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策略

2016-06-30 02:49田凤娟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5期
关键词:基本策略初中历史构建

田凤娟

【摘 要】 新课改理念注重的是对学生思维的扩散和自主能力的激发,让学生不局限于固有知识而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本文就如何在全新的形势和背景下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基本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引言:

高效课堂在笔者所在的区已提倡和实施多年,广大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和实践。但老师对什么是高效课堂,仍有很多不同看法。笔者在观看相关历史教学视频、听公开课和查阅相关资料后认为,一堂公开课的要求是:在有限的教学实践中,通过投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更大的教学效果,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简而言之,就是不能浪费课堂的每一分钟。当然,教学效果的评判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教得认不认真,而是要看学生学了多少,学得认不认真。学生在课堂中没有收获,即便老师讲再多,也不能称之为高效课堂,只能属于无效学习。

1 调动学生的情感交流

教学的过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样也应当是情感交流的过程,试问:枯燥乏味的语言和面无表情的教学怎么能吸引学生、引起他们的兴趣?历史教学中,应注重用情感让学生们融入历史故事、历史人物,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尽量深入和沉浸到这种历史的氛围当中,形成一种与课本内容之间的情感交流。这就要求教师摒弃对知识呆板传授和仅限于对字面意思解释的做法,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和饱含趣味和意义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来感染大家,营造一个与课文相符的历史氛围,实现历史课堂中的情感交流,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氛围中也能够达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2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

课堂低效的原因是教师在课堂准备上的不充分和目标不明确,造成课堂调控不足,时间浪费。因此,要在备课环节中多做功夫,熟悉初中学情和历史教材,合理取舍,减少无效工作,做到“四个到位”:教材准备到位,学生了解到位,课堂预设到位,课后反思到位。备教材的首要工作就是研读课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和应达到的能力。避免盲目地让学生掌握和背诵所有课本中的历史知识。笔者发现,很多历史老师在课堂中讲课过度详细,这样的讲课只能是为了考试而讲课,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因此,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要针对层次不同的学生制定教学策略,让所有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获得想要的知识,满足他们的需要。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提前准备好可能出现的问题,即教师要有“预设能力”。最后,课后要及时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下一节课或者下一届教学中能够游刃有余,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特点决定了这门课是以文字和图片为主。如果让学生全面阅读课文(包括小字材料内容)和课本插图,就很费时,借助学校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既能增强历史教学直观性,还能节省课堂教学时间,节约教师板书的时间,还可以补充课外历史知识、播放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历史视频,如教学《文化大革命》一课时插播《周恩来苦撑危局》的视频,既让学生明确了邓小平及周恩来在文革中做出的贡献,又让学生深刻清晰地认识到了文革的危害,进而为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埋下伏笔,即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中华崛起之必须。既省时增效,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但使用多媒体时不能搞成单纯娱乐,也不是一味地追求课堂的气氛,而是要根据历史教学的需要,增强课堂的实效性。

4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与学的关系在于学生掌握了怎样的历史知识,而非教师讲授了怎样的历史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多发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不是老师干脆不讲,但也非一讲到底,而是从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和身心特点出发,依据教材内容、特点和结构,编制符合学生特点的导学案。导学案需要根据不同课型来编制:新授课需要以基础知识为主;复习课需要以知识的体系化和整体性为主。在编写导学案时,尽量采用提纲形式,让学生对于历史的时间和空间有大致的掌握,不至于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历史学习中,学生往往对时间造成先后错位,空间出现混乱,不知该事件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发生的。针对这种现象,在编写导学案时,将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改为“填空”,让学生填写,以增强记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已经理解的知识点要及时进行巩固,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反馈。对于学生来说,仅仅记忆和背诵基础历史事件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升华到运用的层次。

5 形象语言的具体应用

中学历史课本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叙述史实简略,不可能像历史演义或小说那样生动、具体,教师若照本宣读必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能适当使用形象性的语言表述手段,使教学过程充满感情色彩,效果就大不一样。中学历史教学担负着对学生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的任务,如何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历史学科的特点,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是中学历史课教学改革的重大课题。随着计算机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将电影、录像、电视、投影、录音、幻灯等现代电教媒体综合、有效地引入课堂,实现先进的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结合,创设情景,再现历史场面,激发兴趣,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与教学质量,促进中学生整体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好这一方法可以烘托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主体作用和主动精神。

6 结语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在一线不断摸索、实践和反思,搞好初中历史教学,为国家发展服务,为学生个人进步服务。

参考文献:

[1]田品.论初中历史中的概念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李晓梅.初中历史课堂情境教学法运用四步骤——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情境教学法在构建高效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新课程(中学),2012,06:10.

[3]刘森.谈初中历史作业设计的有效性[J].文教资料,2012,24:190-191.

猜你喜欢
基本策略初中历史构建
例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教”与“玩”结合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初中英语语法教学的实践与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