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湖南邵阳县烟叶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2016-06-29 14:49刘英刘强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刘英++刘强

摘 要:本文从新常态入手,分析了国内外行业政策形势和挑战,将邵阳县的烟叶发展思路与湖南省、邵阳市、邵阳县等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有效对接,提出了促进邵阳县烟叶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转型发展;创新发展;新常态对策;湖南邵阳县烟叶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11

Abstract: Starting with the new normal, the paper analyzed and judged the policy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bacco industry. It connected the developmental way of Shaoyang County Tobacco to thought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which would promote 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innovation-development and spanning development of Shaoyang County Tobacco were put forwar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transformation-development; innovation-development; new normal; countermeasures; Shaoyang County Tobacco

湖南邵阳县地处衡邵盆地西南边缘到西部山地的过渡地带,属于湘中岗地优质烟叶生态区[1]。该县具有悠久的烟草种植历史,当地农民一直保持着烟叶种植的传统习惯。目前,烤烟已成为了该县特色产业之一。随着控烟形势日益严峻,烟叶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生存压力的增加使得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越发激烈[2],为主动适应新常态,围绕邵阳县烟叶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对策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国内外行业政策形势与挑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吸烟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国家从严控制公款消费、奢侈消费等政策出台,也在冲击着烟草产业的文化和市场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谁种,种多少”、“如何种,如何收”、“怎么卖,卖给谁”成为烟草行业加强系统思维和顶层设计、实现转型发展不可回避的课题。

我国烟草行业正面临“烟草控制、完善体制、构建和谐、国际竞争”四大挑战和“增长速度回落、工商库存增加、结构空间收窄、需求拐点逼近”四大难题。烟草市场呈现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由数量满足向结构提升转变的特征。中式卷烟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我国“五化”同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土地大规模流转成为趋势,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3] ,“谁来种烟”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耕地和水等农业资源约束不断增强,烟粮争地矛盾显现,烟田地力退化,“在哪种烟”的问题日益严峻。

当前,全国工商烟叶库存居高不下,工业原料需求持续下降。今后一段时期内,烟叶“去库存、减调拨、调结构”将成为一种新的常态。

2 与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对接

湖南省委、省政府重点加强烟草等五大农业产业链建设,将烟草产业定位为千亿产业。湖南省局按照“发展湘南、稳定湘西、调控湘中”的布局调整思路,将加大计划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力度。在优化生产区域布局中,湘南烟区(郴永衡)国内调拨占比为60.2%,湘中烟区(长邵株)占13%,湘西北烟区(常张湘怀)占27%。

邵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烟草发展,把烟叶生产当作一项重要产业、当作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来抓,市政府把烟叶种植列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

邵阳县在主体功能区定位为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十三五”时期,邵阳县将实施“产业强县”战略,巩固发展“粮食、油茶、烤烟、生猪、肉牛、蔬菜、水果、药材”等八大优势产业和其他特色产业,力争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

综上所述,从省级到市级,再到县级3个层次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来看,烟叶生产受政府重视程度较高,烟草发展具有良好宽松的政治环境。同时,在“控规模守红线”的大背景下,地处调控中的湘中地区的邵阳县,烟叶生产应加快转型升级,以提高烟叶品质为重点,保持烟叶生产健康持续发展。

3 发展对策

3.1 加快烟叶发展方式转型

质量是烟叶的生命,因此要始终把烟叶质量摆在突出位置,转变传统烟叶发展方式,加快烟叶生产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产品规模型向品牌质量型转变,探索一条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突出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4]。一是持续提高烟叶精益管理水平。烟叶精益管理是现代烟草农业生产、加工与管理的有效手段,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转折点[5]。今后需从机构科学化、信息精确化、技术精良化、流程精益化、组织精密化等层面入手,充分发挥精益管理的简化作业程序、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证生态安全等作用[5]。二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要立足雨热同季的宜烟气候,富钾的植烟土壤等自然生态禀赋,围绕邵阳特色优质烟叶开发问题,深入研究邵阳烟叶的特色定位、特色品种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育苗、施肥、烘烤等相关技术[1],充分彰显浓香型风格特征。

