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末邮传部时期的铁路借借款问题

2016-06-30 02:38周峰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申报

周峰

[摘要]从1887年李鸿章开举借外债修建铁路先河之始,到甲午中日战争后这种举措达到了一种高潮。但随着1903年收回利权运动的开始,一部分有识之士意识到拒款自办铁路的重要性。1907年成立的邮传部,虽然依然大量举借外债,但实属无奈之举,更可以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将主要以1907-1911年的《申报》报道为中心,研究这一时期邮传部的铁路借款,探究其原因,并着重分析不同阶层对“借债筑路”的反应。

[关键词]邮传部;借债筑路;《申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09-03

学界关于晚清铁路发展的研究成果颇丰。凌鸿勋先生在《中华铁路史》一书中将晚清铁路事业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1895-1903年为借款筑路时期。1904-1910年为拒款自办时期。1911年为收归国有时期。

清末主张借款修路的政界权要有刘铭传、李鸿章、袁世凯、岑春煊、张之洞、升允、程得全、孙宝琦、锡良、瑞澂、徐世昌等,而最早提出“借债筑路”者是丁日昌,在修建台湾铁路时,丁日昌向英商丽如银行借债,但因对方索利太高而没有议成。真正大规模的借债筑路是从甲午中日战争结束后开始的。

中日甲午战争,泱泱大国清朝被弹丸小国日本打得惨败。朝野上下忧心忡忡,朝廷内外条陈时务,寻找“药方”,竟误以为是缺乏铁路所致。如张之洞认为,日本自变法以来,“国势日强,几与各大国抗衡,寻其收效著,实莫如铁路一段”。光绪皇帝甚至直接视兴办铁路为“方今切要之图”。

然现实的境遇是:巨额赔款使得清政府财力拮据、入不敷出,根本无力自食其力地修建铁路。正如刘坤一所说:铁路自办,则“值此库帑支绌之时,无从筹此巨款”。继而试图通过商办兴筑铁路,然而由于华商资金有限,且对“商办铁路”的号召响应并不积极。最终清政府迫于无奈,不得不大规模的“举债筑路”。

一、邮传部时期的铁路借款概况

邮传部是在清末“预备立宪”,改革官制运动中,于光绪二十二年(1906年)九月二十日奉旨设立的。旨称:“钦奉懿旨,轮船、铁路、电线、邮政应设专司,著名为邮传部。”其中设路政司,掌全国路政,包括规划路线、厘定轨制、筹还借款、提倡商办、并工程购料、通运行车以及推广电车等项有关路政事宜。

邮传部虽然只存在了短暂的五年,但是确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借款筑路的条约,数额更是巨大。当时的《申报》更是对这些借款活动进行了追踪报道,如对川汉粤铁路借款的内容作了如下报道:“自张文襄逝后,借款问题由邮传部议决,兹探的内容大致数条:(一)借款总额六千万元,利年五厘;(二)借款期限以二十五年为限,每年偿还一定之金额;(三)以两铁路抵当物,若不足时,则以两湖厘金及盐税充之;(四)技师长粤汉铁路用英国人,川汉铁路用德国人,但由中国政府任命;(五)铁道材料由英美德法四国购入,若欲采用他国者,须给纳四国之手续料;(六)工事皆居于中国官宪监督之下。”其中不仅写明了借款数额及偿还办法,更是规定人事的人用,可见清政府的利权遭到了很大的丧失,处处受制于人。当然这一时期的铁路借款远不止这些,据统计经邮传部之手的铁路借款达8笔之多。通过以上的表格我们可以得知,在邮传部时期依然大规模的进行借债筑路,那么在高呼“收回利权”的时代背景,清政府为什么还要如此借款呢,下面就做一个简要分析。

