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实证研究

2016-06-25 03:43姚丽芬程瑞芳宋文丽王兴让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河北石家庄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专业认同旅游专业主成分分析

□文/姚丽芬 程瑞芳 宋文丽 王兴让(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 河北·石家庄)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实证研究

□文/姚丽芬程瑞芳宋文丽王兴让
(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河北·石家庄)

[提要]专业认同对于高校大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将来的职业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河北经贸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对象进行学科认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经贸大学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女生专业认同高于男生,县城和农村高于城市,非独生子女略高于独生子女,对口、普高、三本学生专业认同度呈阶梯状下降态势。

关键词:旅游专业;专业认同;主成分分析;专业归属

收录日期:2016年3月14日

一、引言

相对目前旅游业的火暴,各大院校中旅游专业学生的高转专业率和低就业率与之形成强烈的反差。究其原因,旅游专业学生对旅游行业的专业认同度过低是其主要原因之一。专业认同是对专业价值的认同,是影响学习适应性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本项目以河北经贸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对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专业认同状况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了解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探讨并实证研究其影响机理,找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我国高校旅游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专业认同是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对专业价值的一种认同,是影响学习适应性和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专业认同的内涵非常广泛,可理解为包括是否喜欢所学专业、依据所学专业选择职业、认可专业和职业的社会价值、感到自己能够在专业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自愿接受专业和职业规范、承诺将这一职业作为个人终身发展的目标等,这些层面统称为专业认同。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主要包括对专业的认识与了解、对专业的喜爱程度、在专业学习上所付出的努力程度等方面,大学生专业认同会直接影响其专业学习、专业能力及未来职业的发展。国内外对于大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教育专业学生、社会工作者专业学生和护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三个学科进行的。绝大部分的研究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发放调查问卷或者采用心理学量表测量学生认同的状况,采取某个时间点做横断面方式的研究,即某时间点学生专业认同状况的调查。

表1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评价指标

表2样本人口学特征

国内对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不多,陈咏淑(2006)最开始从选择专业的原因、行业的认识、学生个性等方面研究了大学新生对旅游专业的认知;董倩(2010)采用扎根理论对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进行了研究,确定专业认同的维度包括专业价值观、专业伦理观、专业学习理念、专业课程、专业实践知识、专业考察、专业实践、职业选择等,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因素为个人特质、师资与教育教学课程、行业因素和同学间相互影响等四个方面。白凯等(2010)开发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问卷量表,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由专业学习、专业前景、专业意识、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社会偏见、专业归属等7个维度构成。孙琨和张雪雁(2013)认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维度包括专业认同、学习认同、教学认同、实习认同、就业认同5个维度。黄华等(2013)认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科认同有7大维度,即专业教学维度、专业前景维度、专业意识维度、职业发展维度、专业投机维度、社会偏见维度以及专业归属维度。洪丽敏(2013、2014)研究了体像认知与职业选择认同的关系。

综上所述,针对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研究成果有限,深度不够,研究集中于对其维度和量表的开发,而对其他影响因素的交叉研究还不多。因此,本文以河北经贸大学为例,定量研究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指标选取。在大量参阅有关职业认同、学科认同、专业认同评价指标体系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白凯等开发的旅游管理专业的21项学科认同指标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评价要素,如表1所示。(表1)

(二)评价方法。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多指标问题转化为较少的综合指标,以抓住主要矛盾、减少指标相关性、避免信息重叠和克服权重确定过程中的主观片面性,从而使问题变得比较简单、直观。然后,根据各项指标自身数据的相关关系和各项数据的变异来确定权重,以提取能够涵盖较多信息量的较少主成分。将精练后的主成分指标赋予一定的客观权重,构造相应的综合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本文借助专业数据分析工具SPSS21.0来进行评价。

(三)数据来源。本次调查以实地调查为主,问卷调查为辅。最终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为学生基本特征,包括学生的性别、生源地、年级、专业类别等基本情况;第二部分是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评价量表。为方便数据信息的搜集和统计分析,评价指标主要采用态度量化方法,运用国内外较为广泛采用的李克特5级量表尺度来测定。每个评价指标分别按照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5个等级设置,分别对应1分、2分、3分、4分和5分。问卷于2015年4月25日至5月25日期间对河北经贸大学各旅游专业学生进行发放和回收。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和回收问卷456份,剔除无效问卷和不符合逻辑问卷,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33份,有效率达94.96%。(表2)

河北经贸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始于1989年的餐旅系,现有硕士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二本)、对口本科、本科三批四个层次,其中前三个层次隶属于旅游学院、后者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由于研究生学生仅有4人,样本量太少,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本次研究将硕士层次排除在外。

