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思想中的公共性思想

2016-07-05 04:31要云
大东方 2016年5期
关键词:公共性信念马克思

摘 要:马克思的公共思想即唯物史观的范畴,是一种蕴含性的存在。马克思用生产劳动逻辑和公共性逻辑两种逻辑在唯物史观中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马克思思想中的公共性思想,从三个方面探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问题、超越国家的公共性、人与自然之间公共性。公共性的马克思哲学思想时刻把人放在首要位置上,因为人自诞生以来最具深蕴的就是公共性安全的存在物,更是文化公共性的一种符号,人类的发展史即探索公共性的历史。

关键词:公共性;马克思

构建良好的公共社会是哲学要应对的问题,公共性的发生就源于人的生活时间、社会性实践。在公共的生活领域中,摒弃公共理念,个体需要的多样性和个体能力是有限的。所以通过拯救个人生活的无根性,来恢复社会的公共性。

一、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人本身具有趋向性的内在特质,蕴含着深度的弹性空间和张力本质。人既能在一种坚强的公共性价值信念规划中自强不息地安居,也能在顺境中平凡而不做努力地安居。不管选择怎样的安居方式,人的某些潜在的特质将自行衰退和隐匿。人以公共性的超越性信念测度事物和世界发展出的矛盾性,一方面给事物带来满足与和谐的信念,另一方面也使我们不自觉地按事物的情状而测度事情,产生相反的习惯。人之存在的合理方式,就在于以实践公共性的方式创造价值,以社会公共性的方式共享价值,以文化公共性的方式体验价值。公共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公共性价值信念影响规制的社会场域中生成的,是一种以公共性价值信念为基本立场的马克思思想行动指南的真实场景的重现,他塑造并成就了一个能激活每个人的潜在动力并能使社会合理流动的机制,从而促使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使人获得真正的安全。

公共性是人与人之间共在共处共建共享的特性,它既是一种扬弃个体利益而考虑他人利益的公共理念,也是人们实践交往中互相照顾和关心的一种活状态,体现了人的类特征。

社会即个体活动的共同体,家庭是私人的生活领域,城邦是公共生活的领域,鉴于人的生存论规定,人是个群居的生物,并不能脱离群体而居,所以需要社会的存在。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的社会是非社会,因为其公共利益是虚假的,更多的利益被资本家无情的剥夺了。马克思主张追求真正的公共性,追求更多大人民的普遍利益。

二、超越国家的公共性

在政治管理学科中,公共性被视作国家和政府公共管理的本质内涵,公共权力的主体、运用过程和使用目标等都围绕着公共性而展开。人民对于公共性的政治期待不仅仅是普遍规范和制度结构,更根本的是实质性价值的公共分享和责任分担。马克思认为,是特权阶层私人利益的僭越使得人民的利益无足轻重,使得国家被贬低为手段,也使得法在私人利益的卑鄙嘴脸面前失语,马克思从一开始就站在占社会绝大多数的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主张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针对于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公共性,表现为文化的公共性。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的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习俗传统,要实现其公共性,就要求同存异,追求共同的利益,同时承认各自的差异。对于国家内部的公共性,主要的表现是个体与类的公共性,即感性存在与类存在的关系。人在国家之中是感性存在物,整个社会是类存在物。在普遍的阶级矛盾之中产生了无产阶级,而马克思始终也是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主张消灭分工和私有制,实现自由个性的发展。

三、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共性

历史包括人类史和自然史,其中人类史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公共性的历史。人类的解放,是人从社会和自然双重之中的解放。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身达到最终的统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人是类存在物,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能动的改造自然界。人的劳动如果失去了这种本质就是异化了的劳动,是一种主客体间不正常的关系。公共性正是体现这一正常关系的状态。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即在马克思的自然观中,自然是人化的自然,这充分体现出人的能动性的本质。同时自然优先于人,这是基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马克思主张人要突破自然的束缚,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公共性的存在要求人们积极处理自身与他者的关系,而他者不仅包括人,也包括整个自然界。如果人类忽略了自然界,自然界在人类社会交往关系中被异化为彻底的客观物,就会造成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失衡,这是其一。其二,马克思认为,人和自然之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人和人之间的问题,当代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问题难以从技术上得到根本解决,正是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紧张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对立关系已经由史前时代的纯粹自在关系成为了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支,人类之间的公共性失衡直接影响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共性缺失。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彰显了社会主体的利益诉求,凸显了人类共同体以人为本的本质特征,蕴藏着人类共同体的最终归宿。

马克思的公共性是一个庞大的思想王国,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现实与理想相统一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它不是一种形而上学原则,而是从批判现实资本主义出发而产生的理想性取向。这一理想的最终目标是社会解放以及与之相伴随的真正的个体自由,它不是一种永恒有效的至善图景,而是与人类的创造性活动密切相关的具体的社会生活规范。

公共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就是具有有限性特征的人对无限性的追求所可能体认到的至极性、超越性的公共性价值信念,是对真善美的超越性、公共性的不断追求。公共性价值信念必然使马克思哲学思想具有了世界情怀、批判与革命性、实践与现实的观察指向。

参考文献:

[1]莫春菊.马克思的公共性思想[J].学海,2015.

[2]蔡青竹.马克思公共性思想的四大理论来源[J].社会主义研究,2015.

[3]李智豪.马克思公共性思想探析[J].金田,2015.

[4]刘东丽.公共性——马克思思想的原初阐释[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作者简介:

要云(1992—),女,漢族,河北保定市人,研究生在读,单位:河北大学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研究方向:经济哲学。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猜你喜欢
公共性信念马克思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间隙、公共性与能主之人:楠园小记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性研究述评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