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县饲养木薯蚕经济效益分析

2016-06-23 08:51罗群李琛杨其保安春梅陆飞贾雪峰
广西蚕业 2016年4期
关键词:蚕农木薯养蚕

罗群,李琛,杨其保,安春梅,陆飞,贾雪峰

(1.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 212003;2.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 530007;3. 龙州县经济作物站,龙州县 532400)

广西龙州县饲养木薯蚕经济效益分析

罗群1,2,李琛3,杨其保1,2,安春梅1,2,陆飞2,贾雪峰2

(1.江苏科技大学,镇江市 212003;2.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南宁市 530007;3. 龙州县经济作物站,龙州县 532400)

抽样调查广西木薯蚕主产区龙州县3个乡镇5个村共178户养蚕户的养殖情况,进行木薯蚕饲养经济效益分析。调查的养蚕户约占所在村、屯总户数的3%~14%,分布面广,养殖规模小,蚕房充足的农户普遍采用地面育形式饲养。在薯、蚕兼收的前提下用木薯叶养蚕,每667 m2木薯地年平均总产值为2 895.00元,净利润为218.86元,成本利润率8.18%,种植和养殖环节与种桑养蚕相比消耗的人力物力少,易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木薯蚕;养殖概况;成本构成;经济效益

广西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饲养木薯蚕至今,全区木薯蚕茧产量一直位居全国第一,最高峰时年饲养量超100万盒[1]。上世纪90年代后由于绢纺行业低迷,广西木薯蚕饲养量急剧萎缩,2001—2003年,全区木薯蚕饲养量更是遭遇断崖式下跌,从18 000盒锐减至1 200盒,木薯蚕茧皮销售淡出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03 — 2016年发种量维持在1 200~3 500盒之间,完全是因为广西部分地区群众有食用木薯蚕、蛹的爱好。近年来由于食用群体的增加,木薯蚕、蛹供不应求,2010 — 2016年的市场零售价格逐年提升,由20 元/kg涨至70 元/kg,销售形势良好。为了解木薯蚕生产的投入产出状况,帮助农户提高种木薯养蚕的经济效益,促进木薯蚕生产的发展,本文以广西木薯蚕主产区龙州县的养蚕户为研究对象,随机抽样调查了龙州镇自清村和岭南村、武德乡武德村和农干村、响水镇平南村5个村共178户养殖户的种木薯养蚕投入产出情况,计算出种木薯养蚕产生的经济效益,并分析投入、产出各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1 养殖概况

1.1 样本农户的区域分布

抽样调查中5个村的养蚕户在30~40户之间(表1),约占全村总户数的3%~14%,无养蚕专业村,养蚕户所在区域分散不成片,木薯蚕饲养在样本村均有较长的饲养历史,但饲养规模没有扩大,说明木薯蚕在当地有稳定的市场份额,这一数量的养蚕户所生产的木薯蚕、蛹在当地供销基本平衡,同时饲养木薯蚕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因生产季节、市场销量和蚕种供给等多方面的限制,使得蚕农只有以兼做的方式来经营生产。

表1 样本农户的区域分布

1.2 样本农户的养殖规模

样本农户的养殖规模全部为小规模饲养(表2)。养1盒以下的多为只有1个劳动力或是购买不到蚕种的农户;养3~5盒的是两户合养或是有年轻劳动力在家参与帮助;样本中未发现5盒以上饲养量的养殖户,其主要原因一是场地不够,二是人力不足。养蚕要获得高产,1个劳动力的饲养量一般不超过1盒蚕种(约10 000头蚕),1个家庭户以夫妻2人计,养殖规模在1~2盒的有167户,占5个村养蚕户总数的93.82%。表2体现出农户长期饲养所积累的经验,反映了1个家庭户养殖1~2盒最易获取较高的经济收益,同时,这一养殖规模也反映了这个行业在该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

表2 样本农户的养殖规模

1.3 样本农户的养殖方式

目前广西蚕农饲养木薯蚕的主要方式有地面育和蚕架育(蚕台育)两种,地面育是用地面为蚕座的饲养方式;蚕台育是搭蚕架饲养。据样本农户反映(表3),这两种方式所养蚕的质量和最终收益没有明显区别,蚕农更喜欢以简单方便的地面育饲养。调查发现,在蚕房充足的家庭几乎都采用地面育养蚕。养殖方式的不同虽然会对养殖成本产生一定影响,但两种饲养方式在样本农户中各占50%左右的比例,说明两种饲养方式的投入与产出差异不大。

表3 样本农户的养殖方式

2 成本与收益

种木薯养蚕的总成本是指在种木薯养蚕生产与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资源情况的货币表示。它包括种植木薯和木薯蚕饲养、成品销售等活动所产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蚕农养蚕的经济效益体现出行业的价值以及蚕农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养蚕收入则直接影响到蚕农养蚕的积极性和产业的长远发展。根据样本农户的养殖概况调查,以广西普遍的饲养规模和饲养方式来计算养殖成本与收益[2]。

2.1 种木薯养蚕的生产成本构成

农产品的总成本由生产成本和土地成本两方面构成[3],生产成本的核算从木薯种植开始至木薯采收结束,参照广西桑蚕茧成本收益核算指标,其生产成本构成涵盖内容如图1所示:

图1 农产品总成本构成示意图

生产成本:由物质与服务费用和人工成本组成。物质与服务费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含种子(蚕种)费、化肥费、农家肥费、农膜费、农药(蚕药)费、工具材料费、燃料动力费、修理维护费、租赁作业费、技术服务费以及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费、保险费、管理费、财务费和销售费。人工成本包括雇工成本和家庭用工折算,不论是雇工还是家庭用工,1个工均按1个中等劳动力工作8 h来核算。