三、实证分析

(一)效度和信度检验。根据主成分分析的模型和原理,采用SPSS对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指标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对收集的变量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行性检验。通过计算,KMO统计值为0.797,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为2187.326,在自由度为190的条件下,P值为0。这说明,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评价的相关矩阵间显著存在公因子,信度很高,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3旋转后的因子载荷值矩阵

(二)确定主成分因子。KMO系数和Bartlett球形检验两个标准都表明,本问卷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此,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所选21个感知评价变量进行筛选,并提取共同因子,保留特征值在1以上的因子。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共同因子进行转轴,因子负荷值大于0.5的项目被保留,经过两次正交旋转后,最后提取7个共同因子。从累积方差贡献率可以看出,7个因子已经解释了方差变异中的64.136%。根据吴明隆“社会科学领域中共同因素累计解释变异量在50%以上,因素分析结果也是可以接受的”观点,本文累计解释变异量已达64.136%,且各指标在相应的共同因子上有较大的负荷量,因子聚合度很好,可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为确定7个公共因子分别由哪些指标构成,需要对因子载荷进行方差最大化旋转。通过每个公共因子包含的高载荷评价指标的意义,给公共因子命名,以明确公共因子所包含的信息。根据因子分析结果,针对每个载荷指标的意义,将原有的21个指标,浓缩为7个公共因子,这7个因子分别为专业意识、专业前景、专业偏见、专业教学、职业发展、专业投机、专业归属。这表明,旅游专业学生对旅游专业认同的评价,受专业意识、专业前景、专业偏见、专业教学、职业发展、专业投机、专业归属等7个因子的影响。(表3)

(三)确定权重。为使得各个主成分因子的权重更加合理、客观,用各主成分因子的特征值除以所选取主成分因子特征值的总和来确定各主成分因子的权重,计算公式为:

图1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总体评价结果

图2不同性别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评价结果

图3不同来源地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评价结果

图4是否独生子女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评价结果

图5不同类别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评价结果

图6不同年级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评价结果

结果显示,专业意识、专业前景、专业偏见、专业教学、职业发展、专业投机、专业归属等7项主成分因子的权重分别是19.653%、17.902%、15.410%、12.442%、12.280%、11.558%、10.753%。

(四)评价结果。对专业认同的评价,通过加权的均值和对应的权重相乘所得。对不同的维度的满意度数值,由其分项目的均值乘以对应权重,在加权平均后得出。以满分为参照,计算各指标因子及总评价的百分比,结果如图1所示。评价结果显示,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总分值为62.974%,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单项评价因子的排名顺序为:专业偏见因子、职业发展因子、专业意识因子、专业归属因子、专业教学因子、专业前景因子、专业投机因子。其中,专业偏见因子的分值最高,而专业投机因子的分值最低。(图1)

从性别看,在专业意识、专业前景、专业偏见、专业教学、职业发展、专业归属方面,女生要高于男生,但是男生在专业投机方面要高于女生。总体评价上,女生要高于男生。也验证了性别定位会影响专业认同。在我国传统观念中,旅游管理专业为服务性行业,比较适合女孩子,而女大学生大多注意人际关系、顺从乖巧,使得她们对该专业的学习和今后从事旅游服务行业没有过多的心理障碍;而男大学生更注重独立自主的发展,对专业以及职业的抱负水平相对较高,认为旅游服务类专业难以实现其人生价值从而造成他们的专业认同较低。(图2)

从专业意识、专业偏见方面,农村要优于县城,县城优于农村;在专业前景上是县城优于城市,城市优于农村;在专业教学方面,农村要高于城市,城市高于县城;在职业发展方面,县城高于农村,农村高于城市;在专业投机方面,县城高于城市和农村;在专业归属方面,县城高于城市,城市高于农村;专业认同的总体评价来看,县城最高,其次是农村,然后是城市。来自农村的学生,有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迫切需求,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相比城市的学生更能吃苦,因此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专业学习中,因此专业认同度相对要高。(图3)

对于独生子女来讲,其在专业前景、专业投机方面要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专业偏见、专业教学、职业发展、专业归属方面要低于非独生子女;专业意识方面二者相等;总体评价上非独要略高于独生子女。在我国,独生子女会获得家庭成员更多的关注,对自己的专业期望值相对较高,加上社会上对旅游专业的偏见,对旅游管理专业认同较低。(图4)

