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创新链的创新实验室关键构成要素研究

2016-06-23 09:19齐旭高
天津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关键要素

齐旭高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300222)

基于全创新链的创新实验室关键构成要素研究

齐旭高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300222)

创新实验室已经成为创新模式变革和经济转型的有力推手。识别创新实验室成功实施和运作的关键要素至关重要。通过梳理国内外创新实验室构成关键要素的相关研究,借鉴国外创新实验室关键要素集成经验,基于研发链、产业链、市场链的全创新链提出了创新实验室构建关键要素分析框架和研究维度。

创新链 创新实验室 要素

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对创新模式进行变革,在创新的途径和方法上实现新突破。纵观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创新模式的大变革,正在推进创新实验室模式。近几年来,美国把企业与各大学、720个国家实验室的合作当作重点,在各大学推广创新实验室模式。德国、日本等也将创新实验室作为创新转型的重要方式,实验室经济已成为国外发达国家经济的有力推手。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外创新实验室模式对我国创新模式的变革和建构极具启示意义。创新实验室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关联的领域广、涉及的构成要素多,如何识别创新实验室成功实施的关键要素至关重要。

1 相关研究述评

创新实验室构成要素之间错综复杂,导致了创新实验室本身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差异性。针对创新实验室运作关键要素的研究,不同的学者在研究对象、主导要素上各有不同。既往研究成果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特定的创新实验室组织形式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具体情况和相应的环境,进行经验化总结、提炼和概括;另一类为基于特定理论框架的研究分析。

1.1 创新实验室要素的经验化研究

在定性研究方面,国外专门针对创新实验室运作关键要素的研究主要包含在对其结构、基本功能的总结和介绍中。在国内,祝甲山等通过对企业的“创新实验室”组织形式中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各环节的分析,提出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要素,包括技术创新机制、中试基地建设、激励机制、投入、政策、技术引进、政府优惠条件等;沈林等通过当前我国各类创新组织中科技成果转化现状,认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但与技术本身密切相关,而且与其他要素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并分析了管理行为、政府行为及法律政策要素、市场要素、科技体制、人才、经费、经济制度及科技中介等非技术要素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朱宁宁等从科技成果的转化链出发,将影响要素分为市场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政策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等;王晶晶等研究了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下的影响要素,分析认为企业预期收益、高校及科研院所科研实力、政府调控及扶持力度、市场环境支持程度4个自变量对组织功能的发挥起到了正向影响作用。

此外,研究者基于不同组织形式,对创新实验室要素进行针对性分析。以企业的“创新实验室”为研究对象,侧重于分析企业需求、领导者支持、投资风险、企业创新能力、市场开发和营销能力等要素;以高校的“创新实验室”为研究对象,主要关注R&D水平、科研经费投入、学校氛围、论文和项目的完成数量、人才培养等要素;基于政产学研的组织形式,更多地关注政策与制度促进、科技经费支持、公共科技服务平台、科技环境、社会文化塑造等要素。

在实证研究方面,相关研究以科技统计资料或调查数据为基础,使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关键要素进行筛选,并结合现实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以期获得更为准确科学的结论。王华统等针对特定科技项目,采用样本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诸多要素进行分析,把关键要素简化成金融资本要素、人才资源要素、企业外部要素、科技自身要素、社会要素和环境要素几个综合成分;张研等以调查问卷为工具,在对创新主体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障碍性因素的识别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转化资金、科技转化环境要素影响程度较大,属于关键性障碍因素;董洁等采用因子分析法和随机前沿分析法,对创新影响因素分别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在诸多要素中,政府支持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赵喜仓等运用熵值法和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关键要素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表明在诸多要素中,政府支持、人力支持、财力支持、科技进步环境支撑均对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财力支持的作用最为明显。

1.2 特定理论框架下创新实验室要素研究

基于理论的创新实验室运作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少,当前主要研究集中在以下几种理论框架内:投入产出的供需理论下,关键要素研究强调投入产出的配比、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相适应,以使整个转化链上的参与者形成良好的合作与反馈关系,提升成果转化的整体绩效。生命周期理论用于解释创新实验室在科技成果转化功能上的阶段表现及问题,基于全过程的关键要素的提炼,突出了阶段衔接和问题扩散的表现。博弈论被用于解释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均衡,各参与主体间的委托代理模型、道德风险模型、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等从不同的角度说明参与各方博弈对功能的影响。以上几种理论框架从不同视角对创新实验室运作关键要素进行研究,更具有完备性和系统性,拓宽了分析创新实验室运作关键要素问题的渠道。

