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骇俗的爱情

2016-06-29 11:21宋丽苹
电影评介 2016年7期
关键词:阿迪庞贝米罗

宋丽苹

《庞贝末日》的导演是保罗·安德森,基特·哈灵顿领衔主演,于2014年2月首映,值得观众臣服的是影片惊心动魄的场景、恢弘的气势和动人的人文情怀。影片形象的展现了惊世骇俗的爱情末日:经历的生死的考验以及与人、大自然的搏斗过程等。用惨烈的爱情结局使观众震撼较大。此结局的设计源于导演对西方人心灵的了解,同时对东方人也是一种心灵感化,总之,其能勾起每一个观众的心灵躁动。在影片中靓丽的风景线就是导演超凡艺术造诣的呈现。

一、 角斗场中高贵的灵魂

故事发生在公元70年的古代罗马时代,当时即将出现火山爆发,以奴隶主为统治的贵族们常喜欢去角斗场观看奴隶的决斗。在国家之间,为了扩展地盘一般会采取杀伐的方法进行解决,本影片的主角米罗就是战败部落中的成员,当时,其父母均已战死,部落已被灭掉,失去自由的米罗被带到庞贝城的竞技场,幸运的是其获得了庞贝古城角斗场的竞技冠军称号。而角斗场中有一个传奇人物名叫阿迪科斯,其面临着和米罗的一场决斗,若能取胜即获自由身,因此这场比赛意义非凡。然而若米罗竞技失败则会被处决,由此可见,这是一场不同一般的决斗。令人意外的是到了真正的决斗场,两人却异常淡定,且风趣笑谈,在两个彪悍男人的决斗中激烈程度就不必说了,然而在交手中却能听到他们相互指明对方的弱点,并进行讥笑,这种场景是难得一见的。通过影片真实的再现了在生死之间人们那种无畏姿态。那天晚上,米罗用疑惑的眼神注视着阿迪科斯,之后,阿迪科斯才解释说:就是让你死也要在正面的决斗中,用偷袭取得的胜利是不光彩的。自由的诱惑却不能动摇阿迪科斯对自我选择的坚持:只要光明正大、拒绝阴谋诡计。由此,阿迪科斯的形象瞬间在观众的心目中放大了许多。当火山爆发,别人都忙于逃命,而阿迪科斯却勇敢救下了一对逃亡的母子,并且将普尔鲁斯打败,这时已疲惫不堪阿迪科斯强撑着站了起来,正好被迎面而来的火山岩浆吞没了,而这种高举手臂的姿势被火山灰进行了完整的保存,这种姿势也许是想要告诉人们自己顽强的决心,也许是对某种仪式的虔诚表达:信念不到、精神不到、英雄更不会到,由此给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震撼。进行最后决斗时,受到威胁的考瓦斯议员调动了罗马官兵,目的是要铲除凯尔特人,经过了生死大战,阿迪科斯和米罗成了最后的幸存者,也可以说是最后的胜利者。在决斗场的时候,米罗对着全场观众说:我要和罗马人抗争,我还要将他们唾弃,坐在台下的考瓦斯被激怒,其第二次想要利用自己的身份处决二人,被一旁的卡西亚制止了,但是此二人在敌人千军万马的强大压力之下,依然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气势,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满着血腥与罪恶的竞技场上面,阿迪科斯和米罗是成千上万的奴隶中真正的英雄。

二、 末日的爱情绝唱

作者将爱情与末日进行了有机的搭配,通过影片形象的再现天崩地陷、无依无靠末日气氛,使人联想到能与自己相爱的人陪伴在这里应该是无怨无悔的。不论是东西方那种艺术作品,通常都会将死亡与爱情进行有意捏合,以致使作品产生与众不同的美感效果。正如东方的经典俗语是这样概括的: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而西方人的浪漫却渗透着另一种风味。作为现代艺术形式的电影,运用这样的艺术题材也属正常的。[1]如《泰坦尼克号》就是一部以这种题材打造的典型的爱情灾难片的精品,类似的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 而在中国,作家巴金也创作了类似的爱情三部曲,即《家》《春》《秋》,还有家喻户晓的《红楼梦》。也许有人会指责《庞贝末日》是用爱情和死亡作噱头,从而招揽观众来换取票房,但问题不在于是否用了此类题材,大家关注的是使用这些东西的方法以及产生的效果,换句话说就是能否编出精彩的故事,用电影的形式与观众产生共鸣。只要能够让观众产生情动、心动和感动的效果,至于俗套之说可以忽略,而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才算是失败。在实际中,进行电影创作时一定要按照创作的规律和观众的心里运行动向,创作出的作品务必与生活规律、自然规律以及情感规律相统一。[2]在《庞贝末日》中有震撼人心的杀戮和火山喷发时的恐怖,还有不顾一切的爱情刻画,使观众的眼球时刻盯住银幕直到退场,这就是成功的表现。本影片是从庞贝古城出土文物中的一具遇难者遗体开片的,影片中穿插着小普林尼记述的灾难场景:黑夜、女人的哭泣、婴儿的哭泣、男人的呼叫、死亡、呼救声等,以此奠定了故事的基调,接着又将故事切到久远的时代:罗马人在深夜对北不列颠的克尔特人进行了野蛮的杀戮,唯一幸存的一个儿童成为了罗马人的奴隶,经过17年后,其成为了远近有名的角斗士,接着又被庞贝人买走。在从不列颠转场中途角斗士与主人的女儿巧遇,且二人陷入爱河。之后又是斗兽场的血腥厮杀、罗马的昆塔斯讹诈了主人、冲突和碰撞中的角斗士,这时的维苏威火山正在慢慢苏醒,但城内的人却无人知道,照样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巨大的山体能量开始喷放,但人类的争斗和相互残杀还在进行,其中有斗兽场的搏杀以及情感竞争引起的残酷斗争。相恋的爱人面对着死亡的威胁需要和敌人进行搏杀,与大自然进行抗争。这部影片的引人之处在于将庞贝城灭亡前的各种场景进行了复活,搭建的场景惊心动魄,同时巧妙的融进了爱情故事。故事的结局不用东方人惯用的大团圆,反而让爱情的主人翁双双葬于劫难中,从而让人感到惊心动魄以及惋惜,对这个爱情故事的记忆产生永恒。而且片中用二人互吻的化石作为不朽爱情的证物。假如和《泰坦尼克号》进行比较,则《庞贝末日》的惨烈程度以及爱情壮举,与长眠大西洋底的杰克相比,观众更能认可这部,最重要的是西方人更喜欢这样的结局,东方人则被这异样的情调所震动,内心深处的那根神经也被唤起。

