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爱丽丝·门罗《熊从山那边来》的改编艺术

2016-06-29 11:29曾益
电影评介 2016年7期
关键词:门罗互文性加拿大

曾益

在4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门罗自始至终坚持写短篇小说,创作了1部类似故事集的长篇小说和11部短篇小说集,被称之为当代的契诃夫。[1]爱丽丝·门罗是世界著名的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在20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对门罗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样说:“不同于众多杰出的科学家,揭开了神秘的宇宙或物质世界,爱丽丝·门罗几乎解开了人类心灵的奥秘及其变幻莫测。”门罗描绘了加拿大社会变迁中平民百姓的生活与情感冲突,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地域文化特征。《熊从那边来》也称之为《熊》,1999在《纽约人》上发表;2006,年轻的加拿大女演员将其改编成电影,影片是莎拉波利的处女作,是一部了不起的杰作,赢得了多个奖项。影片《远离她》刻画了典型的加拿大女性,从小说作者,到电影导演和主要演员,主要是加拿大女艺术家,背景也选择在加拿大安大略湖边的小镇。门罗是一位女艺术家,出生在安大略镇湖畔,在文学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波莉改编门罗的小说,不仅成为一个电影的改编模式,更是对民族文化属性建构的独特体现,尤其是在加拿大,这显得非常重要。

一、 电影改编原则和评价标准

所谓电影改编,是指通过电影思维,遵循电影艺术的特点和规律,把他种文艺形式的作品再加工创作为电影的艺术现象。[2]文学与电影作品的主题包括思想主题、情感主题和情节主题。波莉的改编,基本保留了《熊》的主题,主要的故事和感情发展的脉络、风格、节奏接近原著,电影对话与原文也非常相似,属于移植改编。但波莉没有简单照搬原文,却作出了新的解释,对电影改编并不背离了门罗原著。相反,它是基于电影艺术的特点,是一种广泛的忠诚。

二、 情感主题的改编与艺术表现

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对门罗作品的评价:“故事令人难忘,语言准确而独到,朴实之中不乏优美,读后令人回味无穷。”并将她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3]门罗在原来的著作中对女主人翁的感情经历描写得较为隐晦,对格兰特的出轨,文章只是通过格兰特的口,叙述了他年轻的时候和女学生之间的风流韵事,并没有直接描写菲奥娜是否知道实情,因为他对婚姻的不忠有可能危及到他们之间的婚姻,这就使得波莉的改编变得十分困难,将抽象难懂的实物转变成视觉上的形象,这种化实为虚的表现手法可见作者的写作功底。波莉通过自己的创作性语言将这些隐晦难懂的内容转变成了镜头语言,在保持原作品的基础上,还委婉地表达了原著中的隐晦内容。电影的开头是一大雪纷纷的风光,在白茫茫的雪地上,从后方摄像机的镜头中出现了两个渺小的人物,一男一女并着肩膀,一同滑雪,穿过了白雪皑皑的湖面,随着镜头的移动,为观众呈现了雪橇划过后留下的痕迹。紧接着,男性滑雪者离开了湖面,最后的画面依然是两人并着肩滑雪,这一场景的出现蕴含了多重象征。通过这幅画面,波莉揭露了夫妻两人的感情。因为丈夫的不忠,他们之间的婚姻面临着危机,但是他们还是携手一同走向了未来。波莉使用了文学创作中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的描写手法,巧妙地搭配了镜头的运动和音像的处理,将他们之间的情感经历刻画的细微入至,使呈现的镜头有了以中国美学的意蕴。影片运用了冷色调,象征了寒冬的悲凉和衰迈,色彩、构图等也使观众联想到时空的浩淼和生命的短暂,感受到人生的变化无常。另外,寒冷的天气,还有严肃的主题互为映衬。在原著中,门罗委婉地暗示了马丽娜为了让丈夫去医院接受治疗,是为了挽救菲奥娜,然而却引出了玛丽安,波莉进行了大胆创作,为观众呈现的是格兰特跨越道德门槛,相互拥抱的情景。和以往不同的是,为了拯救菲奥娜,格兰特最终背叛了自己的妻子。波特巧妙的改编,较为直接地转变成了视听语言,增强了故事的情感冲突,使表现的主题更加丰富和具有戏剧性。从这个层面上说,波特运用的改编特征更加符合电影媒介表现的特征,让人们不得不佩服门罗的原著。

