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教育培训原因的调查研究*

2016-06-27 00:39袁倩肖伟颜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校外教育教育培训中小学

袁倩,肖伟颜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教育培训原因的调查研究*

袁倩,肖伟颜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以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原因为主题展开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的原因复杂,受到个人、家庭、社会等三个方面的共同影响,其中,来自家庭方面的外在强制力是最主要的因素。应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遵从孩子意愿,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键词:校外教育;教育培训;中小学;家庭教育

近几年,各类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发展最为迅猛、涉及最广的就是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孩子们刚结束5天紧张的学校学习,周六周日又得参加各种培训,有的甚至每天放学就得赶去补习班,进行“校外深造”[1]。这种愈演愈烈的现象,不禁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参加校外教育培训到底是出自于学生自身的意愿还是其他方面的因素?

此次以湘潭市西雅培训机构学生为例开展研究,探究中小学学生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原因,找出现象背后存在的问题,分析可能引起问题的因素,从而提出合理建议。本研究只是个案研究,不具有代表性,不能以点概面反映湘潭市乃至全国各地区校外培训体系全貌,但可以窥其一二。

1研究过程

1.1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开始正式的调查之前,笔者查阅了近几年发表的相关文献。总体来说,相关文献较少,关于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教育培训原因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这使得本研究缺乏可以作为参考的资料,加大了研究的难度,但也凸显了此次研究的创新价值。

1.2分析主题,确定研究方法和对象

本次研究的主题是中小学学生参加校外培训原因的调查研究。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了湘潭市西雅教育培训机构的1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访谈法,辅以观察法,观察被调查者的行为表现,分析表征背后的心理活动。

1.3深入实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访谈

在确定了研究方法和对象后,进入实地进行访谈调查。访谈的主要内容包括受访者平时的学习水平、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原因以及父母对于子女参加课余补习的态度。访谈结束后与授课老师进行适当交流,进一步了解被调查对象,也从侧面验证访谈时被调查者给予的反馈是否真实。

1.4整理笔记,归纳分析所得资料

在访谈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关系,只记录了被调查者提到的与研究主题紧密联系的几个关键点:平时的学习情况、参加培训的原因以及父母对于子女参加补习的态度。其中,在谈到原因时,被调查者都给出了几种来自于不同方面的因素,在研究结果的表述中,笔者以被调查者给出的最主要的原因为依据进行分类总结。

2研究结果及分析

2.1内在驱动力

一是兴趣驱使。在10名受访者中,有一位补习初中奥数的学生表示,参加校外培训是因为自己很喜欢数学。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笔者了解到这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能得90分以上,而且他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参加校外奥数培训,直到现在。笔者也从上补习课的数学老师那儿得知,这位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于班上其他同学来说遥遥领先。访谈结束后,笔者听了一节奥数课,发现这位学生上课表现十分积极,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反应迅速,而且乐于表达自己的思路和观点。兴趣是学习的重要驱动力[2],带着兴趣学习不仅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更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自我提高。在10名受访者中,有2名学生告诉笔者,他们参加校外培训就是要提高自身学习成绩。2位学生均表示,他们现在补习的就是自己成绩最差的一科,平时考试都达不到及格水平。笔者在后续一节课的观察中注意到,奥数班的那名学生上课时神情总是很严肃,在纸上不停地写写画画。英语班的那名学生虽然目光总是注视着老师,但是很少开口读课文或是单词。这两名学生虽然都是自己要求参加校外补习的,但是由于他们学习的目的性太强,期望值太高,无形中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沉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们无法愉悦、投入地进行学习,从而很难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是从众效应。在10名受访者中,有一位补习小升初作文的男生表示,自己参加校外培训的原因是周围的同学都去参加补习了,自己要是不去,就太“out”了。那位学生还表示,他本来想学的是英语,可是他身边的小伙伴都去参加作文补习了,他也就报了作文班。这是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中小学生意志力薄弱,很容易被外界的事物左右,别人做什么,自己也会去跟风模仿。就像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理应因人而异,弥补不足或是发扬特长,却也是一味从众,认为别人去补习了,自己不去就是跟不上潮流。

2.2外在强制力

一是家庭压力。在10名受访者中,有2位学生表示参加校外培训是他们自己的意愿,有2位学生表示参加补习的少部分原因是应父母的要求,另外6位学生则反映,他们参加培训完全是受了父母的逼迫,尽管他们极不情愿,还是会被逼着来上课。由此可见,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是中小学生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一个最主要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3]。第一,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诚然,适当的补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但不去关注学生的兴趣,也不在乎学生的意愿以“逼”的方式把他们送进课堂,这样的学习真的会得到预期的成效吗?第二,父母之间的攀比。生活中,“比孩子”是家长见面的一大乐事,却让孩子们苦不堪言[4]。相比之下,处于下风的家长就会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让自己的孩子为他们“争口气”。送补习班就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这不仅不能促成他们学业进步,反而会招致孩子对学习的反感甚至是影响他们与伙伴、同学之间的友好关系。

