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幸福感的原因初探

2016-06-30 02:20陈会丰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压力幸福感学生

陈会丰

【摘 要】 学生的幸福感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许多小学生却仍然感觉不幸福:过度地物质享受带来精神上的“贫乏”;教学活动时一味地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怀;父母对孩子期望过高,盲目地为孩子创设孩子并不欢迎的学习条件,以自己认定的模式培养孩子,家庭教育中向孩子灌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思想,会给孩子无形中带来巨大压力。使得学生对现有生活不太满意,学业压力过大,对社会环境满意度较低,缺乏学习的自信等问题。

【关键词】 学生;压力;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小学生的幸福感是小学生对其自身状况的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它是衡量小学生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探究影响小学生幸福感的相关因素,提出科学的培养对策对于提高小学生幸福感水平,实现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直接的实践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幸福指数、幸福和幸福感等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人们的关注和讨论。笔者作为一名农村教师,又是一名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结合教育实践和心理专业理论,对农村小学的学生研究深有感触。小学阶段是人生的一个启蒙的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关键期,越来越受到了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家长们眼中无比幸福的孩子居然会觉得自己的生活不幸福。其明显表现出对现有生活满意度低,学习压力过大,对社会人文环境满意度低,在学习中缺乏自信等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近年来,我国注重教育改革,出台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各学校培训心辅教师,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对人生意义的引领,注重对孩子精神领域的关注,以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二、问题的原因

(一)过度地物质享受带来精神上的“贫乏”

1.人们的物质需求越来越多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物欲的膨胀,并且深刻影响着孩子的成长。有个学生,由于妈妈没买玩具,就赖着不肯进校园。这种由于父母没有满足自己的需求,便耍性子闹脾气。其“不幸福”和其他的孩子是不一样的。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欲望不断加强,对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却越来越不知道真正的幸福含义到底是什么。

2.成人的攀比心理感染了孩子

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沉浸在物质享受中时却也产生了许多不平衡的心理。有的人看到别人买房子买车,会出现诸多不平衡心理,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些人每天都在为挣钱而烦恼。不平衡的心理,会使人过度关注物质生活的追求,而忽视精神世界的丰富,从而产生消极的情绪。

家庭环境的质量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们的这些不平衡心理对孩子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对幸福的真切感受。

3.生活压力对幸福感的影响

有很多家长对现有的生活表示不同程度的担忧,他们认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生活的节奏也不断地加快,疯长的房价、令人望而生畏的学习费用、大学生就业难,这些社会问题不断地向他们涌现。迫于生存的压力,他们的心理问题也在积聚,经常会为了琐事和家人吵架,甚至会把气撒在孩子身上。和谐的家庭关系,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状态的支撑,长期生活在充满矛盾的家庭环境中,幼小心灵得不到的呵护,容易感到恐惧和忧虑,产生不幸福的感觉。

(二)教师对学生人文关怀缺乏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在社会中起着重要作用,遗憾的是,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味地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更缺乏对学生的关心和关怀。

教育是培养未来人的活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幸福。许多学校缺乏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使学生长期处在机械的读、背、写、算的状态中,忽视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扼杀了孩子的想象力,使得教育缺乏人文关怀。如六年级的一篇古今贤文,学生每一句是很容易记忆或说出意思,这就行了,老师何必要学生一次性硬背出整篇没逻辑性的积累材料?

(三)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法野蛮

1、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使孩子压力增大

父母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他们对孩子的前程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期望,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希望能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出类拔萃的人。家长担心自己孩子落后于别的孩子,普遍都给孩子报了各种兴趣班和课外辅导班,孩子们白天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回家之后还要面对一大堆的家庭作业,周末还要参加作文班、英语班、舞蹈班等。除了学习,孩子们的生活已经少有别的项目,过重的学习负担让孩子过早失去了本该属于他们的快乐童年。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导向下,学校和家长开始忽视了教育“育人”的本质,学生的合理愿望得不到尊重,个性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实践能力被忽视,创造精神也被遏制,学习压力日趋沉重。从大量真实的案例中发现,不少孩子在学习上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写作业磨蹭、好动等不良行为,还有个别孩子表现出情绪的不安和焦躁。

2、家长过分溺爱使孩子抗挫能力变弱

在校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把所有的爱都集中到孩子身上,家长过分的溺爱孩子,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许多学生,每天由家长负责接送,安全考虑,无可厚非,但书包都是家长来整理的,家长这种过分“包办”的行为,容易使孩子原本具备的自信也会逐渐减弱,长此以往,孩子不仅会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抗挫能力,导致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孩子的幸福感必然会被逐渐消磨。

3、家长对孩子过多批评打击孩子的信心

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当孩子没有按时完成作业或者考试退步时他们对孩子常采取批评、训斥、冷嘲、热讽等贬抑性的评价,甚至还会出现以暴力惩罚的现象,使孩子自信心受挫。还有的父母经常性的否定孩子、以其他孩子的优点与自己孩子的缺点相比,会使孩子产生“不如人”“没救了”的感觉,严重的挫伤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觉得生活很没意思。

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学生在上技能课的时候喜欢坐在后排不显眼的地方,在课堂上做作业时总是遮遮掩掩,生怕被别人看到了会嘲笑他,考试作答时更是表现出过分焦躁的情绪,交完试卷以后一定要和同学反复核对答案才放心,这些孩子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学得不轻松更不快乐。这种小学生幸福指数,不用分析,也是显而易见。

猜你喜欢
压力幸福感学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学生写话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