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箱涵混凝土质量通病及裂缝控制措施

2016-07-05 08:46邢红全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6年5期
关键词:质量通病控制措施裂缝

□邢红全(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论箱涵混凝土质量通病及裂缝控制措施

□邢红全(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从箱涵混凝土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及裂缝的情况分析原因。在混凝土质量通病方面首先分析出现质量通病的原因,再说明采取的控制方法;主要进行商品混凝土生产的质量控制、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控制浇筑时间段和改进混凝土的养护措施;做好混凝土运输过程中以及施工现场仓面的温度控制。通过采取以上混凝土质量通病控制措施及防裂措施,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以及减少了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几率。本项工程的混凝土箱涵外观质量被评为优良并且没有出现任何裂缝。

关键词:箱涵混凝土;质量通病;裂缝;控制措施

0概况

葆李沟、黄土岗灌渠及老凤河(丰台区)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第三标段由北京翔鲲水务建设有限公司承接。河道治理总长1621.22 m,其中包括涵洞段974.10 m,矩形明渠508.12 m,新建穿工业管线倒虹吸56 m及穿郭公庄路倒虹吸78 m。

暗涵横断面布置采用单孔钢筋混凝土箱涵形式,每孔箱涵内净空尺寸为宽3.00 m,高2.50 m,壁厚35 cm,涵内四角处设倒角300 mm×300 mm。涵身每12 m设一变形缝,变形缝处设置一道橡胶止水带。缝内嵌聚乙烯低发泡闭孔泡沫塑料板。变形缝内部迎水面周圈采用双组份聚硫密封胶嵌缝。

箱涵混凝土分两期进行浇筑,一期浇筑至底板以上50~60 cm,二期浇筑墙体和顶板。在以往箱涵混凝土的施工中,常出现倒角部位出现气泡、一二期接茬处存在错台等质量通病以及墙体部位易发生裂缝等缺陷。为了避免在该工程出现类似混凝土质量通病和裂缝,根据以往类似工程总结的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技术、管理水平,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努力打造精品工程。

1混凝土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

针对施工过程中,箱涵主体底板倒角处可能存在气泡,一二期接茬处可能出现错台、漏浆等现象,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避免上述质量通病的发生,保证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见图1。

1.1倒角部位易出现气泡问题的预防措施

出现气泡的原因是:倒角成45°,属于吊模,该处气泡不容易带出。解决方法:倒角垂直高度为30 cm,分二层进行浇筑,每层15 cm,采用小型30振捣棒振捣;浇筑墙底部倒角部位时,使30振捣棒平行于倒角模板振捣,同时用橡胶锤轻轻锤击倒角模板辅助振捣,以便气泡的排除;底板浇筑完成后一般间隔半小时到一个小时再浇筑倒角混凝土,减少振捣倒角部位时混凝土的下翻,但是要控制好间隔时间,确保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上层混凝土的铺设和振捣,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具体见图2。

1.2一、二期接茬处易出现错台和漏浆问题的预防措施

出现错台和漏浆的原因:混凝土二期采用拼装模板,如果一期模板面不平或变形,则二期模板与一期混凝土面就会接触不实,就会出现错台和漏浆。

解决方法:首先在安装一期混凝土模板时,确保一期模板平整度、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一期模板适当高出一期混凝土3~5 cm。浇筑一期混凝土后不拆除一期模板,将一期模板作为二期模板安装的基础。

单位:cm图2葆李沟、黄土岗灌渠暗涵一期混凝土横断面图

单位:cm图1葆李沟、黄土岗灌渠暗涵横断面图

根据一二期模板拼接处,加遇水膨胀的纯棉条,在浇筑混凝土前用水湿润膨胀的纯棉条,使纯棉条膨胀,以堵严接缝处。

2混凝土裂缝的预防措施

2.1混凝土裂缝生成的原因分析

2.1.1地基承载力

严格控制地基的处理,确保箱涵地基土质均匀且承载力满足要求。箱涵两侧按规定设有排水边沟和积水井,用水泵及时抽出积水,根据对箱涵的水平监测,没有发现有下沉现象。

2.1.2商品混凝土质量

通过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验,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及到达现场的混凝土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抗压、抗渗试验,均符合质量要求,混凝土不存在质量问题。

2.1.3支架刚度及强度

支架为门式钢支架,外斜撑为钢支撑和木支撑,侧墙内外模板采用对拉螺栓固定。经检查,没有发现损坏、滑移等现象。

2.1.4温度影响

由输送泵运送混凝土,先浇注底板混凝土,相隔5~7d后,再浇注侧墙及顶板混凝土。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8~35℃,凝结过程中的最高温度超过50℃,由于内外温差过大,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附近产生内外温差裂缝。

