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下基于员工视角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2016-06-30 13:28苏鹏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培训信息企业

苏鹏

【摘 要】随着知识型经济的到来,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取代技术要素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挑战,人们的思想状态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发生转变。本文从员工激励的视角,研究新媒体下员工的思想行为特点,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模式,为相关企业的管理变革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激励;绩效评价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64-02一、背景综述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由于其自身的先决性以及独特的战略地位,一直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人”作为唯一能动的生产要素,人力资源的开发、获取成为一个企业保持市场活力、形成竞争优势的重要推动力量。组织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要求管理者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的目的,实现企业经营集约化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组织目标与员工目标不一致导致了管理者必须采用某种措施,激发员工潜能,提高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目前效果最为理想的即为组织激励。寻找企业员工激励新方法、新模式成为组织激励与绩效评价亟待解决的问题。二、研究理论依据(一)新媒体的涵义及特征顾名思义,新媒体是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具有与传统媒体相对的媒体形式。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发展和应用更多地依靠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等手段。根据信息传播载体和形式的不同,新媒体被分成数字电视、移动终端以及互联网智能终端等三种形式。博客、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的出现,更是使得信息在传播速度、传播质量、影响范围、载体容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此外,在传播的过程中,新媒体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互动,观众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收方,他们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观众”信息传播参与的积极性,及时形成信息的反馈,有利于调动社会资源,实现知识信息的优化、整合;另一方面,新媒体信息传播多元化的特征,不仅在吸引人们阅读兴趣方面得到较大提高,而且为人们提供了信息筛选的条件,能够满足人们在海量信息中迅速找到自己需要信息的要求。此外,新媒体技术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环境,在以微信、微博等即时通讯工具为主要载体的网络时空内,人们的交往克服时间、地域的限制,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在交往深度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在这个传统社会的延展领域——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人们能够暂时得到压力的缓解和意愿的满足。将其应用到公共领域,使人们从根本上得到自由,通过一定渠道参与社会政治事务,利用新媒体渠道尽可能理性地对社会焦点发表言论。这种评论积聚起来,就能够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舆论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社会民主化建设的进程,促进了人们社会公平意识的建立。(二)组织激励——基于员工的视角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企业管理者越来越意识到劳动力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企业发展、经济增长的能动力量,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经济学理论,劳动者提供劳动的直接目的是获取与其劳动力付出相对应的补偿,这种补偿主要是工资、报酬等实物表现形式,获取尊重、实现自身价值等则是当生存、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劳动者进一步产生的精神层次的需求。现代组织激励理论,是基于经济学中“理性人”的基本假设,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保证工作实施效果,以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绩效,实现利润最大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激励是人们对外部条件变化的反应,心理上主要表现出紧张的状态。现代企业激励,即根据员工的需求,创造必要的条件以达到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树立适应企业发展要求的工作目标,规范员工行为的目的。从员工的视角出发,员工努力工作都是有一定动机作为其支撑的。组织激励必须建立在了解员工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外在刺激以及其产生的系列条件反应,达到影响员工行为方式甚至思想意识的目的。组织激励的理想效果是实现动机——刺激——行为——效果的良性循环。(三)绩效管理战略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针对各种不利因素,开展的一系列活动,这些措施主要是为提高员工工作绩效服务的。绩效,一般而言,即工作效果,随着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绩效的定义更加广泛,成为一个既包括工作效果,又涵盖工作过程的动态指标,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体现在系列工作活动过程的方方面面。绩效管理的系统性导致其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环节,而成为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制定战略目标、形成实践方案、实施管理任务、管理效果评价、信息整合反馈共同构成了绩效管理活动的循环要素。三、新媒体对人们的影响研究(一)新媒体对人们的积极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具有主观能动性,同时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使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获得了更大的自主权,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层次方面追求更加品质化的享受,而互联网获取信息的便捷性,信息传递的多样化越来越吸引人们的兴趣,微信、微博也越来越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不二选择。就生活方式而言,新媒体技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现代化,人们能够更方便的处理日常事务,家庭也由此实现了休闲功能,成为人们放松娱乐的重要场所。(二)新媒体对人们的消极影响过分依赖新媒体也为人类社会带来问题。基于开放的网络环境,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自由的发表言论,这就难以保证信息的真实性。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不仅对人们的信息筛选造成不便,更是对人们辨别真伪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过度沉浸于虚拟的网络世界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情绪,逃避现实,造成人际关系冷漠的现象,人们之间信任危机加重。此外,黑客对互联网信息安全性也带来了挑战,如何保护人们的隐私不受侵害,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环境成为人们开始认真思考并广泛关注的问题。(三)新媒体对人们的影响对策1.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尽管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遵循着一定的自然规律,但是仅仅凭借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往往延缓了事物发展的速度。为了维护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维持网络环境的稳定,要求我国必须尽快完善互联网立法体系,用国家强制力措施维护净化互联网环境,合理控制网络信息发布的渠道,为用户提供更多健康的信息资源,实现我国互联网与社会的和谐发展。2.推进新媒体服务体系建设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信息传播及时、高效的特点使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充分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更具实用性的知识型资源,利用微博、论坛等社交平台,打造人们信息交流的平台,真正实现信息共享,知识共享。3.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在新媒体背景下,尽管网络信息庞杂,但是人们筛选信息仍建立在自身主观判断的基础上。因此,应对新媒体对人们思想意识的负面影响归根结底仍然需要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人们获取信息主要基于自身的需求,当人们能够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带来的诱惑时,这些信息便不存在市场,也最终将被淘汰。为此,抵制新媒体环境下的不良信息,根本上要自觉提高人们的自觉自律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身素质。四、新媒体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创新(一)创新企业员工培训机制员工培训是企业进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保持企业创新能力的基础。然而,由于传统的员工培训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时间、地点、资金等的限制,往往流于形式,对于多数员工而言,企业培训效果并不明显。在日益追求效益发展的今天,创新员工培训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利用新媒体技术,将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制作为图文或者微视频等,使员工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在相对轻松愉悦的氛围下获取专业技能和实现知识的积累,一方面,培训形式的创新提高了员工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其更加投入地展开工作;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培训内容含量更大,能够在降低培训成本的同时,实现员工培训的系统化、连续化,更加便于培训内容的保存和培训资源的重复利用。(二)创新企业竞争机制,激发员工潜能现代社会,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在这一背景下,企业更应该积极冲破传统激励机制的束缚,不断创新员工激励方法,最大限度地发开企业人力资源。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员工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之外,对融入企业的意愿越来越明显,从心里的角度出发,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员工物质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带来的消极影响。此外,受到新媒体信息传播以及人们生活交往方式转变的影响,现代员工更加注重成功的标准。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认可有时比取得更高的报酬更加重要。(三)以人为本,创新管理文化新媒体背景下,员工表现在更倾向于精神文化追求。相对民主的管理环境,员工感情交流的平台更有利于开发员工潜能。提高企业绩效,更应坚持以人为本,倡导民主的管理模式,使员工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利用新媒体技术加大宣传企业文化的力度,提高员工集体荣誉感,增强员工的组织归属感,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起到从思想上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参考文献:[1]李静.基于需求层次分析的知识型员工全面激励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2]汪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及其对价值观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3.[3]马俊.员工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绩效关系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4.[4]魏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问题探究[D].吉林大学,2015.[5]张玥.关于完善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2,(17):81-83.作者简介:苏 鹏(1987-),男,河南新安人,河南大学商学院,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培训信息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培训通知
CIT培训学院2020线上培训正式启航
培训路上的感悟——“喜、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