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幂幂看着就累,被你们嫌弃得也很无辜

2016-06-25 09:47王洞洞
南都娱乐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刘恺威人设黄轩

王洞洞

最近有一组杨幂刘恺威一同回香港的照片,媒体用“离婚传闻后同框!”“全程无交流”“刘恺威脸色铁青”等极具指向性的词汇描述,好像这一组图片背后的所谓种种真相都已经了然了一样。

本来作为女星,在生育后立即复出进入工作状态就挺辛苦的,忙中偷闲去异地给自己的女儿过生日,你试试半天时间换两个城市就知道,光是路上就足够崩溃的。仔细想想,再加上过海关、途中换乘交通工具等等,且又是工作之余立刻转场这种,确实难为人,换言之,如果不是特别想完成的事是很难做到的。

我们退一步来讲,即便真离婚了,而且出于人设和工作考虑做出了暂时不公布的决定,那么我们就能自视福尔摩斯一般去揣摩明星吗?嗯,当然能,你有这个权利,如果你足够聪明和对于事件的观察足够久和仔细,可能你猜中的概率还比较高,但这并非是你沾沾自喜并充满优越感和肆意挖苦别人的充分理由啊。也就是说,即便没有新闻中后来的“刘恺威杨幂紧握小糯米手切蛋糕”,也不应该拿所谓离婚去怀疑一位母亲的爱吧?她去香港不就是去给女儿过生日的吗,我们拿脚指头想想也不应该得出杨幂为了工作竟然不给女儿过生日这样的残酷反人性结论啊。

只是作为大幂幂的粉丝,确实要为她捏一把汗了。不说背离夫妻“小别胜新婚”的古训,就说媒体适时推出的二度新闻稿,从事物的自然规律来说,可能此处确实有自己的难言之隐了。这里也是揣测,只要是揣测,不管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都没有心怀怜悯重要。此时,作为一名中年男粉丝,我脑海里不是杨幂那些可爱的经典形象,也不是她开创的明星自黑潮流,更不是她以往采访中段子手般的金句,而是她那似乎有残缺的声音,那个是真实的,也是最初打动人的。至于她最近的生活境遇也当然重要,但你知不道其中原委则不重要。

杨幂最近在《亲爱的翻译官》中也被疯狂吐槽,可我也没觉得这是一个低于中国电视剧平均水平的表演,甚至她在主任黄轩面前的羞涩和机灵劲儿,依然让人觉得那么可爱。她的表演在“四小花旦”里也好,在更广泛的中国演员阵营里也好,谁能告诉我你们嫌弃她的具体理由是什么?好像如今嫌弃杨幂的表演和表露扑倒黄轩的决心,已经成了某种政治正确和体现伪文艺青年的证据一样;好像你们看点儿日剧美剧,逼格就瞬间提升到可以以审美高度来嘲笑别人了似的。总之,嘲笑和挖苦本身常常就是一种轻浮。

猜你喜欢
刘恺威人设黄轩
给新雪糕立个“人设”
对地铁综合监控系统中FAS与BAS相关系统阐述
黄轩:有匪君子,谦谦如玉
英雄“人设”的变迁
刘恺威:人生赢家的吃亏心理
经典悲剧要素之“最无辜者”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