2.1.5裂缝产生的原因

2.1.5.1混凝土温度过高

由于浇注混凝土是在中午进行,气温高,热量不易散发。输送泵送料,浇注速度快,水泥的水化热散发慢,混凝土内部温度高。夜间外界温度降低,冷却到大气温度时,体积收缩大,受到底板混凝土和结构钢筋的约束,侧墙混凝土中产生巨大的拉应力,形成裂缝,是典型的底板约束裂缝。

2.1.5.2混凝土降温过快

箱涵边墙和顶板结构薄,两临空面面积大,采用钢模板,散热快,使得水化升温不会太高,但是它同样会造成过快的降温,使混凝土体积发生激烈的收缩,承受巨大的约束拉应力作用,形成裂缝。

2.1.5.3混凝土养护困难

边墙立面很难用传统的养护方法严密封闭。悬挂的草袋或无纺布,不能紧贴混凝土面,这样不能保证混凝土面潮湿。

2.2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2.2.1原材料的控制管理

对原材料的规格、种类、数量实施控制,水泥采用中热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同时,根据现场气候情况和材料现状,对砂石材料抽样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配合比。

2.2.2技术管理

每次开盘浇筑混凝土前,选派经验丰富的专业试验人员进驻混凝土厂家对本次开盘全程监督。

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途中运输时间,尽量缩短运输时间。

若因故停歇过久,混凝土已初凝或已失去塑性时,作废料处理,现场质检人员在签收票据上作好标记,并通知驻厂人员,以稿此来保证措施落到实处。

混凝土到达施工现场后,现场试验员将每车检测1次坍落度,每浇筑一次混凝土检测3次含气量,并测量混凝土入仓温度。

2.3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控制

2.3.1浇筑分层

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每30 cm厚度为一层铺料,二道侧墙均匀上升。斜面上浇筑混凝土从低处开始,逐层升高,并保持水平分层,下层初凝前覆盖上层混凝土。混凝土浇注时的倾落高度控制在2m以内,均匀放料,不能堆积成堆,以免发生离析现象。

2.3.2控制一、二期浇筑间隔

浇筑二期混凝土时,避开高温时段浇筑。为减小温度应力影响,尽量缩短底板与侧墙混凝土浇注的间隔时间。在底板混凝土浇注完成后,5 d之内浇注侧墙混凝土。

2.4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采用早期水化热低的水泥,使用减水剂,掺加粉煤灰等混合材料,减少单方水泥用量,粗骨料采用多级配,尽量减少混凝土早期温度上升量。

降低骨料温度,在配料仓上部搭设凉棚避免阳光对仓内骨料的直接辐射,必要时对骨料进行喷水降温,或加冰水降温,及时测定骨料的含水率,保证水灰比。

预防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降低过快,延长拆模时间或采用导热慢的模板,以便维持表面温度和湿润,拆模后及时采取养护措施。对于无模板混凝土表面及时铺草袋覆盖并洒水养护,以减少内外温差。

夏季施工,在温度比较低的早、晚时间段浇注,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确保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内。采用降温、缓凝等措施降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上升,将混凝土内的温度控制在50℃以内。

2.5改进养护措施

约束造成的混凝土裂缝,容易向贯穿透性发展。必须在养护上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暴露,遭受风吹日晒,水分损失过快。具体方法如下。设置专用的喷水系统,混凝土开始浇注时就向模板上连续不断地喷水,以免混凝土温度过高,体积膨胀过大,在冷却后体积收缩过大。箱涵侧墙模板拆除后,涂刷养护剂并立即贴塑料膜垂挂麻袋,保证混凝土面湿润。浇筑完成后立即封堵洞口,避免洞内产生过堂风。

3结论

裂缝是箱涵致命的质量问题,特别是用作地下通道或疏水工程的箱涵,一旦裂缝,很难修复。虽然现在有各种补缝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影响箱涵裂缝的原因很多,其中温度应力为主要因素。

葆李沟、黄土岗灌渠及老凤河(丰台区)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第三标段暗涵工程已完工,通过我们采取以上有效的质量预防控制措施,混凝土质量通病及裂缝得到有效的控制。我们将继续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保证在以后的施工中不出现上述质量通病。继续为其它工程建设做出贡献。

日期:2016-01-13

(责任编辑:赵鑫)

中图分类号:TU75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853(2016)05-0045-02

猜你喜欢
质量通病控制措施裂缝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碳酸盐岩裂缝描述七大难点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完美“切割”,裂缝之谜
地球的裂缝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考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