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浅析
——以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为例

2016-07-04 08:16吴云天
公路交通技术 2016年3期
关键词:绿化设计

吴云天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67)

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浅析
——以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为例

吴云天

(招商局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67)

摘要: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重要节点,其场地内可绿化面积大、景观可塑性强,对于提升高速公路整体绿化效果尤为重要。介绍并分析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绿化设计,分析实际案例,提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的设计思路和设计要点,以期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思高速;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

高速公路绿化不仅可以改善公路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减少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还能美化公路视域环境,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优美、舒适的行车环境[1]。通过高速公路绿化来有效实现生态环境修复,为公路使用者提供自然和谐的绿化环境,是公路绿化设计者不断追求的目标[2]。本文以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为例,对互通式立交区绿化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1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意义

所谓立交景观设计,就是从美学观点出发,在满足立交交通功能的同时,充分考虑立交美观性、路用者的舒适性,以及立交与周围景观的协调性所进行的设计[3]。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既可恢复场地内生态环境,又可为旅途中的驾乘人员提供视觉兴奋点,从而提升其旅途的趣味性和安全性,降低驾乘疲劳感。

2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要求

互通式立交区是高速公路的对外窗口,是高速公路绿化中面积最大、对景观要求最高的区域[4]。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与城市互通式立交有所不同,其具有以下特点:1) 立地条件差,一般在郊外或山区;2) 管理养护难度大,水肥管养及修剪都存在一定困难;3) 车速一般较快,驾驶员无法观赏到细节部分。因此,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应以能给驾乘人员留下主题印象为主,宜采用大手笔的绿化手法,不宜采用规整式、细碎化的图案设计。

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需要在充分分析立交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情况、植物分布、气候条件等前提下进行,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考虑,以生态恢复为主,尽量减少人工痕迹,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应与全线绿化的总体风格相协调,并适当体现地方特色,以提升互通式立交的文化内涵、景观效果和识别性。

3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特点

大思高速公路起于贵州省铜仁市大兴镇,止于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全长约152 km,已于2013年12月3日建成通车。大思高速公路为山区高速公路,部分互通式立交山地特征明显,如多桥、高填深挖等。大思高速公路共有10座互通式立交,分别为大兴互通、铜仁东互通、铜仁西互通、坝盘互通、江口互通、梵净山互通、岳家寨互通、德旺互通、印江互通、思南东互通。其中,3座T形互通式立交,分别为铜仁西互通、梵净山互通、岳家寨互通;其余均为单喇叭形互通式立交。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间距15~20 km,行车时间约10~15 min,是该条高速公路廊道上的景观节点。

4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设计思路

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不能脱离高速公路的整体风貌规划,也不能单独着眼于一个互通式立交场地来设计,而是需要在分析周边环境、内部场地以及行车观赏面的基础上,结合整体规划进行设计,这样互通式立交的绿化效果才能不脱离高速公路整体,同时又具有各自的特色。

4.1互通式立交分级

本文通过分析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立地条件,将10座互通式立交分为景观型互通式立交和常规型互通式立交2种类型。其中,将地理位置靠近重要城镇,内部场地开阔、平整,周边环境优美,便于景观打造,可体现地方特色的定为景观型互通式立交,包括大兴、江口、梵净山、印江互通式立交;其他则作为常规型互通式立交来进行景观绿化设计。常规型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以恢复生态为重,主要采用片植、林植植物模式。景观型互通式立交相较常规型互通式立交采用的植物品种更多,并采用孤植、丛植和片植相结合的模式大量种植开花、色叶植物。绿化设计时,对匝道分流汇合处进行了重点处理,互通式立交内点缀了大规格景观树形成主景,具有更好的景观效果。

4.2互通式立交绿化风格

根据大思高速公路景观规划提出的“三百里黔乡情韵,一路上自然之旅”理念,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旨在打造与自然和谐的互通式立交区,将水泥构筑物有机融入到自然环境中,营造公路与自然友好共存、和谐发展的关系,让用路者以互通式立交为纽带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带给人们的旷野之美。

进行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时,应力争使其更加自然,与周边环境融合、协调。在充分考虑各互通式立交所处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进行相应设计,使公路绿地与周边环境有机结合成一个整体[5]。通过对匝道围合区内场地进行微地形改造,使公路与环境产生和谐的关系,体现对自然的尊重。

