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组织管理理论在大学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2016-06-29 21:58杨洁明许辉
科技视界 2016年16期
关键词:组织管理大学班主任

杨洁明 许辉

【摘 要】本文根据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大学班主任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各项事务,探讨了大学班主任工作中组织管理理论的综合运用。重点探讨了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理论在大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和运用策略。对大学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和提升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组织管理;大学;班主任

1 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是一个特殊的角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设置班主任,在社会培训和成人教育中往往也设置班主任。目前来讲,每一个层级的班主任都担负着管理全部班级事务的责任。大学班级班主任工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与学习相关的各类事务;主要包括:班级学风建设;学生学习成绩的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二是,非教学的其他各类事务。主要包括:班风建设;团结教育;文体活动开展;思想教育;心理疏导;学生生活等各方面。由此可见,与学习相关的事务容易判定和衡量,非学习相关的事务繁杂不易衡量。但是大学班级的管理更重要的却是思想引导等非学习方面的事务。

大学班级成员是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在生理上属于成年,在心理上介于成年与未成年之间;在生活上逐渐独立,在经济上依赖父母;追求时尚和成功,缺少社会经验和磨练。可以说,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矛盾的特殊群体。所以,要做好大学班主任工作,必须运用科学管理方法。

2 组织管理理论及其运用

大学班级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组织。科学管理大学班级首先应该把大学班级纳入组织管理的视角进行讨论。本文主要从公平理论、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理论等方面探讨科学管理及其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1 公平理论及其运用

根据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观点,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基础是民主和科学。所谓民主,在组织背景中也指公平。亚当斯(Adams)认为,公平理论的基本核心是指投入和回报的比率。也即对比。自己的投入和自己的回报相比;自己的比率和别人的比率相比。瑟宝和沃克尔(Thibaut,Walker,1975)提出“程序公平”,即分配资源时使用的程序、过程必须公平。比斯和牟格(Bies,Moag,1986)提出人际公平,即权威对下属的礼貌和尊重。

2.1.1 程序公平的运用

大学班级事务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全体参与决策。尤其是一些评优,奖、学、助、贷等涉及到班级同学个人利益问题时。班级成员往往你争我抢,内定人员、班干部徇私、拉选票等恶劣行为。根据公平理论的基本原则,班级各类奖励应该公开透明,实现程序公平。在信息发布、评定标准、候选人推荐等环节应该实现程序公平。结合笔者在评选入党积极分子的实例来看。在信息发布阶段,利用QQ群使全体同学都能得到完全信息,使得每个人在选举前都掌握全部信息。在评定标准发布阶段,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给出的标准筛选候选人。在候选人推荐阶段,鼓励全体班级成员参与决策,通过当场质疑和会后质疑两种方式,让所有人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以上三步工作,基本实现了程序公平,取得党课培训资格的同学往往是公认的人选。

2.1.2 人际公平的运用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特别注重人际公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同时也是班级的权威。而班级同学往往成为下属。在组织中,权威对待下属的态度往往被归纳为“脸难看”。要想得到班级同学的拥护,必须时刻注意人际公平问题。也就是要时刻注意说话的态度。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意识特别强,90后大学生独立意识特别明显,所以,作为班主任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时,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态度。根据班主任工作经历和相关调查来看。大学生更喜欢“和颜悦色”的班主任。而不是“眉张目驰”的班主任。

2.2 激励理论及其运用

根据组织行为学基本原理,激励可以通过推力、拉力、过程促进力来实现,而所谓的激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促进组织目标实现。常用的激励方法有拉力角度的目标激励法,推力角度的内容型激励法,过程激励角度的强化激励和过程激励。本文以目标激励、强化激励和过程激励的基本原理为中心进行探讨。

2.2.1 目标激励

目标激励也指通过目标管理。通过目标设定,并应用这鞋目标来衡量组织和个人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完成情况。也就是目前很多组织实施的绩效管理。即:有计划,有总结,有考核。在担任班主任之初,笔者号召全体同学对大学目标进行思考,并要求大家对大学第一年进行具体的目标设定。此后,在每学期都设定目标,在学期末和学年末召开全班主题班会进行自我总结。根据目前的实施来看,大一新生在目标设定的时候往往比较迷茫,给自己的锁定的目标比较空泛,或者难以达到。通过一年的大学生活,大家的目标往往流于形式,无法实现。到了大二年级,同学们给自己设定目标的时候就比较理性了。考证、过英语4级等都成为本学期或本年度的目标,切实可行。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能够按照目标的要求进行努力,最终通过目标考核,很多人都能够达到目标。也有目标没有达到的,但是努力过程是众所周知的。

2.2.2 强化激励

所谓强化,是指当行为的结果有利于个人时,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当结果对个人不利时,行为就会消失。对于强化的应用,通常表现为奖励和惩罚。通过奖励,可以保持良好的行为经常性的发生;通过惩罚,可以保持不好的行为被迅速制止。为了加强学风建设,通过班级主题班会的召开,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委员职责的明确和强调,让学习委员在班级学习相关事务的基础上,监督和引领学习氛围;通过各种奖助学金的评定,强化学习成绩在评定过程中的比重,来引领班级学习氛围;通过口头表扬,强化学习好的同学在班集体中的优越感。从而促进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和保持。在惩罚方面,通过口头批评,个别谈话批评教育的方法,制止考试作弊行为。形成良好的考风。在班级管理的其他方面,通过奖惩措施,也可以起到强化的作用。

2.2.3 内容激励

内容激励,是指通过个体内在的需求进行激励的一种方法。主要强调推力。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作为班集体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其生活质量、精神状态、物质条件、性格特征等各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要想让每一个同学都关心班集体,投入班集体,认真学习,完善自我,不断激励同学们积极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常的工作中注意每一位同学。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内容型激励理论的应用主要的案例是奖学金的评定及其使用情况。有些同学缺钱,奖学金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些同学不缺钱,奖学金对于他来说起不到激励的作用。所以既定数额的奖学金对于班级每一位同学的激励力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同学们为了拿奖学金拉票,请客拉关系等现象。而有些同学在得到奖学金后请客吃饭,迅速花光所有的钱。好像赌徒挥霍赢来的钱一样。奖学金、助学金必须投入到奖励和帮助的作用中去,并且,应该给予那些切实需要的同学,真正实现奖学金和助学金的最大激励力。通过目标管理和组织承诺,可以实现其得到助学金的条件,从而促进其学习动能和效果。

3 结论

组织管理理论中的各种理论和方法是科学管理的良好方法,大学班级是大学中学生群体的基本构成组织单位。运用组织管理理论指导和处理大学班级管理中的各项事务,既符合组织管理的科学规律,又符合大学班级管理的实际。笔者在近年的大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不断强化和使用组织管理理论的相关科学方法,在学习成绩提升、学生培养、班级凝聚力、学生就业等各项班级管理事务中发挥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史璞.基于组织理论的大学绩效管理系统构建研究——以H大学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3,4.

[2]张新平.格林菲德教育组织管理理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9.

[3]刘劲松.高校班主任管理育人工作的挑战与探索[J].湖北社会科学,2011,7

[4]张彦山.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新视角——“柔性管理”[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3.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组织管理大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夸夸我的班主任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班主任
分组合作教学在数控铣床实训中的应用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