3.2 加快生产组织形式转型

近年来,尽管随着烟农组织化程度的提高,烟农生产的盲目性和烟叶市场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弱化,但是总体而言,邵阳县烟叶生产组织体系仍需优化,其基础性作用亟待强化[6]。邵阳县应立足特有的资源禀赋与要素市场特征,因地制宜地开展烟叶生产组织形式转型[6]。一是探索发展烟叶合作联合社。目前,邵阳县烟农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力量弱、内生动力不足。而合作联合社则能将分散的烟农合作社联合起来,充分实现烟农合作社规模发展 [7]。一方面,合作之后的联社成为一个实力较强的市场主体,在物资代购、物流资源整合、市场驾驭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强的谈判力,赢得市场地位,从而实现单个合作社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联合与合作,单个合作社的外部成本实现内部化,几个合作社在联合社内部通过资源共享、信息共享、供应链整合等多种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从而有效降低单个合作社的交易成本[7]。因此,要积极引导合作社横向联合,有效整合人才、技术、资金、设施和管理等内部资源。组织形式主要为由联社全盘布局,统筹安排;分社则以专业化服务队的形式存在。二是优化生产主体结构。严控6.67 hm2以上的大户,重点发展1.33~3.33 hm2的适度规模户,适控0.67 hm2以下的散小户,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职业烟农。三是大力培育职业烟农。理顺政府、烟草、合作社在职业烟农培育中的关系,构建“政府引导、烟草扶持、合作社实施、烟农参与”四维长效培育机制,突出合作社实施主体地位,发挥其关键作用。以合作社为平台推行烟农分类管理,不断完善职业烟农评定管理体系[1],构建以合同履约率、技术到位率、工作配合度为关键指标的评定办法,建立职业烟农档案并实施信息化管理。

3.3 推进生产服务方式转型

在当今乃至未来市场的竞争中,服务将显得尤为重要。创新烟叶生产服务方式,推动烟叶生产服务再上新水平。一是示范和推广采编烤分一体化服务。借鉴省内外成功经验,引导有基础有条件的合作社进行采编烤分一体化服务的示范和推广。以集群烤房为依托,以基本种植单元为单位,以专业化烘烤为突破口,选拔培训一支烘烤技术过硬、组织能力较强、群众基础较好的烟叶烘烤队伍,重点围绕采收、编烟、烘烤、初分4个环节,组织烟农开展专业化、流程化、工序化、一体化作业;以成熟度为中心,强化对烟叶成熟采收的管理;以烟叶的一致性和均匀性为标准,落实好编烟环节的专业化服务技术指导;以不适用烟叶处理为前提,抓好烘烤过程督查和考核;以烟叶的合格程度为评价内容,坚持“退回制”,控制预检质量。由合作社管理人员对初分质量合格且水分控制适当的烟叶进入专业化分级环节,其中一项不合格的烟叶坚决退回烟农。二是转变农机队伍生产服务模式。目前,大多数合作社无专用的停机库(棚)、维修间,缺乏必要的维修设施和设备,导致机具非生产性损坏;同时,小型农机具使用者和购买者的主体不一,导致烟农对机具的维护保养不到位,造成机具利用率低,加之农机供应商售后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出现机具“买得起,用不好,不会用”的局面[8]。在这种现状下,农机具统一移交给合作社进行管理,管理成本高,管理难度大。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社会车辆+业务量”的新模式将会成为农机专业化服务的新趋势。该模式的特点明显,一是使用社会车辆减少了合作社对农机具的维修和管护成本,二是合作社只需保证提供足够的业务量给农机手,与之签订业务合同,为其购买保险。这将为合作社腾出更多的精力去经营其他生产环节的专业化服务。为保障农机手的业务量,稳定农机队伍,需拓展服务领域、服务周期,从单一烟草种植业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业[8]、林果业和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引导发展跨区作业;由耕、种、收环节向农田改造、农产品储运和加工等环节延伸,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保证充足的业务量[8-9]。

