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核心问题

2016-07-04 11:44王菁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核心问题

王菁

摘 要:经济的日益增长,城市的不断扩大,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由此产生的生活垃圾不仅严重影响城市卫生和人民生活质量,还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浪费,这对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现状形成巨大的挑战,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由此提上日程。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垃圾处理现状,探讨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核心问题。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 分类处理 核心问题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讯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日益增长,如福建泉州市区,2000年市区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近为280吨、2008年的日产生量约670吨、至2015年日产生量超过1000吨,每年以约8﹪的速度递增。与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成为困扰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的重大问题,这对垃圾收集运输设施、处理技术水平等造成很大的压力,如何有效进行垃圾分类及处理等问题不但是保证市容的基础工作,也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水平远远未能满足这一要求,垃圾处理技术和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二、城市生活垃圾概念及分类

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活动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的固体废物(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目前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包括含汞废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

1.核心问题。由于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处理水平不相适应,大量的生活垃圾无法被及时的处理,不仅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和水资源污染,还对居民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尽管国家早在2000年就确定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深圳、厦门、南京、桂林等八座城市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并且这几年的垃圾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完善,但技术提升速度却远比不上垃圾增长速度,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至今依旧是个难题。 当前情况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主要面临以下难题:首先是人们对环境的责任意识问题。人们乱扔垃圾的陋习根深蒂固,虽然目前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并且政府也在倡导环境保护,但人们根本就没有垃圾分类意识,更谈不上分类投放。其次,机制问题。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由于相关部门宣传不到位,很多人并不清楚该如何分类,各类垃圾的属性如何,就随意甚至随手一扔,又有法不责众的心态作祟,管理部门也没有相应的给予警告或者惩罚,久而久之,助长陋习。再次,终端处理技术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垃圾分类处理至关重要的问题。从根本目的上讲,垃圾分类是为了回收利用,既有助于环保,也有利于资源节约。在垃圾分类处理中,如何实现垃圾向可用资源的转化,转化效果如何,最终取决于处理技术,我国目前的垃圾终端处理技术与垃圾实际产生量远远未能相适应。最后,基础设施问题。生活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包括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中转的运输工具、处理设备。这些设施是实现垃圾有效分类的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垃圾的分类投放会更加方便,分类处理效率也因此提高。

2.对策建议。

2.1宣传垃圾分类,强化市民的环保责任意识。分类投放是垃圾分类的第一步,只有规范投放,才能保证后端处理的正常运行,可是很多市民没有意识到前端投放的重要性,对分类投放并不重视。建议借助各种报纸、电视、新闻媒体、公益广告等多渠道进行垃圾分类知识、环保基础知识的普及宣传和讲解,使人们形成分类投放意识,从而提高市民的环保责任意识。

2.2健全垃圾分类机制。生活垃圾分类并不仅仅是关系到某一个城市某一地区的发展问题,其对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加快建立建全垃圾分类管理机制,从法律法规上为垃圾分类提供保障,同时把垃圾分类工作列入政绩考核,确立相应的奖惩机制予于保障。健全机制是规范垃圾分类的重要举措,也是保证终端规范处理的关键。近日,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联合发布《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充分体现政府对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决心和重视。

2.3大力提高垃圾处理技术,提升垃圾处理效率。只有不断提高处理技术水平,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垃圾处理要求。就国内外的垃圾处理状况来看,我国目前的垃圾处理技术比较简单,常用的有填埋、堆肥、焚烧三种方法,处理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方国家。所以,结合我国目前垃圾处理技术的实际情况,可适当借鉴他国比较成功、适用性比较强的处理技术,积极引进国外的现代专项技术,提升我国的垃圾处理效率,使垃圾处理能力与分类保持协调发展。

2.4完善垃圾分类中必要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在垃圾分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国内很多城市的垃圾终端处理形式单一,导致垃圾分类胎死腹中。有的城市确实配置前端垃圾分类的垃圾桶,市民也确实有进行垃圾的分类,因为垃圾终端处理基础设施未能配套,最后所有分类的垃圾被一起倒入同一辆转运车进入同一处理系统。我市作为一个三线城市,早在2001年有关部门就有意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起先在市民中宣传回收废旧电池,很多市民也积极参与,回收大量废旧电池,但由于终端处理设施及技术没能相应配套,使回收上来的废旧电池不得不与生活垃圾又进入同一种处理模式,致使我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无法继续推进。垃圾分类投放、资源回收利用,就应分类运输,终端分类处理,因此垃圾分类的收集、运输、处理各个环节的基础设施投入应配套进行。当前阶段政府应加大投入推进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好垃圾处理各环节的各方面的关系,生活垃圾分类问题才有可能得到有效解决。因此。在我国经济处于加速转型时期,做好垃圾分类,这就要求政府加大对环境问题及垃圾分类问题的重视,并从制度和政策以及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只有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才能够保证进一步美化城市环境,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推进垃圾分类、理顺垃圾处理的过程中,政府既要重视从思想上引导人们垃圾分类的责任意识,更要着重统筹协调各相关管理部门,通过增加回收站及垃圾运输工具,增建不同的终端处理模式等不同处理技术的设施设备,来确实保证分类投放、处理能够实现。从垃圾的前端分类投放、中转运输、终端处理三方面扎实做好各个环节的基础设施设备的匹配投入,使之在日常处理运行顺畅。

参考文献:

[1]汤以成,钱丽燕.“近期大分流 远期细分类”模式探析-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6,18(02):66-68.

[2]张所鹏.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回收行为干预手段与机制评述[J].低碳世界,2016,(04):14-16.

[3]张一澜.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考及建议[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6,09(03):26-29.

[4]沈科杰.嘉兴市南湖区建设街道积极推进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J].城建监察,2016,(02):11-11.

[5]吳浩,王艳宜.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对垃圾焚烧影响的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16,24(01):40-43.

猜你喜欢
城市生活垃圾核心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管理实效调查及对策研究
浅谈高中数学核心问题的思考
以“核心问题”为引领的课堂教学应做到“五让”
挖掘文本教学价值,搞好语言实践活动设计
加油站管理核心问题与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利用微生物学原理处理城市生活垃圾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全过程的低碳模式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