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脱贫工作

2016-06-29 10:44李笠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贫困生辅导员

李笠

【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的扩大,大学生中的贫困生比例也在逐步增长。他们中有部分同学存在着孤独自闭、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社会和学校可以有效的让贫困生在经济上得到帮助,但是贫困生的“心理贫穷”该如何解决呢?本文通过对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和成因的分析,提出了辅导员做好贫困生的心理脱贫工作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贫困生 辅导员 心理脱贫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89-02

在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需要关心和爱护的群体。助学贷款,助学金可以在经济上帮助他们摆脱生活的压力,可是如何能使他们心理脱贫,以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来应对学习、应对毕业后的人生,是每个辅导员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高校贫困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一)孤独自闭

大多数贫困生来自农村家庭、下岗职工家庭或是单亲家庭,他们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他们更是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他们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大学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家庭的经济压力使得各种兴趣团体对贫困生来说只能是一种奢望,面对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同学,他们会感到自己渺小,更是没有特长去参加各种社团的文艺活动。在面对周围同学谈论苹果手机等高消费奢侈品时,他们都一无所知,甚至没有发言权。

人是社会人,对于贫困生,他们也同样渴望与他人交往沟通,但现实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知识面的狭窄,感觉自己不被别人接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封闭自己不与别人接触、一个人独来独往……

(二)自卑

因为经济上的困难,贫困生与经济条件好的同学在吃、穿、住、行上会形成强烈的反差,他们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害怕别人对自己指指点点。

从小的家庭环境让大多数贫困生懂事早,他们为家里的经济担忧,所以他们不得不抽出时间去勤工俭学、去做兼职。随着他们的学习时间减少,成绩没有期望值高,与理想的距离会越来越远,让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开始自暴自弃。

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渴望与异性接触交往,由于贫困生的自闭以及社会交往能力差,会导致他们与同学之间的交往机会变少尤其是和异性。同时,他们的经济紧张,无法像别人一样出手阔绰,他们害怕自己的朴素不被异性接受,害怕异性看不起自己。

(三)焦虑

大部分贫困生对自己的就业要求偏高,因为他们想通过自己来改变家庭的现状。当他们看到目前的就业形势紧张,用人单位更是诸多挑剔,他们开始为自己的竞争力担忧、为自己的未来担忧、为自己上学期间家里经济的承受能力担忧,为日夜操劳的父母的身体担忧。本来就拮据的家庭经济在面对高昂的学费、生活费时更是不堪一击,偶尔的小病小灾对他们的家庭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

二、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社会方面

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任人唯亲等消极因素对贫困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脱离了社会,进而自我封闭游离于群体之外。

(二)家庭方面

父母是个人第一任老师,贫困生的家庭经济紧张,父母必须马不停蹄的劳作,有些甚至远在他乡。为了节省一些费用,很多父母很少和子女通电话,一年回到家里的日子也是少的可怜,更无暇与子女深入交流。有些父母怨天尤人,抱怨社会的不公,子女耳闻目染,加上心声无处宣泄,久而久之形成自卑、自闭的性格,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扭曲。

(三)个人方面

很多贫困生除了受社会和家庭因素影响外还有来自自身方面的原因。有的贫困生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不能很好的制定目标,一旦受到挫折便心灰气丧。加之贫困生自己不能正确的认识贫穷,对自身的评价又大幅度降低,进而容易进入到自我封闭状态。

三、辅导员做好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是发现问题之后该如何在不伤及贫困生自尊的情况下帮助其走出自卑、自闭、焦虑的心理困境呢?

(一)鼓励贫困生自我心理脱贫

古人云“贫而不贱”,贫困并不能成为自暴自弃的理由,吃苦耐劳、进取心强、懂得感恩,这些都是他们的优点。辅导员要指导他们学会看到这些优点,并懂得用这些优点来武装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引导贫困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辅导员可以利用贫困生中成功的典例来加强宣传和引导,使他们认识到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的认识贫穷、没有勇气面对贫穷、把贫穷作为自甘堕落的借口。暂时的贫穷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自身具有坚韧、勤奋、吃苦耐劳的品德,在校努力学习知识,掌握实践能力,贫穷的现状是会改变的。贫穷是客观存在的,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改变的。每个贫困生都应该树立起信心,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三)从班级方面营造和谐氛围

个人是集体的细胞,集体是个人成长的依靠,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因此,辅导员可以从班级方面给贫困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如果从新生开始的话效果更好。

首先,在班级学生中大力弘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大吃大喝、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

其次,加强班级的集体意识,邀请贫困生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支持,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情。进而培养其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交往沟通,走出自卑、自闭的困境。

在合理的范围内也以根据贫困生的优点让其担任相应的班委,比对于比较好学的贫困生,学习委员一职即是对其努力成果的肯定,又可以增加其自信心,还可以锻炼其组织、表达能力等。

(四)寻求贫困生家庭帮助

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不尽相同的,些贫困生的困扰在于缺乏父爱母爱,觉得自己不被父母重视;有些贫困生会因为自己高昂的学费给家里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一直自责,长久得不到释放。

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因贫困生家庭原因产生的心理问题还是需要贫困生父母解决。辅导员可以联系贫困生家长,告知其子女的情况,鼓励家长很好的去和孩子沟通一次,哪怕一条关心的短信,对其子女来说有可能就是莫大鼓舞与安慰,可以帮助他们减轻一些心里的忧虑。

(五)适当扮演贫困生家长、朋友的角色

对于单亲、遗孤家庭的贫困生,辅导员更是要担起其父亲或是母亲的角色,倾听他们积压已久的心声,让他们诉说自己的困惑,进而有针对性的帮他们解开思想包袱。

(六)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

大部分临近毕业的贫困生心理上的问题大都是由毕业以后如何就业等问题产生。因此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其树立“先就业,后择业”观念,这样将有利于他们的人生发展。

其次,应该从多方面帮助贫困生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评价,调整其就业期望值,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职业规划。

要想贫困生成为一个优秀的大学生,辅导员就必须充分了解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在恰当的时候给予正确的教育引导,用个人的关怀、集体的温暖、家人的爱去温润他们,这样才能让贫困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实现健康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智旭.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教探索,2011,(4).

[2]宁燕,赵敏.关于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双月刊),2011,(25).

[3]刘相明,谢清勇.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11).

[4]谢桂阳.请关注心理脱贫——关于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2,(3).

猜你喜欢
贫困生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工作理念转变与研究型辅导员的成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144名贫困生的爱心爷爷——余祖堂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构建与完善:基于高校贫困生需求的视角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
克力朩倾心捐助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