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的探索

2016-07-05 07:02朱加才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8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数学教师

朱加才

俗话说:“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但却无法迫使它饮水。”教学活动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造,教学模式则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安静地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不等于说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就等于教学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其实不然,數学本身就充满着巨大的美和吸引力,只要我们用心去带领学生,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日益增长,数学课堂将插上快乐的翅膀。

下面本人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供几点建议:

一、联系实际,唤起兴趣

我的教学中有个这样的案例: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问学生:”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如果不采用圆形,改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行不行?为什么?这样一个司空见惯的现象,却引发了学生思考与讨论的兴趣:是呀,为什么一定要用圆形啊?究竟有什么特点?如果改用其他形状将会出现什么情景?为了进一步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我利用电脑适时地放映小动物乘坐各种不同形状轮子的车行进时的状态。这样就会妙趣横生、形象直观,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还有助促进学生观察生活现象,从生活中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感受数学美,激发兴趣

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美的世界,里面又很多新颖、奇妙,甚至出人意料的结论。让学生体会和欣赏数学之美,老师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赋予数学以灵性,让知识“活起来”,使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近它、喜欢它,直到最终热爱它,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比如在复习“几何初步知识”时,我出示这样一个问题:“一块正方形空地,边长为8米,现准备在空地上一半种果树,一半在花草,请你帮设计几种方案。”由于此问题本身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挑战性,调动学生积极动手,从一简单图形出发,按照自己的设想不断进行变换,得到新的图案,并不断改变操作过程,使图案更美。学生再相互交流各自图案的特点,相互欣赏,评价图案的美以及设计创新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进一步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向往美好生活。

三、寻找思维的闪光点,培养兴趣

在学生展开充分的独立思考过程中,常常能提出许多创造性的见解,这些见解如能得到及时赞扬和鼓励,学生就会感受到莫大的成功感和自豪感,这些积极情感反过来又会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作业中有道题:学生们参加野炊活动,一名学生到后勤处去领碗,教师问他领多少,他说领55个,又问:多少人吃饭?他说:一人一个饭碗,两人一个菜碗,三人一个汤碗。算一算,总共是多少人吃饭?大部分学生都采用分数的解法,但有一位学生提出独特的解法:6×(55÷11).这时我们应让学生展开讨论,经过讨论,待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样列式有一定的道理时,再请哪位学生讲一讲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算得那么快,这位学生说:“1、2、3的最小公倍数是6,假定6人一桌,那么每桌就需要6个饭碗,3个菜碗,2个汤碗,合起来共11个碗。然后求出55个碗里有几个11即几桌,也就有几个6,最后只要每桌人数乘以桌数就可以了。”这样,学生的思维闸门打开了,思路就开阔了,跟着得出了许多种解法。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手脑并用,促进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为学生创造动手操作的条件,并要求学生在操作时,做到边看、边想、边听、边动手,有时还需要口述操作过程,这样做既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心理需要,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有位同事在第一册《分类》教学时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首先他运用多媒体出示了一副水果店各式各样的画面,他故意将水果与其他物品乱放在一起,然后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并运用实物实际操作,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将实物放到售物价上。结果,同学们特别感兴趣,积极参与摆出了许多种摆法。有两组同学们都采用了按类别摆放的方法。让每组同学选一名代表来讲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摆。最后由大家选出摆法更好的小组。结果大家选出的正是分类摆物的那两组,并说出来分类的意思。这样,这一节课同学们既认识了分类,又明白了其意义,还进行了具体操作。

五、体验成功,未定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就是激励学生乐于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关的。学生听懂一节课,掌握一种方法,解出一道数学难题,测验得到好成绩。平时教师的鼓励与赞赏等,都能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而学生在学习上屡屡失败,听不懂课,题不会做,学生便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六、课外活动,发展兴趣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可以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以后,就会不满足于课内的学习,希望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扩大视野,拓宽知识,发展特长,增长才干。教师应积极组织各种数学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此外,采用小组教学,个别辅导等形式,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七、多学科共同合作参与、横向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培养数学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比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授完新课后,让学生唱支歌,活跃一下课堂气氛,歌的名字是《西游记》主题歌。于是学生占时缓解一下紧张的大脑,享受着音乐的节奏和韵律之美。之后,教师讲到:有一天,孙悟空师徒四人走到一座山林里,遇到了很多妖怪,师徒四人对付不了,怎么办?孙悟空先从头上拔出7根猴毛,一吹变成了7只猴子,但是妖怪太多,还是不够;于是大圣又拔出7根猴毛,又一吹,变7只猴子,这样他接连拔了5次。这里有什么数学问题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一共变出几只猴子?那么该怎样列式,又该用哪句口诀算出结果呢?于是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便很快列出算式并说出了口诀。在这里,音乐、故事与数学融成一体,不仅给学生美的精神享受,更是结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创造出活泼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

其实,教师们一直奋斗,追求一种境界,让课堂成为充满活力,有情趣的环境。一个成功的教师在课堂上能把学生所有的热情都调动起来,让他们在民主、快乐的氛围中,在积极的参与过程中,在不断地成功检验中,学习让他们觉得数学课非常有趣,数学知识非常有用,学习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让他们放飞心情,收获喜悦。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课外活动类作文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圆我教师梦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