土地成本:由流转地租金和自营地折租组成。按当地种植该作物租赁费的中等水平进行核算。

2.2 种木薯养蚕与种桑养蚕成本收益对比

参照最新的《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年版中广西桑蚕茧开支和用工以及成本收益情况,对照同一时期各个项目的市场价格并结合样本农户的调查统计,计算出种木薯养蚕相对应的各项投入和产出情况,所有项目以种植667 m2木薯来核算生产成本及收益[3],并与桑蚕茧投入和产出情况作比较,详细内容如表4、表5所示。

表4 广西每667 m2土地种木薯养蚕与种桑养蚕的土地开支和用工情况对照表

种木薯养蚕的各项开支及收益分析(表4、表5)如下:直接费用中,种子(蚕种)费为农户购买蚕种的平均费用是80元/盒,在不影响木薯产量的前提下,每667 m2木薯地至少能养1盒以上普通种;木薯种是用木薯杆留种,在木薯产区木薯杆资源丰富,农户不需要购买可就地取材。在化肥费和农家肥费上,由于木薯耐粗生耐贫瘠,需肥量小,多数木薯种植户只在木薯种植前期一次性施用化肥,不追肥也不施农家肥,在满足木薯生长需要的同时减少了人工和肥料开支。化肥施用种类及施用量不同地区各有不同,一次性施用总量在50 kg以下。在地膜费上,覆盖地膜种植木薯在广西已非常普及,每667 m2木薯地膜用量约10 kg。木薯的病害发生少,虫害主要是螨类,农户一般不做处理;木薯蚕的主要病害是微粒子病和细菌病,以预防为主,在养蚕生产过程中通常用含有效氯1%的漂白粉澄清液做环境消毒来预防蚕病的发生。农药(蚕药)费除购买漂白粉的费用外,其他农药(蚕药)不使用,按照含有效氯60%的漂白粉计算,在农村饲养1盒普通种的用量不超过2 kg,价格在10元以内。工具材料费是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材料用具的总称,如剪刀、绳子等,按50元计。木薯耐旱不需排灌,租赁作业费只有木薯种植前翻耙土地和采收后运输的机械作业费用,耙地每667 m2费用为100元,运输木薯每1 000 kg费用为30元,以每667 m2平均产2 750 kg计算。燃料动力费是生产、销售过程中用到的电费和油费。因没有机械设备参与,修理维护费仅限于普通工具材料的维护,费用约为10元。技术服务费在目前的木薯种植及木薯蚕饲养中尚未发现有该项费用的产生;其他直接费用为不可预见的弹性开支,计200元。

间接费用中,固定资产折旧费为蚕架费用,1个蚕架的总成本约260元,每个蚕架可用5年以上。按1年养4盒蚕计算,5年共养20盒蚕,平均每盒蚕成本13元。除固定资产折旧费外,广西目前的木薯种植及木薯蚕饲养中尚未发现有保险费、管理费、财务费、销售费等其他间接费用的产生。

人工成本为家庭用工折价。其中木薯种植管理10.5个工,养蚕12个工,共22.5个工。除极少数拥有较大面积土地的农户因赶时节在木薯种植和采收时需雇工外,其余农户都会结合实际情况把木薯种植量和饲养量控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节省雇工开支。

土地成本:广西的木薯种植户多是用肥力低下不适宜种植其它经济作物的自有土地种植木薯,且木薯的产值低,租地种木薯不划算,因此不存在流转地租金,自营地折租参照同一时期桑蚕的价格进行核算。

种木薯养蚕的产值由木薯块根与养蚕收入组成,由于2013年每667 m2木薯的块根收入要高于养蚕收入,因此把木薯块根归为主产品,把木薯蚕、茧皮归为副产品。主产品产量按平均年产2 750kg/ 667 m2计,2013年平均收购价格680元/1 000kg;副产品产量按每667 m2平均年产25 kg计,2013年平均收购价格为41元/kg 。

3 结论

以每667 m2木薯地最低每年饲养1盒蚕计算,农户种木薯养蚕的总产值为2 895.00元,虽不及种桑养蚕产值6 886.35元的一半,但人工成本仅占总成本的57.17%,并可产生218.86元的净利润,成本利润率8.18%。而种桑养蚕的人工成本占去了总成本的74.20%,净利润和成本利润率均为负值,现金收益5 210.67元与人工成本5 156.89元基本持平,蚕农赚取的现金实际是生产过程中付出的人工开支。种木薯养蚕在种植和养殖的环节上花费的人力、物力显著少于种桑养蚕,且整个生产过程所需的技术和管理相对粗放,在小规模饲养中已体现出较好的经济效益,如采用规模化生产,并配套相关技术和规范管理,则更能发挥出行业的优势和价值。

[1]莫现会,罗群,杨其保,等.广西木薯蚕(蓖麻蚕)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广西蚕业,2016,53(1);55-59.

[2]祁广军.“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3.

[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14[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S889.5;

A;

1006-1657(2016)04-0025-4

2016-11-15;

2016-12-10

信息]罗群(1982—),女,本科,农艺师,从事蓖麻蚕品种保育、推广工作。 E-mail:363235575@qq.com

猜你喜欢
蚕农木薯养蚕
养蚕不易
养蚕记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躲雨
柬埔寨拜灵木薯喜获大丰收,市场价格保持稳定
挖木薯
养蚕记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尼日利亚木薯农民合作联盟签署协议促进木薯生产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