二是学校压力。在10名受访者中,有一名学生表示,他最讨厌的就是每次考试之后,学校都要按成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名,年级要排,班级也要排,成绩靠前的同学自然是得意洋洋,成绩相对差的则是垂头丧气。这名学生还补充说,他们的老师也很严厉,考得不好就要被抓到办公室去狠狠批评一顿,完了还要面壁思过,有时候甚至还要被体罚。近年来,无数的专家学者推崇教育要“以人为本”,提出消除成绩排名和体罚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可是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是否真的被摒弃了?答案是“没有”。

三是社会压力。社会的压力是上述所有情况的根源。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社会挑选人才的方式——一考定终身,是让整个教育体系扭曲的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应试教育”使得孩子过早地形成“社会危机感”[5],时刻提醒着他们,考试通不过就会被淘汰;使得家长过分看重孩子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孩子身上其他的闪光之处;使得学校一门心思想尽办法提高学生分数,而忘记了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建设者。从义务教育开始推广到现在,学者们也作了无数的努力,试图推翻“一考定终身”的理论,“取消高考”“取消文理分科”“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建立‘3+x’考试模式”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时至今日,高考的地位仍未有丝毫的动摇。小学生要为考个好的中学发奋,初中生要为考个好的高中努力,高中生更要为考个好的大学拼搏,无穷无尽的作业和考试占据他们原该无忧无虑的童年以及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的青春。

3建议

3.1给孩子减压,还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之处,例如诚实、善良、助人为乐。多给孩子以赞美和鼓励,少一些比较、批评和指责,同时,也要努力营造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多与孩子沟通交流,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教师不应只盯着纸上的分数和排名,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手段,要多给学生一些关注,看到学生为达到目标所付出的努力,不断发掘学生的潜能,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而社会方面,谈起来比较空洞,因为这不是凭一个或是几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现在不合理的状态,“一考定终身”已经在历史的长河里扎稳脚跟,想要在短时间内建立新的人才选拔制度将其连根拔起,并不是易事。我们现在能够做的,只能是通过给予孩子充足的家庭关爱和减轻孩子在校学习学业任务等方式,缓解竞争社会无形中给孩子施加的压力。

3.2遵从孩子意愿,加强孩子学习兴趣培养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健全的人格和思维,不是父母手中的提线木偶,也不是老师可以任意涂抹的白板[6]。无论是在日常的家庭还是学校生活中,要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在是否需要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等直接与孩子相关的问题上,更要征询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选择,并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孩子的压力,使他们欣然地、主动地,而不是带着埋怨去学习。家长应从忙碌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学习,做孩子的朋友和学伴,在理解的同时,也在被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一次次被事实证明。在本次研究中,笔者注意到,那些喜欢现在所学学科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表现得尤为积极,上课踊跃发言,作业也完成得认真仔细。而那些被逼着来上课的学生总是漫不经心,从而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当然也达不到补习的预期效果。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是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4结语

关于中小学学生参加校外教育培训原因的调查研究,以湘潭市某培训机构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以访谈法为主要调查方式,分析中小学学生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六个方面的原因,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来自于家庭方面的压力。研究结果为关心此问题的教育研究者们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依据,也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与教育培训机构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研究资料。

参考文献:

[1] 胡天佑.我国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与治理[J].教育学术月刊,2013(7):14-19.

[2] 洪飞.关于社会教育培训的现状及其影响研究——以金华市区为例[J].江苏教育研究,2013(29):73-77.

[3] 徐美玲.浅谈中小学校外文化辅导培训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J].才智,2015(1):50.

[4] 赵倩.浅析民办校外教育培训机构[J].教育观察,2012(6):2-4.

[5] 周卿,王璇.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23):250-251.

[6] 彭辉南.对校外教育机构系统化教学的探索与建议[J].中国校外教育,2010(13):23.

(责任校对莫秀珍)

doi: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6.007

收稿日期:20160105

基金项目:2013年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资助课题(XJK013QZXX004)

作者简介:袁倩(1993-),女,湖南汉寿人,硕士生,主要从事教育技术学、网络技术教育应用、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6)06-0020-03

猜你喜欢
校外教育教育培训中小学
校外教育管理的几点体会和思考
校外教育中关于生命教育的探讨
中美比较视角下的美国校外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县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研究生教育校外创新实践基地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