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塑料改性沥青试验研究

2016-07-04 09:20敖清文田永娅
公路交通技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改性沥青道路工程

敖清文,田永娅

(1.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阳 510001; 2.贵州省公路勘察设计院,贵阳 510001)

PE塑料改性沥青试验研究

敖清文1,田永娅2

(1.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阳510001; 2.贵州省公路勘察设计院,贵阳510001)

摘要:为改善沥青的技术指标,增加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率,以PE塑料颗粒与基质沥青高温剪切制备改性沥青,通过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确定以高温剪切乳化机制备PE改性沥青的最佳工艺,并分析PE塑料颗粒掺量对沥青3大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最佳掺量。

关键词:道路工程;改性沥青;PE塑料;沥青性能;高温剪切

废旧PE塑料对环境的污染性不言而喻,如何回收、利用废旧PE塑料已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内外学者针对PE塑料的特点进行了大量研究,近期有研究成果表明PE塑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绝热性、耐腐蚀性、弹性,可与沥青在高温条件下相融,提升沥青的高温性能等特点[1]。本文以此为方向,以常见的PE塑料为载体,通过正交试验来研究PE塑料掺量对沥青高低温性能的影响,确定制备工艺及最佳掺量,解决PE塑料的回收利用及沥青自身缺陷与路面实际使用性能相矛盾的问题[2],提升沥青自身的各项性能。

1PE塑料改性沥青制备工艺选择

通过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初拟以6%的PE塑料掺量为基准[3],以剪切时间、剪切温度、剪切速率为因素,以软化点、针入度指数PI、老化前后的针入度比为评价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研究制备工艺对PE塑料改性沥青技术性能的影响,优化制备工艺。试验方案设计见表1,试验方案及结果[4]见表2,极差计算见表3。

1.1软化点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表1正交试验设计,对PE塑料改性沥青的软化点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及相关性分析见表4、表5。

表1 试验方案设计

表2 正交试验方案及结果

注:A、B、C分别代表剪切时间、剪切温度和剪切速率,剪切时间的3种水平为30、60、90 min,剪切温度的3种水平为170、180、190 ℃,剪切速率的3种水平为 3 000、4 000、5 000 r/min;Yi为i试验方案下的试验结果;

表3 正交试验极差计算

由表4、表5数据可知,剪切温度因素的极差最大,即剪切温度对软化点的影响最大。剪切温度为170 ℃时,制备的PE塑料改性沥青软化点较其他剪切温度时的要大,故在170 ℃温度时制备PE塑料改性沥青最佳。

1.2针入度指数PI影响因素分析

依据上述试验设计,对PE塑料改性沥青制备工艺对针入度指数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见表6、表7。

表4 PE塑料改性沥青软化点正交试验结果

表5 PE塑料改性沥青软化点影响因素分析

表6 PE塑料改性沥青针入度指数PI正交试验结果

分析表6、表7数据可知,剪切时间因素的极差最大,即剪切时间对PE塑料改性沥青针入度指数PI的影响最大。当剪切时间为30 min时,PE塑料改性沥青的针入度指数PI较大,故应采用高剪切混合乳化机剪切30 min来制备PE塑料改性沥青。

表7 PE塑料改性沥青针入度指数PI影响因素分析

1.3老化前后针入度比影响因素分析

为保证制备的PE塑料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耐久性,本文以不同剪切时间、剪切温度、剪切速率对PE塑料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针入度比进行正交试验,试验结果及相关性分析见表8、表9。

表8 PE塑料改性沥青老化前后针入度比正交试验结果

表9 PE塑料改性沥青老化前后针入度比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8、表9数据可知,剪切速率因素的极差最大,即剪切速率对PE塑料改性沥青老化前后针入度的影响最大。另外,以3 000 r/min的剪切速率制备PE塑料改性沥青老化前后的针入度比较其他剪切速率要大,故制备PE塑料改性沥青的最佳剪切速率应为3 000 r/min。

综上所述,制备PE塑料改性沥青的最优工艺为:剪切温度 170 ℃,剪切时间 30 min,剪切速率 3 000 r/min。

2PE塑料掺量对PE塑料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对PE塑料类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作了具体要求,见表10。