通过对文献的回顾,我们看到创新实验室的经验化研究往往针对特定的实验室,一般通过文献梳理和经验总结定性提炼关键要素,或者在定性分析基础上通过数据验证筛选,但是这一研究过程使当前不同的研究者站在不同角度对关键要素的定性提炼和总结差异较大,关键要素确定存在一定偏差。

2 国外创新实验室构成关键要素

国外专门针对创新实验室构成要素的研究很少,主要包含在对特定创新实验室的经验总结中。例如,美国创新实验室的管理者认为,世界上有80%,左右的研究的效率是低下的,其原因在于没有研究“正确的问题”,即没有对未来进行设想和明确的方向。苹果公司的成功就在于其从消费端、市场端的“逆向创新”,市场需求才是研发活动的最基本动力。因此,创新实验室自创立之初就追求高价值的成功,明确把创新定义为从创意到形成价值的全过程,依据创新链整合创新关键要素。英国创新实验室支持各类企业和大学院系或政府机关合作参与地方项目,紧密衔接需求与供给,在强化服务的基础上注重要素在创新过程上的集成。可见,国外创新实验室起始阶段就注重研发链(基础、技术、推广)、产业链(产品、小试、中试、产业)和市场链(商品、流通、销售、服务)的衔接,瞄准市场,系统集成创新关键要素。在这一完整的创新链条上集成了市场需求要素、金融资本要素、人力资源要素、科技资源要素、创新方法要素等关键要素。

3 创新实验室构成关键要素分析框架

针对我国创新实验室研究中的问题,借鉴国外创新实验室构成关键要素实践经验,将创新实验室构建关键要素的研究置于创新活动的整个创新链条之中,基于整个创新链条对创新实验室成功运作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为保证要素分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创新实验室构建关键要素的分析贯穿科技成果的产生环节、中间环节和产业应用环节,并且注重分析各参与主体的完备性以及它们对创新实验室功能的影响。为保证研究结果的可概括性和可推广性,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主导设计理论以及技术扩散理论为基础,注重运作过程的一般性,将创新实验室运作过程完整创新链条确定为“研发链-产业链和市场链”。

基于以上分析,对我国知识创新实验室、技术创新实验室和管理创新实验室按照创新全链条进行了梳理,提出创新实验室一般模式下关键要素分析框架(见图1)。

图1 创新实验室一般模式关键要素分析框架Fig.1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key elements of the general model of Innovation Lab

创新实验室构建要素针对创新实验室的一般模式。对特定组织形式的创新实验室,以上构建要素并不是都发生作用,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提出的关键要素只针对于创新实验室的一般模式。

4 创新实验室构成关键要素维度分析

4.1 科技资源要素

创新过程中科技资源的产生环节关键在于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是否能够研发出技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兼具的科技成果,它关乎科技成果是否能顺利实现产业化。主要包括:

4.1.1 技术可行性程度

技术可行性程度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所需要的配套条件是否具备。科技成果产生往往只针对关键性的技术或产品,而对其后续产业化过程所需的配套条件关注不够,这往往造成科技成果产业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转化工艺而夭折,直接导致科技成果中试及产业化的失败。

4.1.2 科技成果效益潜力

科技成果的未来经济效益是进行后续产业化的关键,科技成果在经济上的可行性是吸引其转化主体进行转化的根本诱因,其未来经济效益不足会严重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

4.2 硬件设施要素

可供创新实验运作的物理空间和基本的服务设施,是创新实验室最基本的条件。为了促进创新,创新实验室一般会把空间分隔为适合各类创新创业团体使用的办公和生产场所,配备相应的科研仪器设备。

4.3 金融资本要素

资金是创新实验室运作过程的必备要素,创新过程的各环节都需要资金的投入,研发经费、政府资金、企业自筹资金、风险投资都为创新实验室的资金来源。资金的可得性关乎科创成果能否顺利转化。创新实验室在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市场前景的不可测性往往是创新实验室资金无法保障的主要原因。政府资金、自筹资金、风险投资的可得性是创新实验室的主要影响因素。

