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课堂

2016-06-30 11:12余年明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折痕人教版正方形

余年明

马丁·加德纳提出:“唤醒学生最好的办法是向他们提供有吸引力的数学游戏、智力题、魔术、笑话、悖论、打油诗或那些呆板的教师认为无意义而避开的其他东西。”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能够真正实现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玩耍中成长。这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与学习规律,也适应课改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宽松氛围、获得愉悦体验

课堂教学中,一提到游戏,学生的紧张情绪就立马消除了。甚至那些原先在开小差的学生,也会来了兴趣,想要看一看接下来会有什么有趣的“节目”在等着他们。

如: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统计·分类》这一课,对于刚入学的儿童来说,“分类”这一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笔者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设置“给小动物找家”“带文具回家”“让汽车开进停车场”和“把水果放进果盘中”等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导学生把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学会分类的方法。

又如,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1~20各数的认识》时,笔者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对学生说:“我打电话给小明,请问19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小明也做着打电话的姿势回答说:“19里面有一个十,九个一。”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个游戏,并比一比哪组的表现更好。再让表现好的两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上台表演。这样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掌握了数的组成规律。

二、调动多重感官、获得深刻认知

游戏教学可以让学生动口、动手、入脑、入耳、入眼、走心,全方位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使学生的认知更加深刻。

如:笔者在教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空间与图形》一课时,设计了“图形捉迷藏”的游戏,用布条蒙上学生的眼睛,让其先动手摸图形,再动脑想图形特征,最后说出图形名称来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并较深刻地掌握图形各自的特征。接着玩折纸游戏,一张正方形的纸进行折叠后,留在正方形的纸张上的折痕揭示出大量几何性质:相似、轴对称、中心对称、全等、相似性、比例等等。学生在折纸过程中进行着丰富的思维活动:如何将二维的正方形折成想要的三维立体图形。摊开后,折痕的分布又有哪些规律呢?以此获得关于“空间与图形”的深刻认知。

三、游戏使学生学习更加专注

游戏可以为学生提供新颖、直观、形象的刺激物,持续有效地激活其大脑兴奋皮层,使其注意力长时间稳定在学习对象上,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提供了可能。

例如:一个小女孩玩积木游戏时,可能会尝试着用不同的组合方法来观察,并尝试着把一块积木放在另一块的上面,摆多少块可以不倒下来。她边玩边对自己的设想进行判断,充分发挥了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且,她还可以用从游戏中所获得的思路和方法去创造性地解决其他问题。

(作者单位:广水市李店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折痕人教版正方形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