4.3互通式立交不同区域处理方式

综合考虑互通式立交的交通流特点和场地条件,将互通式立交分成几个区域进行绿化设计,见图1。

图1 互通式立交区域划分

风貌绿化区:匝道围合区中心是互通式立交绿化的主体,该区域的植物种植往往可体现互通式立交的风貌,故应遵循风貌段落规划,同时结合互通式立交周边环境进行设计。

生态绿化区:下边坡种植应与互通式立交整体绿化统一考虑,以生态恢复为主,植物品种应统一。另外,由于下边坡坡度一般较缓,故植物种植应以通透为主,且不能遮挡中心区域的主要景观,主要采用灌木和地被。

汇流区:在立交合流处,为了保证驾驶员视线通畅,应根据设计车速设置以合流处为圆心,半径 30~50 m范围内的禁乔木绿化区。禁乔木绿化区内应栽植低于驾驶员视线的绿篱、草坪、花卉等,同时应注意与周边区域植物一致。

分流区:在立交分流处,为了提示驾驶员,应设置以分流处为圆心,半径30~50 m范围内的指示绿化区。指示绿化区内应栽植开花小乔木或彩色叶小乔木,以提示驾驶人员路线变化。

引导区:在匝道平曲线外侧种植小乔木或者灌木,以引导驾驶员视线。弯道内侧绿化尽量保证视线通畅,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乔灌木,在不影响视距的前提下,路肩内侧可种植矮而密的灌木。

4.4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要点

1) 尽量采用当地常绿乡土植物,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 设计应以植物造景为主,突出互通式立交的地域景观特性。应利用不同植物材料的镶嵌组合形成层次丰富、景色各异的自然绿岛,以增强立交和道路的识别特征,既丰富道路景观,又避免千篇一律。

3) 在匝道两侧绿地的入口处,适当种植一些低矮树丛、树球或小乔木以增强标志性和导向性。

4) 弯道外侧种植乔木,以引导行车视线;弯道内侧种植低矮的花灌木,以保证视线通畅。

5) 景观应主次分明,且主景和背景应相协调。

6) 应根据现场条件,对互通式立交场地适当进行地形改造,从而为后期的整体绿化效果打下良好基础。地形改造是通过优化场地来满足造景的需要和使用的需要,并形成良好的地表自然排水类型,避免过大的地表径流[6]。

5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案例分析

本文选择大思高速公路有代表性的3处互通式立交,通过设计构想、原始场地情况和完工后效果的展示,对互通绿化设计中的要点进行分析和阐述。

5.1大兴互通式立交

大兴互通式立交为杭瑞高速公路贵州省境内第1座互通式立交,其被定位为景观型互通式立交,绿化效果尤为重要。大兴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见图2。设计时,通过放缓无工程防护的挖方边坡并将其与坡顶顺接,使视线更加开阔,且坡面点缀木槿、碧桃,形成了较好的景观效果,见图2(a)。在围合区内,带状种植香樟形成景观背景,并用木槿和碧桃作为前景,且行车视线中心处点缀有大规格朴树、栾树、碧桃和木槿形成组团景观,从而成为互通式立交景观焦点,见图2(b)。该立交绿化设计层次丰富,季相变化明显。

从图2(c)可以看,在互通式立交围合区内片植香樟形成绿化背景,从而成为互通式立交景观基调。若仅有片植的背景林而没有主要景观,则互通式立交将显得单调乏味,缺少变化。绿化设计时,在视线焦点处种植大规格朴树和其他开花小乔木,使其成为互通式立交主景,且主次分明。

图2 大兴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

5.2江口互通式立交

江口互通式立交为杭瑞高速公路连接江口县的枢纽,其地理位置重要,被定位为景观型互通式立交。该立交绿化设计需考虑片植香樟和栾树于各匝道围合区,距道路由近及远依次种植夹竹桃、黄花槐、栾树和大规格朴树,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绿岛,且乔灌草、常绿植物与开花植物自然镶嵌。在匝道外侧线性种植栾树,在增强行车安全性的同时又丰富了景观效果。江口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见图3。

图3 江口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

江口互通式立交内原始场地较为杂乱,雨后容易积水,后通过场地设计,将原始场地改造为缓坡地形,并种植了合适的植物,不仅形成良好的景观效果,而且还利于排水。江口互通式立交原始场地改造前后效果比较见图4。

