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时代

2016-07-01 09:58陈婷史安亮
新校园·中旬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育资源微课

陈婷 史安亮

在“互联网+教育”不断推广的时代,“互联网+教育”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教育的各个领域。特别是2015年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更是将深化应用、融合创新、扎实做好“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为重点。笔者主要从“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一、“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时空限制是教育现代化的有力保障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就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接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前提下将提升教育质量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现实中,教育资源的投放对学生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互联网+教育”能够通过庞大的信息技术载体来实现最大化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例如,某些授课网站、教育资源共享网站,它们的主要模式就是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吸引全国各地的学生在线听课或下载有用的学案、试题等。众所周知,前几年在美国兴起的微课大学课堂甚至达到了全球的资源共享。结合教育实际,我们发现长期的教育资源不公平的现象又使很多本可以成为国家栋梁的学生“被”流失掉。互联网打破了传统教育时空、资源等条件的限制,给正处在受教育阶段的学生,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带去了惊喜。

二、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轻松

书本知识的形象化、情境化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将知识可视化的优越性上。现在很多课堂教学已经涉及知识可视化。知识可视化,即用一个非常形象的表达方式从视觉角度内化抽象概念。运用视听结合的方式,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将文字敲打在屏幕上,而是通过制作生动、形象的动画图片或微课展现在学生面前。所以,提高教学质量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手段,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课堂教学,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互联网+教育”倡导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加快完善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其实就是要运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和推进学校的“教改”“课改”,促进教学方法的变革。这种方式就是将抽象的逻辑思维转变为具体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容易理解的同时课堂教学质量也得到很大的提升。再如,对于一个很难理解的概念,教师可以运用课余时间制作微课或微视频甚至通过分享教育资源网或者学校建立的云平台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起来更轻松,时间分配上更宽裕,学习方法上更灵活。

三、真正实现“P2P”和“TTS”

“互联网+教育”可以真正实现“TTS”,即教师对学生一对一指导。它改变了以往一位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的教学模式。全面利用互联网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势,帮助教师和学生自由地分配时间,并且无论是在线一对一教育还是直播课堂,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实现异地授课、实时授课,学校和学校之间能够有效共享实时课堂资源。另外,也可以实行多层次的互动,包括实时在线讨论、测试成绩的PK、学习方法的交流或适用手机app和电视客户端等形式,从而达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四、促进教师的信息化发展

在“互联网+教育”的冲击下,在传统教育生态中,教师和教材是知识的来源,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受益者,可在“校校通、人人通、班班通”的互联时代,学生知识获取变得十分迅捷,师生之间的知识量天平并不是偏向教师的。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身定位,提高信息水平、知识水平、授课水平和创新水平,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领导者。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最先进的技术和资源进行教学,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但是机遇总是与挑战共存的,在有效应用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梳理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互联网+教育”并不是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产物,而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单一地推进“互联网+教育”需要庞大的教育资源投入,另外很可能造成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失衡,区域教育差距会越来越大,教育资源发达地区会走在更前沿。

其次,“互联网+教育”资源不能离开规定的知识结构框架。“互联网+教育”虽然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但是容易造成教师和学生自由时间的丧失和教育内容的同质化生成后果。最近比较流行的微课和翻转课堂,其根本意义在于扩大时间和形象授课的有效应用,而“互联网+教育”催生的各种平台的应用,包括K12和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它们关于知识结构方面的存在建立在课本的指导之上,而且教师的有效上课时间在班上而不是下班时刻,如果颠覆了这个框架,那么这种教育的内容在另一个方面反而加重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

最后,“互联网+教育”中学生学习的实时运行必须建立在有效监督之上。众所周知,“互联网+教育”中有很大一部分对象是中小学生,在这个年龄结构中学生面临着网络科技的诱惑。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其实是一层层难度加大的过程,虽然有了一些很好的学习手段和途径,但还是缺乏有效监督或其他途径的巩固。“互联网+教育”从成果上就更适用于那些自制力比较强的学生了。

“互联网+教育”系统的产生实际上打开了教育原本封闭的大门,同时托起了教育的未来和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同在。教师在信息化大潮中的落脚点是通过“互联网+教育”助力国家通过现代化手段,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进而实现教育公平。通过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教育学生适应网络环境,增强学生驾驭网络和交流学习的能力,真正让网络为学生所用,促进学生的成长。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教育资源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区域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