三、 一见钟情的史诗级爱情

在当前的影视作品发展过程中,爱情已经成为了电影的重要表现主题,电影《庞贝末日》在电影表现过程中也展现出了该种主题。本部影片是一部特点鲜明的灾难主题电影,在故事叙述过程中灾难即将来临,爱情对于观众产生的影响作用远远超过亲情。而男女主人公米罗和卡西亚的爱情故事贯穿于整部影片的始末,在从罗马向庞贝前进的过层中,主人公卡西亚的马匹由于受伤而不断哀嚎,此时米罗主动提出医治马匹,该种要求和现在的社会背景下看来极为正常,但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身份低微的奴隶绝对不可以采用该种方式和主人直接对话。不出所料,米罗受到了看押人员的打骂和侮辱。但是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令大家瞠目惊舌的事情,高贵的卡西亚小姐居然允许米罗接触马匹。而影片后期的发展过程也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期待,即两人一见钟情。虽然部分观众认为该种剧情安排过于俗套,但是对整部影片进行分析发现该瑕疵并不会对影片的精彩度产生影响。[3]押解人员对米罗松解之后他并没有进行马匹的医治,而是以利落的动作将马脖子拧断,之后再向贵族小姐卡西亚道歉。而上述的一系列动作使得卡西亚对其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米罗更是一个强壮和充满爆发力,不愿屈服的男人。不可否认,卡西亚在面对真诚的米罗时更加舒适,在一见钟情的同时在后期的相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良好的感情。在之后的宴会上受到地壳震动影响使得卡西亚自己心爱的马匹发狂时,卡西亚则毫不犹豫的要求米罗去驯服发狂的马匹。待马匹安静之后,身份低微的米罗和高贵的卡西亚相互袒露真诚并且同骑一匹马,两人深情拥抱之后离开欢快的宴会,此时他们两人所拥有的天地是极为自由的。但是贵族小姐和奴隶私奔的消息将会使卡西亚本人以及她的家族受到极大地打击,卡西亚可以为了自己的爱情抛弃一切,但是米罗并没有丧失理智,他选择将卡西亚送回,而自己也因此遭受了酷刑惩罚,而米罗在后期有了逃脱的机会却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选择重回牢笼,在不断的鞭笞下使得米罗更加坚定于两人的爱情。只有同时具有男人的强硬和女性的柔肠才能够称之为真正的英雄。对于高贵的千金小姐卡西亚来说,她给予了米罗所有自己能够给予的保护,在考瓦斯要求射杀米罗时,卡西亚敢于违抗命令在刑场带头对米罗做出赞扬的动作,其他人也因此受到影响开始了对米罗的支持,最终逼迫考瓦斯放弃对米罗的围攻。此时的考瓦斯已经被完全激怒,选择将卡西亚关入牢笼,而这也使得米罗和卡西亚的爱情信念更加坚定。后来火山爆发,在大自然的巨大灾难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虽然两人拥有坚定的爱情,但是依然抵不过自然灾难,两人在拥吻中消失在火山之后。

在本部影片中,其中蕴含的基本思想不仅仅局限于自然环境,还包括对社会思想的展现,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人们相互之间变的更加陌生,而仅存的联系也只是利益,对于传统的亲情和友情已然忽视。即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人心浮躁、彼此之间忽视亲情,欲望极度泛滥,而影片期待人们应当更加珍惜亲情和友情,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结语

电影《庞贝末日》不但是一部典型的灾难片,更是一部伟大的史诗电影,电影在实际表现过程中也完美的展现出了欧美电影所推崇的英雄主义潮流,满足了观众的内心需求。而在角斗场上的米罗和阿迪科斯是不畏强权的典型代表,因此该部影片在我国进行推广在我国也具有极强的典型性。

参考文献:

[1]齐艳.论西方热播电影传播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庞贝末日》的种族偏见现象[J].新闻战线,2015(2):43-45.

[2]赵珣宇.庞贝末日[J].电影,2014(8):75-77.

[3]鱼为.《庞贝末日》:向末日与自由,致敬[J].记者观察,2014(9):82-84.

猜你喜欢
阿迪庞贝米罗
米罗的色彩狂欢
一江春水向东流
庞贝考古发现“兰博基尼”
Discovering “Lamborghini” in Pompeii? 庞贝考古发现“兰博基尼”
米罗爷爷的秘密电视机
米罗“粉”
信仰
消失的庞贝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