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风情,流年停在彩云之南

2016-07-05 12:55颜士州
新青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景颇景颇族伴娘

颜士州

早听说云南德宏州陇川县被称为“中国目瑙纵歌之乡”,虽然那是景颇人聚集的地方,感觉似乎有些陌生,陌生的是它的前世离我们太远,而熟悉的是集诗、歌、舞于一体的创世史诗《勒包斋娃》的出现,让向往美好生活的人们与景颇人产生了共鸣,它为人们展开着凝固历史的悠远画卷,给人留下对它最深的记忆。

走近你,靠近我

走进德宏州陇川县,只见景颇族的村寨大多建在群山环绕的绿树丛中,远望高山蜿蜒起伏,翠竹郁郁葱葱,一幢幢别致的竹楼隐隐约约掩映在茂林修竹之间,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景颇人的村寨依山而建,常常是二、三十户相拥而居,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房子多为竹木结构,楼顶呈梯形屋面并用茅草修建,进门均有一条长长的过道,形同宾馆里长长的走廊,过道里放着杂用的农具,只有经过过道才能上楼,楼上的住房被分隔开几间,因为有门无窗,走进每个房间光线都会觉得很暗,房间最里面放上竹床,靠近房门的地方均有火塘。家家户户都有前门和后门,前门供客人进来,由后门走出。

景颇族的竹楼颇具特色,大都呈长方形,竹子成为建房的主要建筑材料,无论是门还是窗都会刻上精美的花纹。竹楼上层有横向分隔,也有纵向分隔的,一般分为三间,中间是客厅,前间为厨房,后间为卧室,客房作为待客所用。中间设置火塘,导游告诉我们火塘是景颇人的生活必需品,不管冬天还是夏天,不管有人还是无人在家,景颇人火塘里的火是永远不会熄灭的,只要人离开家,用手扒上木柴灰盖上,人回来再扒开。只要客人进来,景颇人都会围着火塘迎候,火塘成为他们交流感情的场所。许多人家楼下的场地四周围上木栏杆,成为一个较为宽阔的广场,他们的院落通常就是以竹篱为界,几乎家家都有大小不一的院落,也有少数人家在院落内堆上草堆、木柴等。

静谧远尘的目瑙纵歌

每年正月十五是景颇族盛大的节日——目瑙纵歌。目瑙纵歌意即大家汇拢在一起唱歌跳舞。传说,这种大型歌舞是太阳的子女教会百鸟,再由百鸟传到景颇族人民中间的。

节日的仪式非常有趣。太阳冒山不久,迎宾开始。当贵宾来到舞场前,景颇族群众面对面排成两行,一边走出一位妇女,一个背着装满礼酒礼物的花篮,另一位捧着一对竹酒杯,站在夹道中,向贵宾敬酒。待乐队奏完迎宾曲,立刻转身带领贵宾进入舞场。贵宾后面跟着两个乐队,前面由洞巴、巴渣组成;后面由四只桑比、小芒锣、小镲和大小军鼓组成。边走边奏景颇族民间流行的迎宾曲。

一声声的冲天炮,一排排火药枪响过后,盛会开始了!在盛会上唱的第一支歌是《舂米舞》,舞场布置在一块能容纳几万人的偏坡上,平整过的地方用齐腰高的竹片围成圆形,东西南北各开一道彩门;场地中心又用竹片围成长方形,里面四块半米宽的木板面向一个方向,间隔一米多竖在一条线上,中间最高的两块是“矛”,上面刻画着蕨菜芽纹,是传说中景颇族祖先的迁移路线,也是目瑙纵歌的舞形路线图。两边矮一截的板是“刀”,上面画着的装饰图案是说:景颇族各支系迁移的路线虽然不同,最后还是汇拢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矛”上交叉着的两把黑长刀是景颇族的象征,它隐寓着催发生命,讴歌劳动和传扬人间美德的意义。舞蹈时有人吹奏着高亢嘹亮的“洞巴”,它前面安放着大芒、大鼓。

《舂米舞》刚刚结束,“铮跟铮跟”的鼓锥混合乐声又起,四个身穿龙袍,头插各种鸟羽,装饰野猪长牙的领头人带领队伍跳着进入舞场。

歌舞表现了目瑙纵歌的过程,抽象地演示景颇族祖先艰难创世、生息繁衍的大致过程,缅怀祖先创世的功绩。舞蹈中,成百上千的人排成一路或两路,男握长刀,女手摆动彩巾,随着音乐节奏,一拍一动地崴身磨脚地螺形进退。这时妇女衣服上的银泡、银毫、银牌、银链有节奏地发出哗哗地响声,绕旋着跳舞的男女老少激动得放声高歌。在邀人参跳的《哦然》歌声中,其他兄弟民族的群众情不自禁地加入了歌舞的行列。各族人民共同踏着一个节拍,沿着一个方向,放声歌唱,汇成一曲民族团结的颂歌。