二、 加拿大民族文化属性的互文性构建

互文性标志了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创作,代表所有文学作品应该和其他的文学作品会有相互关联的地方,这种方法就可以用作对文学作品公开的同化或者公开的隐喻。[4]加拿大民族文化互文性建构,关系到民族文化建构,是激发民族认同的重要途径。文化就如同血液一般,渗入电影中,各种有形的、无形的、内在的、外在的和现实生活的文化传统、形式和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波莉在影片中运用了象征,加拿大的影象和音乐构成了加拿大民族文化的属性。

(一)意识的觉醒

科利尔提出,文化是一个群体的成员的说、做、想以及感觉。文化属性(也翻译为“文化身份”或“文化认同”)是一种文化全体成员对自身文化归属感的认同,包括认知和建构。文化群体的成员通过多种形式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形成了民族文化认同。加拿大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的从属性,从而使得国民产生了一种偏离中心的文化倾向,也可以称之为幸存者心态或者是边塞心态。这种情况直到20实际中叶才有所改变,开始表现出一种民族危机和后殖民者的姿态,持续关注身份问题,体现了较强的女性特征。加拿大女性中的门罗和波莉就是其中的代表,因为加拿大具有特殊的崛起背景,从而也促使加拿大文化走向了边缘中心。面对全球化,特别是美国文化带来的强烈冲击,加拿大的电影制作者对民族文化属性产生了影响。朱蒂斯·汤普森层说过,身为一名加拿大的剧作家或者是电影制片人,我们总是在无意识中添加进加拿大符号,为了迎合美国市场,当自己这样做时,反而感觉自己在背离养育自己的地方,甚至和这个国家的未来是不符的。面对这种情况,波莉改编了影片《熊》,并没有去掉原著中鲜明的加拿大特质,反而更添入了加拿大符号,为的是体现加拿大民族属性。波莉这种独立创作的态度及担负的责任是弥足珍贵的,从中能够看出加拿大艺术家在民族文化和艺术建构过程中形成的共识,是加拿大特有的民族性,是维持民族命运的保障。

(二)影像互文性构建

互文性也称作“文本互涉”或者是“文本间性”,这种改编最早源于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里斯蒂娃。其坚持认为所有的文本多是在吸收和转化其他文本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够实现文本间的相互参照和交涉。互文性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上,同时也体现在其他形式的文本上,相互映照,以实现文本主体的统一。广义的互文性认为人的生活经验、各种知识、文化等都是相互干涉的。《熊从山那边来》体现了加拿大的民族属性,作者波莉有意识地在其中添加了原著中没有的元素,意味着加拿大多样的自然风貌、民俗和音乐等。这些影像相互独立,但又彼此连接,形成了多元化的互文交涉,全面地呈现了加拿大特有的地域民族文化属性。如影片为观众呈现的加拿大枫叶队的比赛场景,贴满了国旗的加拿大的橱窗,还有象征了加拿大轮胎公司的标识;此外,还有加拿大的地域村庄,加拿大特有的休闲方式,如滑雪,及千里冰封的自然场景等。这些互文性的影像构成了一个统一的主体,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使作品的内容更为丰富,体现了加拿大鲜明的民族文化属性中的意识和价值。