3.4 推动农工商合作模式创新

烟草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农、工、商三方协同发力,才能不断提升烟叶生产水平和等级质量。一是推行“供给端+需求端”协同发力模式。烟叶产区作为供给端,保障优质烟叶原料的供应,切实提高邵阳烟叶可用性,提高卷烟工业企业对邵阳烟叶质量的满意度。工业企业作为需求端,主动参与、深度介入烟叶种植的全过程,提出原料需求计划,引导产区种植工业企业需要的烟叶。并通过开展相关科研项目,提出可实施的原料质量改进意见,为商业企业改进提供目标。商业企业须按照工业企业的要求,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制定实用的生产技术标准,确保自己生产的烟叶是工业企业需要的烟叶[10]。二是做好关节环节的管控。在收购前,联合工业企业和质监部门开展收购眼光平衡、共同制作、审定新烟样品,坚持工业需求导向,定期要求工业等级质量技术负责人和技术中心配方人员对产区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诠释工业原料需求特性。通过双向多层沟通,工商双方形成质量共识,统一购销环节质量评价尺度。

3.5 推进烟叶风险防范机制创新

由于烟叶生产尚未改变受灾害性天气 ( 如冰雹、洪涝、大风等) 和病虫害影响大的现状,烟农种植烤烟的风险始终存在且无法避免。邵阳县为洪涝、冰雹等自然灾害易发区,烟叶生产受其影响较大。一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加强自然风险的防范,需加大土地整理力度,持续提升基本烟田综合配套水平。同时,还需进一步完善气象服务和防雹减灾体系,通过建立烟叶种植生产区域的长、中、短期天气预报以及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信息发布制度,建立灾害性天气的快速反应机制,降低灾害性天气给烟叶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11]。二是设立风险保障基金。构建以政府、烟草商业企业、烟草工业企业、烟农为主体的多元化投入的烟草农业风险保障基金机制,在烟农遭受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病虫害,造成烟田减产绝收的情况下,给予烟农最低保障性收入[11],以稳定烟农种烟信心。三是积极开展烟草农业保险。探索合理的保险形式[12],探索与开展保险、担保相结合,提高风险保障能力。降低烟叶种植风险,保护烟农利益。

参考文献:

[1]刘英,刘强.邵阳县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5(12):103-106.

[2]唐江云,向平,雷波,等.四川烟叶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9):273-278.

[3]冰火,江洪义.谈谈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N].东方烟草报.2014-01-14(3).

[4]王保兴.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烟叶发展难题[N].东方烟草报,2014-03-31(1).

[5]李恩成,张文平,汪代斌,等.烟叶精益管理促进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18):338-340.

[6]黄文清,李明贤,陶文芳.不同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成本收益分析——基于浙江中烟雨山基地单元的调查[J].南方农村,2014 (11):39-42.

[7]王海龙,吴怀琴.农民合作社联合社的发展模式及思考[J].经济纵横,2015 (11):93-96.

[8]韩孝六,吴雪梅,朱峻,等.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运行模式研究——以安顺市为例[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36(3):314-317.

[9]刘黔生.关于对贵定县富民、利民、惠民三个农机农民合作服务社运转情况的调研[J].贵州农机化,2008 (6):28-29.

[10]胡必胜,周治宝,张文梅,等.烟叶基地单元建设工商研合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4):345-346.

[11]李家俊,黄东兵,何轶,等.基于价值链的现代烟草农业风险防范机制探讨[J].贵州农业科学,2013,41(1):203-207.

[12]梁辰.商丘烟叶持续健康科学发展之设想[J].才智,2013 (17):260.

猜你喜欢
转型发展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转型发展形势下国际市场营销学教学方法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大学本科高年级怠学现象调查与对策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煤炭企业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常态下钢铁企业的转型发展以及建议
试论“央视新闻”公众号的成功运行对传统媒体转型发展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