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末民初的“中等社会”

2016-06-25 12:14王莹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年15期
关键词:青年学生

王莹

摘 要 中等社会是清末民初之际出现的一个革命性概念,并在拒俄运动时得到了充分运用。此概念为开明绅士和青年学生提供了十分实用的理论。本文主要分析中等社会的概念、中等社会这个社会实体的构成以及中等社会的历史责任。

关键词 中等社会 拒俄运动 青年学生

中图分类号:D693.7 文献标识码:A

“中等社会”是中西社会碰撞、交错与融合的产物是20世纪初年革命党人着力论说的一个概念。在这一概念背后,是19世纪下半叶以来中国社会新陈代谢过程中积累已久的一种力量。“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实体,它崛起于庚子之变后,不仅反映了那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的裂变与改组,而且反映了在欧美风雨浸染下中国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变化。”

1中等社会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中等社会这一概念出现于1902年年底,“大抵分利之人,多出于上等社会中等社会,而下等社会之人殆稀。”而被较多地用以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分层,则是在拒俄运动高涨的1903年。

从拒俄运动中可以看出,中等社会概念的主要遵循两条理路演进、发展——开明士绅的救亡图存运动和青年学生主导的学界风潮。1901年拒俄运动风潮初起,发动者多为旅居沪上的各省开明士绅,其中相当一部分骨干是庚子中国国会的成员。他们整体上与广大民众处于分离状态,对北方义和团的野蛮排外尤其不以为然。他们动员民众,实行文明排外,“我辈系筹中国存立之策,不欲以非理待外人,如去岁北方野蛮之事。至外人欲以非理凌中国,亦不肯受。一依文明所为,主持公理。”①这也成为后来中等社会的重要口号和使命。

与开明士绅的认识方式不同,国内外青年学生对中等社会的理解相当激进。他们将下层民众导向排满反清。郑贯一的《义和团有功于中国说》,赞扬义和团之举不仅“振起国民排外之思想”,而且“实为中国民气之代表,排外之先声矣”。1902年以后,留日学界和国内学界风潮渐起,引起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学生社会之于国家关系重且大,学生社会一日不立,则新党一日不能结,中国一日无望。”②

开明士绅与青年学生的政治取向虽然有所差别,其共识是中等社会必须动员和引导民众,外抗强权,内行革新,救亡图存,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体,对上等社会则形成压力、排拒、甚至排斥。

2中等社会的成分构造

中等社会不仅仅由资产阶级构成,它的社会构造成分是复杂多样的。“中等社会从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两个方面概括了操各种不同职业而居于相同社会层次的人所构成的复合体,它着眼的是社会构造,因而它具有比前者更丰富、更深刻的社会内核。”主要由三类人组成,“自居于士类者”,取得功名但没有官职且地位低的小绅士和19世纪末各种新式学堂所培养出来的近代知识分子;“出入于商与士之间者”,以工商为业,受西方商品经济的影响,发展近代工商业;“出入于方术技击与士类之间者”,依靠一技之长获取较为富裕生活的人群和其他各种自由职业者。

对中等社会内部构造的分析说明,中等社会是一个反映特定历史内容的复杂的社会实体,它导源于中国近代社会,它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社会历史内容,是近代社会新旧两种因素相互交织纠缠而又矛盾冲突的产物。

3中等社会的历史责任

中等社会位于上等社会和下等社会之间,他承担着“破坏上等社会”和“提挈下等社会”双重责任。上等社会代表的是既得利益的统治集团,是旧的社会势力,因而是革命和“破坏”的对象。下等社会则是以农工为主体的劳动者阶级组成的庞大的社会力量。它受上等社会的压迫,所以有革命的要求。但是“下等社会之中,识字者盖寡……爱国之心何由而起?……以与世界高掌远之文明国民相竞争,如卵投石,如汤沃雪,安往而不败哉?”。所以它需要新的阶级来代表它,“提挈”和“卵翼”它。回顾中国二十多次由上等社会、下等社会组织的革命,都是成少败多。所以,虽然20世纪初的三等社会的划分还不够严谨,但是想要出历史上革命的循环往复,必须重视中等社会的存在。因此,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提到“虽然,国民者其所养之客体也,而必更有其能养之主体……主体何在?不在强有力之当道,不在大多数之小民,而在既有思想之中等社会。……实则吾辈苟有能力者,则国民有能力;国民苟有能力者,则国家有能力。以此因缘,故养政治能力,必自我辈始。”③中国必须培养国民能力才能救国,而养成国民能力的最好途径就是依靠中等社会启迪民智,引导广大国民。

注释

① 纪第二次绅商集议拒俄约事[J].中外日报,1901-3-25.

② 《开智录》第6期,1901年3月20日.《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5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7:444-449.

③ 梁启超:《新民说》,《新民丛报》1904年第49号,1904年第28号.

参考文献

[1]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梁启超.论生利分利[J].新民丛报,1903(6).

[3] 李书城.学生之竞争[J].湖北学生界.1903.

猜你喜欢
青年学生
论社会实践对农业类院校青年学生的素质提升的作用
巧用案例教学法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
青年学生榜样的塑造和传播机制研究
我国青年学生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机制研究
培养青年学生网络主体性观念的问题研究
五四青年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