(三)音乐互文性构建

电影音乐具有一定的创作意义,在观众的脑海中呈现一种形象,唤起他们的记忆,起到烘托情境和渲染气氛的作用。音乐和文化形成互文,能使电影结构更加完善,凸显了电影主题。波莉巧妙地在影片中使用了由加拿大人创作的著名歌曲《Helpless》(也称之为 “《无奈》”)。作者是一名创作型歌手,成长于湖边的一个小村庄。20世纪70年代的这首歌曲风格深沉而悲凉,在那个遥远的北方小镇,是如此的安逸,是一种对美好的互译,在作者心目中永远有自己向往的那样一个地方,自己的一切变化都在那里发生,夜晚的星星在眨眼,蔚蓝的天空能从窗边可见,冉冉升起的月亮,让我们如此留恋,似乎在安慰自己的宝贝,那条牢牢拴在门前的铁链……这是一个深刻意义的歌曲形象。日出月落,我们怀着心中的希望,渴望像大鹏一样展翅而去,但是,我们要面对生活的羁绊和困苦,疾病和死亡,人生无常,我们不能拖延,无法避免,只有安大略湖的家乡海岸才是我们心灵永远的羁绊,是我们的精神最终的避难天堂。加拿大大部分人住在郊区和小城镇。小城镇文化是加拿大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之一。因此,安大略北边的小镇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了加拿大民族的“文化根”和“精神家园”。

门罗、波莉和杨都出生在这个地区,对故乡的热爱无从言表,他们的精神在这里交融、共鸣。波莉尝试着寻找遗留在乡野间的民族文化传统,从而实现对加拿大民族文化属性的建构,表达了像他这样一代人对加拿大民族文化的珍视,同时也是对故乡的思恋。这种歌曲体现了深厚的加拿大文化意蕴,和故事发生的遥远小镇正好照应,我们似乎能从歌声中见到年迈的门罗,当回想起遥远的岁月,不禁发出感叹,故事的内容和故事的主题恰好切合。歌声中的反复无奈,表现了加拿大人面对困境时对故乡的向往,这也是一种对加拿大民族文化归属的认同感。门罗、波莉创作的作品形式是不同的,不仅互涉互文,而且文脉相承,让观众特别是加拿大本土观众形成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进而升华了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结语

读者通过叙述者描写人看人,体现的是女性形象作品中的沉默,虽然没有多说,但是从影片中的具体片段来看,如,格兰特优柔寡断的精神气质,虽然他为自己的婚外情而辩解,但明显更无力。这样一个双重解读,为读者呈现了更多的视角 以后现代思潮将互文性理论作为为论述基础,围绕具体的新生代小说文本和其改编后的影视文本,深深刻阐释了改编艺术体现的突破和创新,从而呈现两种相异艺术形式在深层次地互文转换中所表现出的特征和面貌。[5]门罗通过现实主义作家的笔触、进行了巧妙的构思、不懈的探索,探寻了人类与社会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她感受到人间的沧桑,但她的小说总是在其中融入了温暖的感情,对苦难生活,怀有一种同情心的人性关怀,她总是持有一种对宇宙的理解、宽容和接受的态度。门罗的思想和艺术创作的特点,深受其独特的加拿大地域文化影响,与她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有密切的关系。虽然她的故事大都是在加拿大、小城镇和郊区的背景下,但她对人性的探索和对超越加拿大区域的无限深层性质的追问,引起了世界各地读者的普遍共鸣和思考。

参考文献:

[1]范雨涛.爱丽丝·门罗《熊从山那边来》的电影改编艺术探析[J].四川戏剧,2015(5):64-67.

[2]张春铭.爱丽丝·门罗:从小镇走向诺奖——记者就门罗获奖专访南京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副教授赵庆庆[J].云南教育(视界时政版),2013(12):38-41.

[3]张春铭.爱丽丝·门罗:从小镇走向诺奖[N].中国教育报,2013(10):003.

[4]张玉鹏.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文学版本的互文性分析[J].电影评介,2015(13):69-71.

[5]曹文慧.论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的影视改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门罗互文性加拿大
《红楼梦》与《金瓶梅》回目互文性解读
“浪子回头”中的伦理叙事——《基列家书》与《家园》的互文性解读
彼岸与此岸:门罗《好女人的爱》中的加拿大相对主义伦理观
艾丽丝·门罗小说《忘情》中的图书馆意象
“谷歌退出中国”美方新闻报道的互文性分析
加拿大看病记
门罗,一个家庭主妇的完美逆袭
门罗作品《逃离》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
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