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延安农村共享理念的构建途径

2016-06-30 02:38白鹏武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小康社会延安理念

白鹏 武璇

[摘要]党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如何确保革命老区特别是老区农村地区全面脱贫,实现共同迈入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一定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为契机,构建新的发展理念,本文将结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字发展理念,主要探讨延安农村地区共享理念的构建。

[关键词]共享;平均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081-0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十字发展理念,以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全会提出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是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中国的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如何让广大的老百姓共享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成为当前工作的重点,本文将在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探讨当前延安农村共享理念的构建。

一、共享理念的本质内涵

关于共享理念的科学内涵。我们必须把握住最基本的要素,即共享的主体和共享的客体。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现在已经明确的认识到:共享理念的主体是全体人民;共享的客体包括:改革开放取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取得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成果。而关于共享理念的本质内涵,国内学者的观点如下:汪荣有认为所谓共享主要是偏向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需要构建一个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让社会成员中一些弱势群体得以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其本质是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吴忠民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他认为共享理念的构建首先要使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的生存得到保障,其次要为每个社会成员创造不断发展的条件,最后,要让每个社会成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张春龙比较分析了共享与其他社会核心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之后,提出要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必须首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只有实现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才能为全民共享提供物质保障。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共享理念的本质内涵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共享理念构建的前提条件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取得巨大成果;其次,共享理念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可以共享;最后,共享理念的构建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共享理念也不断发展。

二、延安农村共享理念构建的背景

(一)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政治背景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全会提出要让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十八届五中全会还提出要就大对革命老区的转移支付,延安作为党中央和毛主席生活和工作十三年得的地方,必须紧紧抓住此次契机。

(二)当前延安精准扶贫工作的时代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精准扶贫,确保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每一个贫困人口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根据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延安市安排,2015年吴起、志丹、黄龙三县实现脱贫,2016年宝塔、子长、安塞、甘泉四县区脱贫,2017延长、延川、富县、洛川、宜川、黄陵六县脱贫,利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全市的脱贫工作。精准扶贫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建立全民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做出了有力的保障,使每一个贫困户脱离贫困线,和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小康社会。

三、目前延安农村共享理念机制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

(一)目前延安农村共享理念的表现

1.婚丧嫁娶的互相协作

延安地方的风俗习惯非常独特,特别是婚丧嫁娶习俗繁缛复杂,一些城市居民为了方便快捷选择在酒店举行,但是在农村地区,一般都选择在村里,因此,村里面只要有一家人婚丧嫁娶,全村的人都会前来帮忙,在这种良性的互动中,形成了简单而朴素的共享理念,特别是有一些富裕的村集体,集中选购一批婚丧嫁娶的设备与用品,方便全体村民共同使用。

2.政治、经济、文化娱乐设施的共用

农村的每一个村集体都拥有一定的集体活动产所,如村部、村图书馆、老年活动室等集体活动场所,村民共有享有村集体场所的使用权,一方面提升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加深了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二)延安农村目前共享理念产生的原因

1.共同的地域

延安黄土高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得村落成点分布,延安农村地区的自然村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独特的自然风貌,使各个自然村落内部形成了紧密的联系,也就形成了共同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生活气质,相同的价值理念。

2.血缘与姻亲关系

延安的自古以来处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宗族势力与姻亲关系发展成熟,形成了独特的宗族文化,各个村落内部,各个村落之间因为血缘与姻亲关系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为区域性的共享机制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传统意义上的AA制

AA制顾名思义是各人平均的承担共同的费用,而延安农村人口流动性不活跃,形成了具有延安特色的AA制,即每逢各家出现婚丧嫁娶等需要众多劳力的时候,各家通过给别人帮忙来换取他人的劳动力,这种村落内部约定俗成的潜规则,为延安农村共享机制的构建提供了动力。

四、延安农村共享理念构建的途径

(一)强化共享意识的构建,为农村共享理念的构建提供思想保证

1.树立自我意识,宣扬主人翁意识

延安地处西北内陆,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政治文化影响,人民的共享意识还不高,而且受“官民”文化的影响严重,将自身的利益寄托于乡镇领导干部身上。对此,一方面要积极地进行政治思想、政策法规和先进技术的宣传与培训,提升广大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与文化素质。另一方面要积极宣传主人翁意识,让广大老百姓参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队伍中来。

2.丰富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实现共享文化成果

延安地区的老百姓业余文化生活极度匮乏,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赌博、喝酒等不良风气盛行,虽然万村图书室、健身文化室、远程教育等基本的文化设施已经基本普及,但是利用率低、效果差,丰富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老百姓真正的共享改革开放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胜利果实,成为当务之急。

(二)加快延安基层经济发展,为农村共享理念构建提供物质保证

1.解放生产力,大力发展地方特色的经济

延安农村地区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缺乏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的必要条件,但这里具有独特的条件,是环境一流的苹果和小杂粮种植基地。近些年来,延安各个县区围绕苹果产业和小杂粮产业进行布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品牌效益差、没有整合优势资源,形成规模化发展等问题,2015年通过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将延安农产品进行网络化销售,为地方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条新思路,但如何利用此次契机,为延安经济腾飞助力,仍然是摆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2.改变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升级

延安自然资源丰富,是中国石油工业的发祥地,拥有丰富的石油、煤炭、天然气资源,但延安也存在着经济发展模式单一,资源开采利用率距离国有大型企业仍有一定差距,而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下跌,更是让延安经济发展雪上加霜,因此必须摆脱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以石油产业为主导,以红色旅游为依托,各种农产品经济竞相发展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为全民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三)强化基层民主与法制建设,为农村共享理念构建提供制度保障

1.加快农村民主制度建设

延安地区由于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豪放粗犷的性格秉性,也铸就了延安乃至整个陕北地区浓重的人情关系,再加上地域人口流动不活跃,血缘与姻亲关系错综复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也就为基层民主制度的建设带来了困扰。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水平的高低反映了人民政治成果共享水平的高低,为了保障全体人民共享政治成果,构建共享理念,必须加快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特别是在基层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换届和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制度建设上,要强化老百姓的主人翁意识,保障平等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2.强化基层法制建设

延安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特别是在农村地区老百姓的文化程度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随着而来的就是法制意识与法制观念淡薄。虽然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老百姓的文化水平与法制观念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自我维权的意识仍然十分淡薄,遇到问题只能通过一些偏激的上访来解决,因此必须加强基层法治建设,特别是对基层法庭与巡回法庭制度建设,强化老百姓的法律观念,做到人人守法、人人懂法。

(责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小康社会延安理念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走进延安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