二、邮传部时期铁路借款的原因

对于邮传部时期的铁路借款原因,从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一)偿还其他铁路债务

“京张路款,向由京奉铁路余利提拨,此次邮传部因沪杭甬借款声明,后来交还本利若有不符,以京奉铁路余利拨付。故京张铁路款恐无从筹措,总工程师詹天佑日昨与邮传部陈尚书妥议办法”。从这则报道可以看出,由于京奉铁路余利用于拨付沪杭甬借款,从而导致京张铁路无法筹款偿还借款。为了赎回京汉铁路,“邮传部最近之洋债,泰晤士报云:中政府因赎还京汉铁路缺少洋一百万元,故已向日英德法四银行商借银七十五万两,已由邮传部与各银行签订借款合同,由该部出保,限三个月交款,按年七厘起息”。这是邮传部为了赎回京汉铁路进行借款的一则报道。由此可见,为了将一些铁路收回自办,也促使邮传部不得不去举借外债。

(二)以夷制夷的目的

邮传部时期持有此思想主要代表人物一是徐世昌,二是盛宣怀。当然,既然有人提出了以夷制夷的想法,付诸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比如为了对抗日俄在东三省的势力,清政府便选择向美国借款筑路,“东三省息借美款千万一事,屡纪前报,兹悉东督锡清帅决定此事后,即派郑孝胥到津,竭邮传部唐尚书绍怡磋商借款合同。彼时美国资本家亦来津会商办法,当将该事确定后,唐尚书始行来京莅任。故于上月二十二日业将借款合同签押,闻借款额数确为一千万两,利息五厘,二十五年清还。如中国欲在期前偿还,须俟十年后办理,以东三省关税为抵押。并闻此款即为建筑锦爱铁路之用,前日外务、邮传、度支三部已与美国资本团订立锦爱筑路之草约。”

再比如说,川汉粤铁路借款是向英美德法四国借的,但是俄国人却也很想干涉这项借款,“现在俄京政界中人,以中国向四国借款,将东省税饷权为抵押,经己签押妥结,其计划显见,藉四国之势力,对待日俄云云,是俄人亦已动食指矣。并闻有俄人郭某,近由圣彼得堡到京,连日拜访各当道,并金融界之有势力者。自言此次之来,是缘道胜总行之特派,该行所以派伊之故,系受彼国各大资本家之委托缘彼等。欲以大宗款项借给中国,且云无论官商借均无不可。”从这段话可以看出,由于四国借款是以东省税饷为抵押,可以说是对俄罗斯在东北地区利益的一种打击,因而俄罗斯政界人士也很想干预这一借款。事实证明,邮传部所采取的这种以夷制夷的政策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的。

三、各阶层对于铁路借款的看法

在“拒款自办铁路”呼声很高的时代背景下,不同阶层对于邮传部的借款持有什么样的看法呢?下面拟作简要分析。

(一)邮传部内部的声音

宣统二年(1910年)八月,为应备资政院开议需要,邮传部--特拟订借款办路说帖:“本部四政,现惟路政为最繁,然以各国铁路相衡,我国路线之待修者,正复不少,此其故不在路政之不发达,实在财政之不足挹注也……苟于契约中去其伤权损利两弊端,则借款未始救时之策,故借债办法首在慎择所筑之路,尤在慎选用款之人……以现今腹省军政、财政情形揆之,不但设施尚非其时,即筹度亦无从着手,此在办理之有秩序,而缓急操纵则存乎其人矣。”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邮传部分析了国内的财政实力不足以支撑铁路的发展,认为在向列强借款的时候只要选对人选,签约的时候避免伤害本国的利权,借款仍是发展铁路的好方法。由此可见,邮传部是很支持借债筑路的。

不过,内部也有异样的声音,“四国公司代表续与邮传部会商粤汉铁路问题,该部侍郎盛宫保将所呈各款指驳,其意殊不欲借用该债,并促该部即允许拒款,诸绅不用外国资本。”这则报道反映的是邮传部侍郎盛宫保对于续借川汉粤铁路借款的反对,在当时的环境下能有这种想法实属难得。

