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有尽意无穷 “方法”学毕思更深

2016-07-05 15:13程晨
前线 2016年6期
关键词:党委会规矩导向

程晨

读经典文献,尤其是读渗透着伟人智慧的著作时,自然不能用对待普通书籍那种浅尝辄止、不加深思的读书法。朱熹说得好,读书要“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方塘如鉴、照见云影,正如经典如镜、照见现实。近来,广大党员干部乃至社会公众中掀起了一阵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的热潮。不过对待这种经典文献,如果只局限于就方法而学方法论方法,那就不免惜乎只见方塘、不见天光了,也未能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特地批示要求在当今形势下学习这篇经典文献的深意。《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作于六十七年前,彼时全国革命胜利在望、我们党即将从革命党转为执政党,因此毛泽东同志在这个历史时期最关心的就是面对“进京赶考”这一任务我们能否“考出好成绩”。这篇文献正反映了他彼时的思考。不过,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主要问题,今天再来“重温”这篇文献,最重要的就是既不舍弃经典文献之“原意”,又要结合时代精神而“新思”——“温故”的最终意义还在于“知新”。

循循善诱:谈方法的只言片语之间还蕴含守纪律讲规矩的劝说引导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开篇提出“怎样才是善于领导”这一问题。领导之善,善在方法,而方法之有效,在于纪律规矩之保障。在方法上,善于领导要求不仅靠“个人才干”,更多的是靠“集体智慧”。但毕竟“要把这个班带好,的确不容易”。班子怎样带好?集体智慧如何发挥出来?恃乎“手腕”、“谋略”并非正途,只有按文中所要求,在遇到分歧时“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光明正大地讨论、研究,而“不要在背后议论”才能解决分歧、保持团结。光明正大地讨论是用少数服从多数的规矩解决分歧,不要在背后议论是用个人服从组织的纪律避免分裂。只有纪律和规矩才是团结班子成员、发挥集体智慧这一方法最终有效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也非常重视这一点,他指出:“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是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着力解决发扬民主不够,正确集中不够、开展批评不够、严肃纪律不够等问题。”

善于领导还要求“互通情报”、“不耻下问”。同级党委内部就是要“互相通知、互相交流”。上下级党委之间,上级对下级要“‘不耻下问,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下级对上级则是要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严肃批评过同级党委中“各自为政,把分管领域当成‘私人领地,互不买账,互不服气,内耗严重”的现象,也严肃批评过下级对上级“事前不请示,事后不报告,搞先斩后奏、边斩边奏、甚至斩而不奏”的现象。这些现象都是不守纪律和规矩的体现。因此,“互通情报”既是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又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善用之,则能提高领导能力;违反之,则会受到组织处理。

善于领导要“力戒骄傲”、“为政以德”,作风优良。文中将“力戒骄傲”提升到“原则问题”这种高度,就充分说明其已不仅仅是道德标准,同时也是一条规矩。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资治通鉴》开卷即提“德才之辨”——都是说明领导干部的威信从根本上来说不在于个人才干,而在于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德”首先是指政治道德,首当其冲地体现在能否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上。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打铁还需自身硬”,自己严守纪律规矩,才能用纪律规矩作为共同的行为标准来规范组织中的每一个成员,上下一致则团结可得,才能“带好班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领导干部,要求就是要严一些,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是强调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风行草偃、从化无违。如果不从纪律和规矩的作用这一角度来理解,则难以解释“力戒骄傲”为什么会被称为“方法”。

善于领导要“划清界限”,做到要政治立场明确、旗帜鲜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教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要忘记划清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革命和反革命的界限”说到底是个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的问题。举一反三,不妨延伸思考:如果说“看问题”要划清界限是从工作方法角度上说,那么“做事情”时呢?此时的“划清界限”当然就是要求站到正确的立场上去。这就是守纪律、讲规矩的问题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严守政治纪律,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言论、政治行为方面守好规矩,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他还强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最核心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可见,坚持党的领导、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并维护党中央权威正是当代最核心的正确政治立场,也是文中“划清界限”这一方法在当今时代的运用。