4.4 市场需求要素

此要素主要考虑创新实验室中科技与市场的对接带来的影响,主要考察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对接情况。所研发的产品或技术是否为当前市场所需,即科技成果与市场需求是否对接,是当前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受传统研发体制的影响,当前研发机构或研发工作者绩效导向往往是论文数量、专利数目等,缺少面向市场需求开展研发活动的动力,所获得的科技成果大多与市场现实需求脱钩。

4.5 政策资源要素

从创新实验室的发展现状看,无论国内外,政府支持都是创新实验室发展的重要因素。政府在促进创新实验室的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一个积极、重要的角色。其原因是,创新实验室提供的服务具有积极的外部性,政府可以通过创新实验室来促进科技创新和当地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往往为创新实验室提供各种优惠的政策资源,甚至直接介入创新实验室的运营。政府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供给者,是市场秩序的维护者,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其多重身份直接决定了其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税收政策对创新转化的重要影响。

4.6 人才资源要素

创新实验室是一种具有开创性的创新组织模式,一方面其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队伍,只有具有高素质、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新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创新实验室人才培养功能的发挥也离不开人才资源要素。创新、创业各类人才的培养是创新实验室的重要功能。创新实验室面向创新项目需求进行梳理,对高等学校、研究所等高端创新研发团队和人才进行挖掘,为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创新人才支持,并为创新创业项目的后续运营管理提供经营管理人才,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创新型或管理型人才。

4.7 方法和机制要素

引导科技创新相关专家、创新技术成果,通过有效对接企业创新需求,开展面向企业创新的管理咨询服务,为区域内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可立足国情,重点面向企业、科研机构、教育系统3个群体,大力推进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工具的发展,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企业,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育的素质教育体系,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逐步改变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跟踪模仿的局面。

[1] 王元地,刘凤朝.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实现模式与中国路径——基于中、德、日、韩的案例[J]. 科学学研究,2013(01):67-78.

[2] 刘燕华,冯之浚. 美国创新模式转型及对我们的启示[J]. 大学:学术版,2012(10):16-21.

[3] Birkinshaw J,Hamel G,Mol M J. Management innovation[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5,33(4):825-845.

[4] Tan J. Growth of industry clusters and Innovation:Lessons from Beijing Zhongguancun Science Park[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6,21(6):827-850.

[5] 游春霞,陈斯. 产学研结合下创新实验室建设的研究[J]. 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4):77-78.

[6] 祝甲山, 康海生.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1997(5):33-35.

[7] 沈林, 何婷婷. 论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非技术因素[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7,21(5):94-98.

[8] 朱宁宁,王溦溦.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典型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与管理,2011(5):11-15.

[9] 王晶晶,姚飞,周鑫. 全球著名商学院创业教育比较及其启示[J]. 高等教育研究,2011,32(7):780-86.

[10] 王华统,曹光源,郭韧.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成分分析[J]. 运筹与管理,2003,12(6):121-126.

[11] 张研,巩顺龙,白丽. 吉林省科技成果转化障碍因素辨识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0(5):258-261.

[12] 赵喜仓,安荣花. 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熵值和随机前沿的实证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2013(9):81-85.

[13] 陈睿. 实验室建设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9):86-88.

[14] 白广梅. 关于创新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136-138.

[15] 陈达银. 创新实验室建设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1):9-12.

[16] 何晓阳,朱利泉,朱亚萍,等.创新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1):113-115.

[17] 王汉成,刘明,朱龙彪. 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开放式创新实践实验室的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5-8.

Key Elements of Innovation Lab Based on the Whole Innovation Chain

QI Xugao
(Tianj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Tianjin 300222,China)

Innovation Lab has become a powerful driving force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both innovation model and economy.Identifying key elements of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of an innovative laboratory is of critical significance.Through the analysis of related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es in innovation lab constituting key elements,it draws lessons from integration experience of foreign innovation laboratory key elements,and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on laboratory key elements analysis framework and research dimensions based on the whole innovation chain,including R&D chain,industrial chain and market chain.

innovation chain;innovation lab;key elements

N032

:A

:1006-8945(2016)05-0017-04

国家科技部创新方法工作专项(2013IM030100);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GL15-049)。

2016-04-20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关键要素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新形势下深化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
高考考好是关键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也谈做人的要素
科技成果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