图4 江口互通式立交原始场地改造前后效果

5.3铜仁西互通式立交

铜仁西互通式立交为杭瑞高速公路与铜大高速公路转换立交,其匝道以桥为主,地形高差大,故被定位为常规型互通式立交。该立交填挖方和桥梁较多,故绿化设计采用杜英、栾树、红叶杨混栽方式以形成混交林,奠定互通式立交景观基调,另外还将大叶女贞、黄花槐、贴梗海棠点缀在视线较好位置,从而丰富了景观层次和色彩。该互通式立交景观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季相特点突出,体现了“四季常绿,三季有景”的设计思路。铜仁西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见图5。

绿化设计通过对原始场地内不同高差台地的利用,在不同的台地上栽植不同的植物:常绿植物栽于上层台地,落叶速生乔木栽于下层台地,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体现了绿化设计因地制宜的思想,见图5(b)。在狭长呈带状的绿化区域内,列植海棠等开花小乔木,强化道路线形,区分不同匝道,提升互通景观效果,见图5(c)。

6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原则

本文通过对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的介绍及实例分析,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原则归纳如下。

6.1植物乡土性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绿化树种要根据树木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结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选用耐瘠薄、抗干旱、抗污染、抗病虫害的植物[7]。应尽量利用乡土植物进行绿化,建立包括先锋植物、主要植物、建群植物、点缀植物等在内的合理植物群落结构。

6.2协调与融合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应结合利用现状地形,使人工构筑物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并充分利用场地现有条件,使绿化与自然背景相融合。

图5 铜仁西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

6.3地域文化的发掘与营造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应分析、提取互通式立交所在地的地域元素并将其运用于造景,以体现地方特色。如当地以竹闻名,则可大范围使用竹类。

6.4安全性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应考虑绿化与行车安全的关系,在分流区、汇流区、弯道等重点绿化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绿化设计,可采用通透、封闭、引导等绿化手法来提升行车安全。

6.5功能性原则

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应满足互通立交本身以及驾乘人员的各种功能需求,如恢复生态、梳理地形、引导排水、保障行车安全、提升景观效果等。

6.6重点与一般相结合的原则

应根据整体绿化规划,将互通式立交分为重要互通式立交和一般互通式立交进行绿化营造,选择性地打造绿化亮点,以使整条路的互通式立交绿化主次有序、松紧适度,并提高行车的节奏感。

6.7兼顾效益原则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应考虑经济因素,重点部位重点打造,以提升绿化性为主;一般部位简单处理,以绿化恢复为主。同时应选择易栽植,易养护,少病虫害的植物品种,自然式的片植或组团栽植并形成群落,减少后期养护成本。

7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大思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实例,从设计方案、施工前后效果对比角度阐述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区景观绿化设计的原则及要点,并得出如下结论。

1)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应从多方面考虑,生态恢复与景观效果需并重。

2)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应体现绿化设计的功能性,如优化地形、引导视线、加强排水等。

3) 绿化设计应与现场结合,需充分考虑地形、周边环境与绿化的关系,以使设计切实落地,减少后期调整。

参 考 文 献

[1]陈晓斌.高速公路绿化设计的探讨—以京珠高速广珠段为例[J].广东园林,2000(4):10-12.

[2]刘佳妮.中外高速公路绿化现状比较[J].公路,2007(5):175-179.

[3]余荣姿.公路立交景观设计研究[J].交通环保,2004,25(4):26-28.

[4]王晓乾.基于生态恢复的高速公路立交区及隧道口景观绿化设计[J].交通标准化,2006(4):142-144.

[5]陈兵.大保高速公路边坡绿化及立交区景观设计[J].云南交通科技,2002(18):92-99.

[6]许在信.关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区景观绿化的刍议[J].公路,2005(8):218-220.

[7]伊兴凯.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区域的绿化设计[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6(14):40-42.

Analysis for Greening Design of Interchanges ——With Greening Design of Interchanges on Daxing—Sinan Expressway as an Example

WU Yuntian

Abstract:Interchange is important for greening design of expressway, within which the large greening area and strong plasticity of landscapes are quite important for improving the integral greening effect of expressway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greening design of interchanges on Daxing—Sinan Expressway, and proposes the design ideas and key points for greening of interchanges of expressways with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greening design of interchanges on expressways in mountainous area.

Keywords:Daxing—Sinan Expressway; interchange; greening design

DOI:10.13607/j.cnki.gljt.2016.03.031

收稿日期:2016-04-08

作者简介:吴云天(1988-),男,重庆市人,本科,工程师。

文章编号:1009-6477(2016)03-0141-05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绿化设计
园林绿化设计中色彩的应用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居住小区功能空间中的绿化设计研究
现代景观园林设计理念及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