(二)绅商、百姓的反应

1907-1911年间邮传部经手的比较重要的两次铁路借款当属沪杭甬铁路借款和川汉粤铁路借款,也正是这两次借款引起了多省人民的强烈反对。

“杭甬借款议起,民心万分惶骇,苏浙铁路早经奏准商办,不收外股,并奏派总协理均奉明旨,准行在案,万无中变之理。乃读报载廷寄不惟饬外部速与订章并转饬绅商勿再固执路政之权,两省命脉姑置不闻,以迭旨准办之成案,一旦背之,自后朝廷将何藉以号令臣民,人心瓦解。”这是江苏省的绅商给清政府发的电文,表明了他们的担忧,就是杭甬借款使得江浙两省民心惶惶,如果朝廷再不考虑两省的经济命脉,将最终会丧失民心。

当然湖南人民对于自己境内的川汉粤铁路借款也表示很不满,“为湘路遵旨商办,合筹缩限赶修,泣恳立予代奏,以救死亡而顺舆情事。窃湘境粤汉铁路,于光绪三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恭奉德宗景皇帝上谕借款修路。流弊滋多,应由三省集股兴修,以保权利,不准借用外债等因。圣谕煌煌,薄海感戴嗣宣统元年九月湖南咨议局成立,第一议决案即为:湘路限年赶修,经前抚院岑奏明奉旨邮传部知道。本年三月又蒙大公祖电奏,湘人力能自办无须借款。”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湖南的人民也是极力反对借款,他们自信湖南人自己完全有力自办铁路。通过上面几则报道可以看出,绅商阶层、普通百姓对于清政府的铁路借款是非常反感的,认为得靠自身的实力来兴办铁路。

(三)留学生的反应

留学生们一直牵挂着之动荡不安的国内局势,面对铁路借款问题,他们拿出来积极的应对姿态。“湖北留学日本诸生,因鄂境川粤汉两路,现经邮传部接续与四国开议倡债修建,并将两湖盐厘捐税抵押,特公推张伯烈、夏道南二君为代表回鄂运动。各团体争回自办时,值鄂省咨议局议员亦有组织铁路协会与部争办之议。故二十日,张、夏两代表抵省时,诸议员即于是晚在咨议局开特别欢迎大会,当二代表人会场时,全体议员皆起立致敬。”这段话表明,由于清政府想用两湖盐税等抵押四国借款,在日本的留学生特意派了两名学生回来领导运动,并且受到了湖北政界的欢迎。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从底层人民到高层官员大多是反对铁路借款尤其是深受铁路借款灾害的省份的人民更是义愤填膺,历史的发展也证明了他们的反对加快了清王朝的覆灭。

四、结语

从1887年津沽铁路借款筑路起至1912年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同西方各国签订大约40个借款合同,约3.3亿余万两,用于十几条铁路的建设。建成铁路4028.7公里,占清朝铁路总里程的40.5%。“借债筑路”开拓了近代铁路事业,推动了商品经济和贸易事业的发展。据统计,沪宁铁路商品和煤炭的运输量的增长更为突出,1912年的货运总吨位为490000吨。

邮传部的成立虽然是清政府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利益驱动,被动因应交通事业发展的需要作的抉择,但不可否认的是,邮传部的设立对中国邮、电、铁、政特别是铁路的贡献也是非常巨大的。基于对交通救国的渴望,人们强烈反对借款筑路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邮传部的借款筑路也实属无奈,在中国长期封闭自守的状态下,想独自承办数以万计的纵横交错的铁路是不可能的,事实上,通过自主的合理谈判,在不附加政治条件的前提下,借款筑路是可取的。况且,借款筑路也是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常例,俄国、日本、德国都有过借款筑路的尝试,他们的成功也证明了在合理的条件下借款筑路是可行的。

(责任编辑:章樊)

猜你喜欢
申报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我校开展科研课题申报与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缴纳的问题及建议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关于开展观赏石鉴评专业人员申报的通知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公职人员家庭财产申报主体比较研究
FIDIC百年工程项目奖申报工作启动1913-2013
察汗乌苏水电站CDM项目申报成功略谈
机械类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