从专业类别来看,对口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最高,其次是普高学生,然后是三本学生。对口学生在专业意识、专业前景、专业教学方面有相对较高程度的认同,三本学生则在专业归属方面有较高的认同;普高学生在专业偏见、职业发展、专业投机等方面,有较高程度的认同。对口旅游专业学生属于对口招生,在中职或高职高班的时候已经对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有了一定的预期,大多属于自主选择,认同度相对较高;而普高学生,尤其是三本学生很多是基于高考分数的限制,被迫选择旅游专业,所以认同度相对较低。(图5)

从年级来看,一年级的专业认同度最高,其次是三年级、四年级,二年级学生最低。一年级学生在专业前景、专业教学、职业发展方面的认同度最高;二年级学生在专业投机方面认同度较高;三年级学生在专业意识、专业偏见方面认同度较高;四年级学生在专业偏见、专业归属方面有较高程度的认同。大一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往往充满向往和期待,专业认同相对最高;大三、大四学生经过专业课的熏陶,对专业重新认识,认同度得到提升;大二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主要是公共课),接触专业老师的机会少,会对专业失望,所以认同感最低。(图6)

四、结论及建议

(一)结论。根据对问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从因子分析结果来看,同白凯等的结果相比,相差不大,说明问卷质量很高;从河北经贸大学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证研究结果来看,河北经贸大学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旅游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单项评价因子的排名顺序为:专业偏见、职业发展、专业意识、专业归属、专业教学、专业前景、专业投机。其中,专业偏见的分值最高,而专业投机的分值最低;女生专业认同高于男生,县城和农村高于城市,非独生子女略高于独生子女,对口、普高、三本学生专业认同度呈阶梯状下降态势。

(二)建议

第一,通过宣传媒介,特别是如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介,加强河北经贸大学旅游专业的宣传和品牌塑造,使社会公众更深入地了解旅游,消除对旅游行业的偏见,形成对旅游行业、旅游专业教育的正确认识,从而减少对旅游专业学生的负面影响。

第二,通过完整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和细致的专业教育,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专业素养,专业教育的内容应紧跟和引领旅游行业的发展,除了向学生讲授教材上的专业知识外,应有效传递旅游行业的最新资讯和发展前景等,培养学生对旅游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专业前景的信心,提高学生的旅游专业认同度。

第三,通过不断提升旅游专业教师的师资水平,结合导游大赛、登山比赛、拓展训练等各种活动的开展,培育学生的向心力和荣誉感,进而增强旅游专业的归属感。

第四,通过展开更多与专业相关的科研实践机会,让学生感性接触旅游管理专业,充分展示本专业的特色,从而提高专业的吸引力。

第五,通过更多地与旅行社、旅游规划公司、酒店等校外相关企业沟通,使学生获得更加满意的实习机会,为毕业后角色的转换做好准备,也为将来的就业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第六,积极地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考试、考取资格证之间的关系,避免仅为考试而学习,为考各种资格证而学习的极端情况。

第七,实行本科教育导师制,从大一开始,每个班级配备至少一名专业教师为专业导师,针对性地解决大一新生对专业的好奇、困惑,并增强专业归属感,从而提升专业认同度。

主要参考文献:

[1]白凯,倪如臣,白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认同:量表开发与维度测量[J].旅游学刊,2012. 27. 5.

[2]黄分霞.高校新生专业认同的问题与出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 17.

[3]李海芬,王敬.大学生专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J].教学研究,2014. 37. 1.

[4]陈咏淑.旅游专业新生专业认知调查分析与建议[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4. 1.

[5]董倩.旅游管理学生专业认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6]孙琨,张雪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度比较分析及其提升对策[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3. 12.

[7]黄华,王洁,覃琳.三峡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学科认同[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S2.

[8]洪丽敏.大学生身体意象评估与职业选择认同的关系研究———以旅游专业为例[J].运动,2013. 8.

[9]洪丽敏.大学生体像认知与职业选择认同的关系研究——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14. 36. 1.

[10]吴明隆.问卷统计分析实务——SPSS操作与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11]林峰.基于因子分析的老字号餐饮企业顾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一个个案研究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9. 7.

[12]张田,孙卉.大学生专业认同研究综述[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 10.

[13]甘启颖.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现状分析[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4. 4.

[14]吴贵华.旅游类教学——经营型实验室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9.

基金项目:河北经贸大学教学研究项目(2015JYY06);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教研课题;河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经贸大学现代商贸服务业研究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专业认同旅游专业主成分分析
高职生专业认同与学习情绪关系的研究
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看高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江苏省客源市场影响因素研究
SPSS在环境地球化学中的应用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高职院校护生专业认同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