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石凝聚奥运之魂

2016-07-04 10:06黄蛮
焦点 2016年6期
关键词:扎哈哈迪顶棚

黄蛮

几乎每一届奥运主办地的建筑设计,单独拿出来都可以进行一番长篇大论,每一个文化的切入点、每一个灵光一闪的想法,都是在设计师多年累积的知识和经验下,才促成的一次迸发。

1992

巴塞罗那奥运会

设计师:矶崎新

这位两鬓白霜的耄耋老人叫矶崎新,除了设计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圣乔治宫体育馆以外,他也设计了2006年都灵冬奥会Palasport体育馆。2020年东京奥运会原设计被否,他是其中反对呼声最高的一位,曾联合多位设计师联名上书抗议。矶崎新是日本本土有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与黑川纪章、安藤忠雄并称为日本建筑界三杰,荣获了包括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金奖、日本建筑学会奖、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在内的许多大奖。矶崎新把自己描述为“一个自由的人”,认为自己与大都市有着某种距离,并称未来的城市是一堆废墟,既会消失也会重生。他希望建筑是沉默的艺术,而不是消费时代培育建筑垃圾的温床。

在他为人津津乐道的作品中,也有不少被建筑界熟知的国内建筑,例如深圳图书馆和深圳音乐厅便出自他手,并展现了他众多设计风格中的一种:喜欢用大面积的玻璃和梁柱作为材料,创造出棱角分明、明净纯粹的感觉。

圣乔治宫体育馆

1992年奥运会的主要场所之一,举办艺术体操、手球决赛和排球决赛,最多可容纳17960名观众。在奥运会结束的10年内,这一综合性场馆还举办过不少体育活动,常作为当地足球队与橄榄球队的主场;另外还举办各种文娱活动,一度成为麦当娜等主流艺人在当地开唱时的首选,10年来逾4000场演艺和体育活动,为该场馆实现了商业盈利。

代表作品

1.群马美术馆 2.米兰城市生活塔 3.上海喜马拉雅中心

2004

雅典奥运会

设计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Santiago Calatrava

西班牙著名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除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其他作品主要有世界各地众多的桥梁、火车站和艺术类建筑物。他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在把建筑美学与力学工程设计相结合的同时,也在自然生物体中寻找着灵感:包括人体的骨架、循环系统以及皮肤的活动与生长方式等。

精巧的顶棚是该奥运主场馆设计的亮点,覆盖了场馆里绝大部分座位,因为考虑到了当地天气原因,顶棚可以保护大多数观众不受日晒雨淋。这个顶棚拥有3个世界纪录:最大的露天体育场顶棚,最大的透明顶棚,以及最大的一块在体育场落成之后才安装上去的顶棚。顶棚采用模克隆塑料板材制成,散发蓝色光泽像极了希腊蓝色的天空。设计师称灵感是来源于拜占庭建筑,穹顶、蓝白基调源于爱琴海及其诸岛。但该场馆如今由于受到希腊经济影响,处于被遗弃的状态,利用率很低,人迹罕至。

代表作品

阿拉米罗大桥、奥伦塞千禧桥、玛格丽特·亨特·希尔大桥、沃兰汀步行桥

巴伦西亚科学城,是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在他的家乡巴伦西亚建造的一个科学博物馆和天文馆建筑群,由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1个天文馆、1个科学馆(菲利佩王子艺术科学宫)、1个歌剧院(索菲娅王后大剧院)。

毕尔巴鄂机场航楼

丹佛国际机场南航站楼

里昂国际机场铁路客运站

里斯本东方车站

密尔沃基美术馆

2008

北京奥运会

设计师: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德穆隆Pierre de Meuron

不会遵循某一种风格,也不会刻意与谁区分,他们的建筑随性而成,也随心。这对建筑界的好搭档喜欢思考每个独立建筑的文化含义,在他们合作的约40个大型建筑作品中,都赋予了建筑与独特文化的联结。

中国国家体育场

中国国家体育场,也就是能容纳下91000名观众的“鸟巢”,意指孕育生命和寄托希望,是为2008年奥运会而建的主体育馆,防水和耐火皆为1级,抗震达8度,与其他可以拆除的奥运建筑不同的是,网状格“鸟巢” 相对固定长久,使用大量的钢材料焊接而成,加贴一层半透明膜,通过漫反射使室内光线更加柔和。绿色环保的理念更多应用在节能设计和雨水回收系统上:再生地热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使能源得到高效利用;收集起来的雨水最终变成了可以用来灌溉绿化、冲洗跑道、消防用水等。

代表作品

1.泰特现代美术馆——发电厂改造,高耸入云的大烟囱是它的标志。

2.日本东京Prada旗舰店——数以百计的菱形玻璃组成的巨大水晶。

3.美国加州的多纳米斯葡萄酒厂——当地玄武岩蓄热将白天和夜间的温差平衡起来,更利于对酒的储存和酿造。

4.德国埃伯斯沃德技工学院图书馆——丝网印刷术将历史照片印刷在外墙(混凝土和玻璃)上,使得不同的材料具有了统一性。

2012

伦敦奥运会

设计师:安尼什?卡普尔 Anish Kapoor

安尼什?卡普尔Anish Kapoor是一名英国籍的印度设计师,他的印度父亲和犹太母亲在他几个月大的时候举家搬迁到了英国。除了喜欢创作石雕和镜面作品,他还创新采用了红蜡作为材料并有不少夺人眼球的设计。Anish Kapoor平时在由旧奶牛场改造的工作室里进行创作作,20多年后工作室才又重新改造了一番。

