。雄鸟羽色特别鲜艳的鸟类多由羽色暗淡的雌鸟孵卵,两性羽色区别不大的鸟类一般雌雄都参加孵卵。鸟体和卵体接触的部分,羽毛脱落形成孵卵斑,这里的微血管发达,皮肤温度高,能促使卵的孵化。

每种鸟类的孵卵期通常是稳定的,一般大型鸟类的孵卵期较长(如鹰类29—55天、信天翁63—81天、家鸽18天、家鸡21天、家鸭28天、鹅31天),小型鸟类孵卵期短(例如一般雀形目小鸟为10—15天)。

育雏

鸟类的雏鸟可分为早成雏和晚成雏。早成雏在孵出时已经充分发育,眼已睁开,腿脚有力,全身披着丰富的绒羽,在绒羽干燥后,就能跟随亲鸟啄食。大多数的地栖鸟或游禽,如鹑、鸡、鹤、雁、鸭等的幼鸟均属早成雏。晚成雏出壳时尚未充分发育,眼不能睁开,不能行走,全身光裸或只有少数绒羽,需由亲鸟喂养,继续在巢内完成发育过程。很多种晚成雏(例如企鹅、鹈鹕、信天翁、雨燕、鹦鹉、翠鸟及食蜂鸟等)在离巢前的体重超过成鸟,为脂肪积累所致。这种适应有助于雏鸟度过由于阴雨等因素所造成的食物短缺,并为离巢前的飞羽、肌肉等的生长提供较充分的能量。由于雏鸟在离巢前活动频繁、能量消耗巨大,常见有体重显著下降现象。阴雨是造成雏鸟大量死亡的一个重要因素。晚成雏鸟类在育雏期的食量很大,而且以昆虫为主食,因此大多数的种类有益于农林。

鸟类抚育幼雏的行为是一种本能。亲鸟在育雏期间十分紧张,每天喂食活动要用16—19个小时,如大山雀每天喂食往返近百次,斑啄木鸟达到120余次。亲鸟衔食归来踩动树枝或巢时,幼雏就产生伸头张口反应,显示口腔内特别鲜明的颜色,如红色或黄色,以激发亲鸟的喂食本能。不张口的雏鸟,亲鸟不喂食。食虫鸟喂食时,亲鸟直接把食物送到雏鸟的口中,海鸥、信天翁等大型海鸟,用反刍出来消化的粥状食物来饲喂雏鸟。

雏鸟留巢的时间,鸣禽几乎和孵卵期相同,一般在15—17天离巢,离巢后仍需亲鸟喂食,至第28天左右方能独立生活。离巢的雏鸟,嘴和跗蹠几乎达到了全长,体重已接近于成年雌鸟,体色也和雌鸟相似,但仍保留一些幼鸟的特征,如嘴角为黄色、尾较短、羽色较深暗等,又常结成小群,鸣叫声也较为尖细。

猜你喜欢
雄鸟雌鸟雏鸟
Task 1
Task 1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流苏鹬 安能辨我是雄雌
被“捧杀”的雏鸟
知更鸟先生也是“模范丈夫”
麻雀能感知外遇
为什么雄鸟通常比雌鸟美
当唯一的雏鸟离巢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