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房有效管理与维护实践探索

2016-06-30 02:15张守丽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管理员机器计算机

张守丽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计算机类大类实践课程的增加,计算机房的管理维护工作已成为各院校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原有的管理模式和维护手段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如何依据计算机房日常管理维护的主要内容,通过实践探索出新的管理模式,从管理分流、软硬件维护、完善管理机制、安全管理等方面着手进行管理改革,对有效盘活存量资源,发挥实验教学资源的最大利益尤为重要。

[关键词]计算机房;管理与维护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28-02

一、引言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要求突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在我院现行的27个专业中,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被视作为一种基本能力对待,成为毕业生职业技能的一部分。由于计算机技能的形成很大一部分程度上要依赖于计算机房。对于有着教学主阵地地位的计算机房而言,其日常管理与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要保证正常的计算机上机课程教学秩序良好,就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现代化管理与维护模式,也成了很多计算机房管理与维护从业者的职业困扰之一。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房管理与维护的主要范畴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房管理范畴

高职院校计算机房的管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管理事务比较繁琐。具体工作内容涵盖了:教学用计算机房安排、软硬件故障排除和维护、计算机房的维修改造建设、安全保障等。除此之外,计算机房管理人员负责承接一部分计算机相关的等级考试、技能培训等,这些都属于高职计算机房的管理范围。这些工作直接为教学一线服务,为上机学生服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何综合高效利用好这些实验教学资源,处理好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模式。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房维护范畴

高职院校计算机房机器的维护包括软件系统、硬件的维修和维护。对于计算机房而言,计算机软、硬件维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具体内容包括:日常预防性软硬件维护、软硬件故障排除型维护以及常规安全事务型维护等。任何一项出现问题维护环节,都有可能影响实验计划的执行,扰乱正常教学秩序。

三、高职院校计算机房管理与维护现状

以我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所辖计算机房管理为例,目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房的管理维护现状问题较多,也较为普遍。其中,最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机器时突然出现故障,管理员不可能进行及时维护,如果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计算机房出现相同问题的机器数量超过5台以上,就会影响到下一个班级的正常教学,出现少部分学生没有实验用机器的情况。

(二)由于计算机房分布在各个楼层,一个管理员会同时管理好几个计算机房,维护工作的时间需集中在上课之前。若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管理员反复维修,工作量就会增加,且不能保证实验效果。

(三)由于部分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将本次实验结果保存在计算机内以便下节课继续使用。如果在计算机房维护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当,一旦学生存储的教学信息丢失,教师和学生就要重复前几次的学习内容,给整个教学过程带来不便。

(四)为有效提升计算机房使用率,所有开放的计算机房几乎都是全天满负荷运转,有些计算机房的机器一天可能要运转长达十几个小时,机器坏损率较高。由于使用时间相对密集,管理员维护机器时间缩短,维修任务越来越重,坏损机器维护时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五)学生携带U盘等电子工具进入计算机房同时也会携带病毒和木马,使系统感染病毒导致机器瘫痪,通过局域网还会感染整个计算机房,严重影响计算机房的网络和机器安全。因上课学生较多,计算机房人流量较大、管理带来很大的不便,每个计算机房的情况管理员不可能随时监控得到。此外,由于时间和工作量关系,下课后不能及时反锁好门窗、关闭电源,人为破坏和火灾等安全隐患就有可能发生。

(六)一般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室由学院教学副院长分管,部门领导主抓全面工作。其他部门如需临时使用计算机房,例如心理测试、网上测评、学生网上报名等,管理机制不完善就会出现教学安排混乱的现象。公共计算机实训室使用率较高、人流较大,若是管理不善,很容易导致安排冲突。此外,现有计算机房管理职责不明确,计算机实训室开放时间、人员流动和使用不规范,机器出现故障无法追究责任人等,是目前计算机实训室的管理机制存在不完善的主要体现。