作作有芒:教方法的辞微旨远之处是融贯问题导向的现代政治理念

上文提到,《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以“自提问题”开篇,于“教看问题”收尾,管窥之下,毛泽东同志的“问题意识”可见一斑。其实仔细研读后就能发现,还不止是篇首篇尾,全文的思考都散发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主张的方法也都坚持着明确的问题导向。提出“善于当班长”的问题之后,文中随后即列出几种典型错误让党委领导同志自己“查问题”,又借“摆问题”来比喻民主集中制;要求上级要经常向下级“问问题”以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再借“弹钢琴”的比喻来说明“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要点一下”这种“点问题”方法的重要性;还告诫“抓问题”要抓紧来提升工作实际效果;甚至最后连开会之前都要通知“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否则“就不要急于开会”。提出问题是认识之始,解决问题是实践之归。《论语》将“疑思问”列为君子九思之一,《中庸》中的“审问”上承“博学”下启“慎思”,苏格拉底说“惊诧是思想之母”,波普尔言“科学始于问题,又终于问题”,等等。可见,问题是一切学问和实践的中心。后人读毛泽东的经典著作,常常敬服他洞烛机先的观察眼光、一针见血的分析功力。读罢《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方觉恍然有悟:洞烛机先的眼光正是强烈的问题意识所炼成,一针见血的分析乃由精确的问题导向所成就。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其实不仅是毛泽东同志,习近平总书记同样将问题意识提升到战略高度看待之。谈工作方法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问题是事物矛盾的表现形式,我们强调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就是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谈全面深化改革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谈全面依法治国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谈经济发展时,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就是贯彻了问题导向。”谈科技创新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问题导向,从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下,“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已经成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科学方法论之一,贯彻在“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的各领域各环节中。

马克思曾说:“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在当代,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我们具有问题意识这一思想高度、运用问题导向这一实践方法。问题意识、问题导向的背后,闪烁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理论光芒。《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重视、运用、发扬问题意识的楷模。彰往以考来、知古以鉴今,在当今时代重温这篇经典文献,要结合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时代任务来思考,更要将毛泽东同志的问题意识运用、发扬到实践中。

荦荦大端:论方法的简明扼要之时却尽显标本兼治的全面治理思维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是一篇非常有针对性的文章,所谈到的“十二条方法”不是抽象的,而是针对当时各级党委工作中出现的“特定问题”而作,上文说明问题意识时也曾提到这一点。我们在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重温这篇文献、探索其对当今时代的指导意义,既要将文章中的十二条研究透,还需要用“触类旁通”的思维来作拓展式的理解和学习。这篇文献所谈的十二条方法可以归为“提升政治素质”、“巩固组织团结”、“促进作风务实”、“提高工作能力”、“建立制度规则”等五类。

第十二条强调划清界限、第十条强调团结持不同意见的同志是“思想政治建设”类;第一条强调党委书记带好班子、第三条强调班子成员间通知交流、第四条强调上下级之间的征求意见和请示报告是“组织建设”类;第九条强调开会简明务实、第十一条强调力戒骄傲是“作风建设”类;第五条强调弹钢琴式的全面协调思维、第六条强调严格督责、第七条强调重视数据作用是“能力建设”类;第二条强调民主集中、第八条强调会议前信息告知是“制度建设”类。

可见,《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从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两到三个典型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要求并给出了解决方案。这是一篇经典文献,最经典之处就在于其中蕴含的思想是“标本兼治”的。所谓“标”,即是指这十二条具体的方法可以解决十二个具体的问题;所谓“本”,则是指十二条方法所代表的五方面合而为一的“全面治党”思维历经时代变迁也永不失其深刻的指导意义。我们学习毛泽东同志的这篇著作,不仅要学习著作中具体指出的工作方法,也要学习毛泽东同志本人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全面治党、全面加强党委领导班子建设正是这十二条具体方法所代表的毛泽东同志的党的建设思维。

参照当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正是继承了这种“全面性思维”,并将其从“治党”这一个领域发展到治国理政的各个领域。其中“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方面与《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还根据新形势新需要,在“全面”这个范围要求之后加上了“从严”这个程度要求。当下,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正是需要“全面性”、“结构性”改革思维发挥作用的时候。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在学习这篇经典文献时应参照当下治国理政相关论述,加深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尤其是全面从严治党这个方面的理解,并将学习所得付诸实践,将党委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制度建设工作做好,更好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责任编辑:梁齐勇

猜你喜欢
党委会规矩导向
爱与规矩并行,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教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浅议规范国有企业党委会、董事会建设
学习《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提升党委班子领导力
关于正确处理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制的思考
党委会是企业党组织前置研究企业重大问题参与决策的有效方式
犬只导向炮
女佣的规矩
你懂不懂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