安赛乐米塔

2012年奥运会上除了有伦敦碗,还有曾让英国民众痛心疾首的“纠结塔”。这座叫安赛乐米塔的大型红色建筑,坐落在“伦敦碗”旁边,高115米、总投资1910万英镑、耗费2000吨钢铁。为了给东伦敦带来一些旅游人气,如今这些红色钢管上修了世界上最长且最高的滑梯隧道,从塔顶到地面滑下来只要40秒,但温馨提示是要穿厚裤子。

代表作品

1.Sensational Body preparing for Monadic Singularity

2.芝加哥千禧公园之云门

3.Anish Kapoor工作室

2016

里约奥运会

瑞士建筑设计公司RAFAA

Zaha Hadid在2002年曾是RAFAA的一员,如今该公司设计出了这座名为太阳能城市水塔Solar City Tower的惊人建筑,为2016年里约奥运会创造了一个高达105米的悬空瀑布。太阳能水塔在白天能为城市和奥运村产生能量,过多的能量会用来把海水抽至塔顶;到了晚上,水可以再次释放,在涡轮机的帮助下,为夜晚供电。建筑里头有露天剧场、礼堂、餐厅和商店,还有许多娱乐设施包括高空弹跳和高空行走,行走在顶楼的玻璃空中走廊中,除了可以感受瀑布,还可以360°无死角环视美景。

2020

东京奥运会

设计师:扎哈·哈迪德 Zaha Hadid

扎哈·哈迪德,女爵士,英国,皇家注册建筑师、建筑学试验领域里的狂热分子,她对当今建筑文化最大的贡献在于促进了空间连接技术的发展。其作品既涵盖各种大型商业建筑,也不乏住宅社区和内部装饰。一直以来,扎哈·哈蒂德在学术界和公众中都备受瞩目,设计之余也到世界各地任教授课。

她所设计的工程中,少不了提到中国北京SOHO城和广州歌剧院,流线型的设计一直是扎哈·哈迪德的拿手绝活。除此以外备受赞誉的还有现代感强烈的罗马21世纪博物馆,德国莱比锡的宝马公司工厂,米兰的citylife公寓等。从2004年开始,扎哈·哈迪德平均每年都斩获近十个国际大奖,甚至在2014年一年就拿下高达19个奖项。

可惜的是,扎哈3月底在迈阿密因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被放弃的艺术

3年前在东京2020年奥运会场馆的设计投标中,设计界女魔头扎哈·哈迪德在46个阵容豪华的设计团队胜出,她的设计风格颇具未来感,场馆整体呈流线型,有数个椭圆形和水滴形开口,观众恍若乘坐宇宙飞船。但不断飙升的预算是整个项目最终被放弃的最重要原因,2520亿的预算甚至超过了前5届奥运会的总和2480亿。

PS:之后日本重新投标并选择了本土设计师隈研吾担纲设计,扎哈·哈迪德也在同一时间发表了声明,称中标方案和自己的原设计方案“惊人的相似”,指责其在体育馆流线设计、布局和座位排列等方面都借鉴了自己团队的设计。

2020

东京奥运会体育馆

设计师:隈研吾

隈研吾,1954年生于日本神奈川县,在业界以“负建筑”、“隈研吾流”著名,其中在北京的“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就是他“负建筑”中的一个代表作品。隈研吾排斥庞大而不可逆的长久性建筑,而更追求使用因地制宜使用的天然建材,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弱建筑”。

和风禅意

2020东京奥运会体育馆的新提案中,隈研吾的设计获最终定夺,该设计巧妙地选择了展示奥运会30年后的景观:其中形似“汉堡”的场馆被茂密的树林环绕,绿意与场馆共存。屋顶采用了扇形放射状的镂空木架结构,呼应了日本传统建筑中的美学传统,与前方案的抽象现代设计形成鲜明反差。场馆能容纳68000名观众,整体结构以木和钢为主,预计耗资约1490亿日元(约79.2亿人民币)。作为又一个“隈研吾流”作品,延传的就是他那散发日式和风与东方禅意的设计理念,隈研吾偏爱自然的绿色环保建筑材料,以及对水、光、空气的充分利用,在之前他设计的各国文化展馆中得以窥见。

猜你喜欢
扎哈哈迪顶棚
浅谈汽车顶棚设计方法
BEEAH集团新总部
——扎哈事务所新作,可持续的漠中“沙丘”
汽车顶棚模块化装配工艺研究
RE/Form地毯系列:扎哈·哈迪德建筑的缩影
聚碳酸酯多层板材应用于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看台顶棚
结晶之美
建筑师扎哈·哈迪德:从“女魔头”进化成“神”
扎哈淖尔220kV变电工程创优经验总结
浅析建筑装饰装修中顶棚构造的设计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