景颇婚礼,一篙撑出尘世外

景颇族的婚姻不外乎这三种形式:一是通过自由恋爱,父母同意结为夫妻的。二是不顾父母反对,或为了少送彩礼,先生娃娃,逼着父母同意成为一家的。这是一种消极反对包办买卖婚姻的形式,称为“由于迷”。三是经过由媒人占卜八卦,确定对象抢来成亲的,当然抢亲也是小伙子跟姑娘谈好,女方父母不同意的情况下,由男方单方面私自设立的婚姻模式。现在正常的婚姻就是八头水牛,现金和烟酒,现金八百元左右,四条香烟,八瓶酒。

景颇族的结婚仪式不同于其它民族的是,新郎去接新娘的时候要背上枪。结婚那天当新郎到女方家送上彩礼,女方家里为新娘打扮一番,太阳快要落山,当新娘走出自家寨子时,新郎随即鸣枪告别。当迎亲队伍快要到男方山寨时,也要鸣枪通告家人邻居。闻到枪响,男方家里立即出来两位年轻貌美的伴娘端着酒出来迎接。新娘必须将伴娘递上的酒一饮而尽,然后由伴娘搀扶着回家,到家后嫡系亲戚选出四位向新娘敬酒。首次敬酒是年高的长者,他们会说:“我们这个大家庭欢迎你!”,新娘坐下,上来两位女亲戚敬酒说:“快坐下,快坐下!”一边说着一边同新娘同时饮了一碗酒,饮酒完毕坐下吃饭。饭后,伴娘找来两个竹篮,一个竹篮里装上一套衣服和两个矛头,两把刀。另一个竹篮里放着一筒水酒和米酒。两筒酒由新娘拿出来,一筒送给婚礼上的客人饮用,另一筒分给旁边看热闹的人喝。这时,新娘到新房里换上新装,婚宴才算真正开始。太阳完全落山后,伴娘带着新娘去河边背水给新娘洗澡。洗完澡后,新娘要煮上一锅糯米饭,一觉醒来夫妻同吃,意味着夫妻之间像糯米饭那样紧紧相连。

第二天新郎新娘回门,也就是回娘家,在娘家呆上一天,傍晚时分,两名伴娘背上花篮来到新娘家接新郎和新娘,里面放上刀、姜和稻谷。刀是披荆斩棘的工具,寓意耕种;姜是景颇人公认为避邪的东西;稻谷寓意丰收年。在新娘家喝茶后,伴娘为新郎新娘打着花伞回程,到了新郎家门前。年轻男女为新郎新娘用歌声送上美好的祝福,祝福结束,新郎家的亲戚向新娘献上一杯酒,新娘喝了酒后,把伴娘身上背的花篮献上,婚礼结束。

舌尖上的山珍美食

景颇族有一种“拼伙请客”的习俗,我们刚到山寨,就被人们当作贵宾招待,品尝了他们传统的山珍美食。全村老小,都把各自做的食品送到我们的居住地,集体进餐。

老年人送来的是舂菜。这是她们用山中现采的野菜制作的。舂菜到底什么样?原来是把野菜洗净后,配进酸笳、豆豉、生姜、葱蒜、食盐等佐料拌匀,然后放进竹筒中舂成糊状,取出蘸木瓜醋吃。

景颇汉子各个都是好猎手,他们给我送来了麂子“捣烤”和青竹筒蒸野鸡肉。平时,他们将麂子肉用盐腌制晒干,吃时边在火上烘烤,边抹上胡椒粉,如同都市街头的烧烤。 待烤熟后,用木棍敲捣,食之香味无穷。青竹筒蒸野鸡是将野鸡褪去毛,剖去肚杂,剁碎后拌以佐料,装进现砍的竹筒中,用芭蕉叶封口,埋进地坑中,上燃柴火烧蒸。到了一定时间,取出剖开竹筒,香味四溢,引得馋涎直流。

景颇的山珍,不但饱了我的口福,也大开了眼界。那可口的软米饭和“提群”米酒,让我心醉。“提群”,是景颇人的一种竹制酒具。断竹而成。盖是杯,筒是瓶,外缠两道董棕丝,内装软米水酒。随身携带,见人必先敬酒,灌醉对方为荣。在“拼伙请客”的聚会中,好客的景颇人,“提群”中盛的全是一颗真挚的心……

猜你喜欢
景颇景颇族伴娘
德宏傣族和景颇族高血压现状及影响因素
“闹婚”时常过火催生“职业伴娘”
《景颇族文学概论》的编撰研究
对“景颇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让伴娘变成婚礼上的好帮手
目脑纵歌
并非喧宾夺主的伴娘美甲
你的幸福我参与
景颇语播音主持人正确运用“句尾词”的重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