四、高职院校计算机房有效管理与维护的途径

(一)完善定期维护制度:对一些不稳定的机器实行不定期维护,对经常出现不稳定问题的坏损部件进行更换。换下来的零部件可以放到组装与维护计算机房,供学生上《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使用。这样既可以减少浪费,同时电脑在运行过程中的毁损率也可以降低,大大提高电脑的完好率,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

(二)系统实施有效保护:若机器感染病毒,导致机器的维护和管理复杂而又困难,通过一键还原恢复系统很浪费时间。网络同传是一种最为普遍的有效解决办法,只要计算机房的局域网畅通,所有机器可以同时进行网络拷贝。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全盘、有效数据或单个分区发送,整个过程一般只需花十几或几十分钟时间,这样可以便捷、安全的恢复系统,提高工作效率。

(三)规范实验日志制度:每个计算机房提供一本实验日志,实验老师要详细记录课程主要内容、实验情况和机房设备情况,并具体到哪台设备上。管理员可以根据实验日志一天两次进行清查,利用中午或晚上的时间对有问题的机器进行维修,避免管理员来回奔波,减轻工作量。

(四)尝试学生协助维护:针对学院管理员少,机器数量增多的情况,维护好机房硬件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组织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电脑兴趣俱乐部,协助解决电脑维修问题。通过管理员定期指导学生操作技能练习,可以吸引动手操作技能较强的学生,到机房勤工助学的岗位来,也可以协助维护,这也是解决计算机房维护的有效途径之一。

(五)计算机房软件维护方法:针对高职学院公共计算机房承担的课程类型多样,每个机器安装的软件较多,若用Ghost硬盘对拷,既费力气又损伤机器,可采用对每台机器安装统一保护卡,实施C、D盘保护,E盘放开的模式,既保护了系统安全稳定,同时又有效解决学生作业存储问题,学生可以把作业保存在E盘,方便衔接性教学。

(六)解决计算机房安全问题:导致计算机房不安全的原因有很多,为有效做好实验室防火、防盗工作,防隐患于未然,对计算机房电源和稳压设备定期检查,每个计算机房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下班前进行安全检查就显得尤为必要,并需要长期坚持。针对进入计算机房的人员较多、管理不便的问题,可以通过保证现有监控点覆盖教室所有机器和座位的办法,教师上课时规范学生上机秩序,实行对号入座,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此外,还可以将计算机房视频与学校监控对接,起到防盗作用。

(七)尝试分类管理模式:学院计算机房承担着专业实验实训课程、公共基础实验实训课程、计算机等级考试、考证培训、上机考试等。如何科学的管理好机房实验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可以通过分类管理的办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一些专业的软件对机器的硬件配置要求很高,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专业软件。为便于管理和使用,根据实际情况计算机房可分为专业计算机房和公共计算机房。公共计算机房承担全院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等,由学院教务处直接管理。专业计算实验室实行二级管理(本系部一级管理,教务处二级管理),排课由本系教学秘书通过排课软件统一完成,维护由教务处统一完成。

(八)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根据计算机房管理需要,应坚持建立、健全计算机房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要求计算机房管理员承担所有机器的维护任务,每位管理员分管相应的计算机房,各司其职,责任到人。机器出现故障时,均由对应的管理员负责。如果在教学使用过程中,某一管理员所管辖的多个计算机房同时出现故障,可由其他管理员协助解决,保证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

五、结束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房管理与维护的创新是一项任务繁杂、长期的过程,实现计算机房的有效管理,还需要一线管理与维护工作人员长期的实践与探索。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选择确定适合学院实际的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检验和提高管理成效,使得现有计算机房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学生和任课教师,不断推进高职院校计算机房有效管理进程。

(责任编辑:桂杉杉)

猜你喜欢
管理员机器计算机
机器狗
机器狗
计算机操作系统
我是图书管理员
我是图书管理员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未来机器城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