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英交替传译中目的语主语的选择

2016-06-30 03:08王亚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王亚璇

[摘要]对中国口译学习者来说,在汉英交替传译中,如何在顺利接收信息之后将其准确即时地以目的语传达出去是难点。本文从这一难点出发,围绕主语在英语句子中的重要性,探讨了汉英交传中如何灵活准确选择目的语主语以有效提高译语产出的速度和质量。

[关键词]汉英交替传译;目的语主语;准确灵活;速度和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7-0169-02

交替传译也叫连续传译,是口译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在译语质量标准方面强调“准、顺、快”(雷天放,2011:4)。

对中国口译学习者来说,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的交传中,汉英交传由于目的语不是母语,要实现译语的“准、顺、快”尤其具有难度。很多口译学习者在汉英交传译语输出方面存在不达意、反应迟缓及中式英语使用频繁等问题。汉英交传的源语对中国口译学习者来说是母语,所以在源语理解即信息吸收方面问题不大,但要将听得懂的中文流畅且迅速地译成目标语,则对英语水平有较高的要求。想要迅速输出通顺到位的译语,鉴于英语对“形合”和主语的注重,译语句中主语的选择和确定至关重要。

一、英语句子中主语的重要性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和语言结构上有较大差异。从语言学角度来说,两种语言的主要区别是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具体而言,英语句型结构严谨,有严密的主谓结构,主语不可或缺,句子主次分明,层次清楚;汉语则相反,汉语句子的主谓结构较为松散、灵活,往往疏于结构,重在达意。

从主语的句法功能来说,英汉两门语言差别也比较明显。英语主语的句法功能强,大都采用主语——谓语的句式,即通常英语句子都要有主语,主谓之间以动词为核心形成互相制约的关系,就算没有语义上的主语,也要有语法上的主语,即我们所说的形式主语。可以说主语是整个英语句子最关键的成分,主语的选定对于确定句子的大体框架至关重要。

二、汉英交传中目的语主语选择的重要性

交传过程一般涉及到两个阶段,即“信息接收和信息传达”(王丹,2011:6)。在汉英交传中,源语是汉语,对中国口译学习者来说是母语,在源语吸收和理解上障碍不大。然而,在信息传达即译语产出方面,中国口译学习者面临诸多问题,如译语产出迟缓、不流畅、甚至频繁回译,或完全按照源语的结构来确定目标语主语从而导致产出不合规范的中式英语等。交传的特点一般被归纳为三点:“即时性、交际性和口语化”(王丹,2011:3)。对汉英交传而言,产出的目的语要实现“准、顺、快”,尤其需要考虑到即时性和口语化两个特点。

鉴于英语句子中主语的重要性,在汉英交传中,要即时、通顺地产出目标语,应根据英语的句式特点和表达习惯迅速而准确地选择主语,再根据主语的选择来确定整个句子的大体框架,从而合理安排语言结构。

三、汉英交传中如何灵活选择目的语主语

汉英交传中译语的产出速度和准确度跟目标语主语的选择直接相关,如何灵活选择目标语主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下面结合一些具体的例子分情况来讨论汉英交传中英语主语的选择和确定。

(一)补加主语

汉语中有些句子完全没有主语,也就是所说的无主句。这类句子转译成英语时,考虑到英语句子通常都要有主语,所以一般会补加上主语。或者汉语原文有主语,但译语需要根据语义进行合理添加。

1.用泛指代词one(s)或人称代词he(those)或we补出主语。这种情况主要适用于对汉语中的祈使句、警句和格言类句子进行英译处理。一些中国领导人在发言中经常会引用一些名人格言和经典佳句,这类发言中一般主语不显著,或者无主语。

例1:中国古代先贤说:“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

译为:As an old Chinese saying goes,“To cure a disease,oneshould treat its root causes;to fix a problem,one should target itssource.”

2.用非人称代词it来表现主语,也就是常说的形式主语。英语中经常使用形式主语,它可以使英文句子结构清楚,更便于叙述。汉英交传中经常涉及到对话口译,在这类语境中用到形式主语会使译语显得更地道。

例2:我听说麦当劳已经为95%的中国员工增加了工资。

译为:It is said that McDonald's has approved a pay rise formore than 95 percent 0f its employees in China.

3.用there be句型引出整个句子。There be句型是一种倒装的独特句型,在英语中使用该句型能使英语句子结构避免头重脚轻。将汉语中的“有”或潜在的“有”译成there be句型是汉英口译中常见的处理方式。

例3:从互联网发展情况看,目前中国境内上网计算机突破1000万台,互联网用户数近3000万户。

译为:Tf we look at the internet,in China there are now over 10million computers that are connected with nearly 30 million USers.

(二)另设主语

汉语是注重主题的一门语言,有些汉语句子很难判定主语,或者有些汉语句子看似有主语,但不适合直接转换为目标语的主语。在汉英交传中,为了更准确地传达源语意思,有时译语既不用源语的主语也不改用句中的任何词语,而是另外设一个主语。汉语的话题主语在英译时常常会转换为相应的状语或者转译为被动句。

例4:找准了病灶,就要对症下药。

译为:Once the root cause is located,targeted medicine mustbe prescribed.

(三)转换主语

在汉英交传中,应避免完全遵循汉语表达习惯、按照汉语原文的结构来确定译语的主语。为避免中式英语,在目的语主语选择上可将源语中成分进行转换。

1.将源语中的动词转换为主语。汉语中动词的使用比较多,而英语句子则更倾向于多用名词,经常通过对动词的转换用非动词的形式表达动词含义,如将动词转换为名词或动名词等。

例5:回顾上世纪几次大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各国应对手段的失误通常使经济难以复苏。

译为:A review 0f the major global economic crises in the 20thcentury shows that flawed responses from countries would oftenmake economic recovery more difficult.

2.将源语中的形容词性成分转换为主语。汉英交传中,如果汉语句子以“的”字短语做主语,例如是以“人”为修饰语的名词短语或是与“人”有关的名词,那么在转译成英语时可转换成以人为主语。这种转换主要由于两种语言表达习惯的不同引起的。

例6: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速虽有所放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

译为:Today,the Chinese economy,though slowing down tosome extent,still contributes to over 30%of the global growth andremains a major driving force for the global economy.

3.将源语中的副词性成分转换为主语。在汉英交传中,汉语中的事件和地点等副词性成分到了英语中可以转译为主语,且谓语一般取see、witness等词。

例7: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2,300多万人。

译为:Between 1978 and 2005,China saw a drop in its poorrural popular from 250 million to 23 million.

四、结语

交替传译是目前中国口译学习者学习的重点,也是高校口译类课程的侧重点。在英汉交传和汉英交传的学习中,英汉交传的源语及汉英交传的目的语都是英语,所以在处理上格外棘手。对中国口译学习者而言,汉英交传中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迅速产出通顺地道的译语,需要抓住英语重主语及“形合”的特点,在将源语转换成目的语时通过补加主语、另设主语及转换主语等方式灵活选择和确定英语主语。主语的正确选择既能帮助确定整个句子的框架、更合理地安排语言结构,也能使译语更加通顺自然、避免中式英语,从而大大提高汉英交传译语产出的速度和质量。

(责任编辑:章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