本文采用中海油90#基质沥青制备PE塑料改性沥青,90#基质沥青的3大指标及脆点的检测结果见表11。

表10 PE塑料改性沥青交通部规范标准

注:Ⅲ-A为90#改性沥青,Ⅲ-B为70#改性沥青,Ⅲ-C为50#改性沥青,Ⅲ-D为30#改性沥青。

表11 中海油90#基质沥青技术指标

本文以市场常见的PE塑料颗粒为外掺剂,掺量分别为2%、4%、6%、8%、10%(与沥青质量的比)。运用高温剪切混合乳化机,以170 ℃剪切温度、30 min剪切时间、3 000 r/min剪切速率制备PE塑料改性沥青,并针对不同掺量下PE塑料改性沥青进行3大指标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2。

表12 不同PE塑料掺量下PE塑料改性沥青的3大指标

图1 随PE塑料掺量变化PE改性沥青3大指标的变化规律

由表12及图1可知:1) PE塑料掺入后,沥青的高温性能指标即软化点和25 ℃时的针入度均有明显改善,而表征沥青低温性能的延度则有所降低,从而表明PE塑料的加入有利于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但对其低温性能有一定的不利影响;2) 在试验研究范围内,随着PE塑料掺量的增加,5 ℃延度呈现先缓慢降低后急剧降低的趋势,拐点掺入量约为6%。

PE塑料的掺入对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指标均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PE塑料颗粒在高温下能够熔融流动。有研究指出,PE塑料在130 ℃以上时呈现线性聚合物的特性[6]。在PE塑料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PE塑料颗粒经过高温剪切作用,与沥青中的芳香性成分互溶并相互渗透吸附,且随着PE塑料逐渐掺入,沥青与塑料形成一个互穿网络,形成2个连续相,致使改性沥青热稳性提升且沥青中的分子流动性降低,从而导致沥青变硬、粘度显著变大、软化点增大,针入度减小[7]。

但PE塑料的掺入使沥青在低温条件下变得更脆,尤其是受到拉应力作用时,沥青表面、内部的一些不均匀部分产生细微的空穴,并逐渐发展成为微细纹,在5 ℃延度试验时,发生了分子链的断裂[8]。

因此,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同时兼顾高低温性能,笔者认为PE塑料改性沥青中PE塑料颗粒的最佳掺量为6%,且不得超过6%。

3结论

本文重点研究了PE塑料改性沥青的性能,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以高温剪切乳化机制备PE塑料改性沥青的最优工艺条件,并以PE塑料颗粒的掺量为变量研究PE塑料掺量对PE塑料改性沥青3大指标的影响。基于PE塑料改性沥青试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 以高温剪切乳化机制备PE塑料改性沥青的最优工艺为:剪切温度 170 ℃、剪切时间 30 min、剪切速率 3 000 r/min。

2) 为提升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同时兼顾低温性能,PE塑料改性沥青中PE塑料颗粒的最佳掺量为6%,且不得超过6%。

参 考 文 献

[1]肖川,蒋兴华,杨锡武.废旧塑料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5):943-947.

[2]黄彬,马丽萍,许文娟.改性沥青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0,24(1):137-141.

[3]李玉环.废旧塑料改性沥青的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2010.

[4]李慧川.废旧包装PE改性道路沥青的试验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5]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JTJ E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6]方长青.包装废PE改性沥青的研究[D].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05.

[7]王玮,王榃,陈候杰.废塑料改性沥青相容性与稳定性[J].西南公路,2013(3):20-23.

[8]杨锡武,刘克.对研究废旧塑料改性沥青的思考[J].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8-75.

Experimental Study on PE Plastic Modified Asphalt

AO Qingwen1, TIAN Yongya2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echnical indices of asphalt and increase recovery rate of waste plastics, this paper prepares the modified asphalt with PE plastic particles and matrix asphalt through high-temperature shear, determines the optimal process in preparation of PE modified asphalt with high-temperature shear emulsifying machine via the orthogonal test of 3-factor-3-level, and analyzes the influences of dosage of PE plastic particles on 3 indices of asphalt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dosage.

Keywords:road project; modified asphalt; PE plastic; asphalt performance; high-temperature shear

DOI:10.13607/j.cnki.gljt.2016.03.009

收稿日期:2015-11-23

作者简介:敖清文(1983-),男,湖南省益阳市人,硕士,高工。

文章编号:1009-6477(2016)03-0035-04中图分类号:U414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改性沥青道路工程
浅析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改性沥青SMA路面施工技术及应用
浅析道路施工现场的组织与管理
探讨道路工程路面水稳层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刍议在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施工中质量的控制对策
浅析道路工程中运用的GPS技术
欧洲岩沥青改性沥青结合料使用性能试验研究
改性沥青同步碎石封层施工技术
广西石灰岩集料特性调研
道路工程专业课高效课堂阻碍因素及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