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生活》课堂走进小学生的生活

2016-07-06 10:37邓永波
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品德与生活品德小学生

邓永波

从《品德与生活》课堂目标的三个维度的关系来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优先考虑的目标,过程与方法是组织教学内容的主导目标,知识、技能是支撑上述目标实施的基础,服从和服务于上述目标的的设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品生课中的分量,在教学实践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围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设计教学过程,有目的的促成小学生的有效认知。

一、让课堂走进生活以促进情感目标教学的实践

一年级小学生刚入学,在布置教室时,有意识的在教室里摆放一些小植物,引导学生分组照顾植物。小植物的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等生命现象学生平時都能感受到。等到教学《春天来了》这一单元时孩子们都能在这些植物中发现生命现象,同时也引发了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增强了学生们爱护环境的责任心。

不仅仅满足于课堂效果,注重课后生活化延伸,这样就避免了学生只明白一些道理,而是学生知行脱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时学生们还没有享受到生活中的真实体验带来的快乐,更别说保持那份实践中带来的快乐了,而这时恰当的课堂延伸,就正合时宜的给孩子们带来真切的体验。

还是在上完《春天来了》这可以后,我们带领孩子们来到校园内小菜园,参观了园内的农作物,并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了给农作物清理杂草、浇水等力所能及的农活。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体验了农产品来源于辛勤的劳动,更加懂得珍惜农产品的来之不易。

二、结合小学生对生活的认知特点与规律来设计活动以促进情感目标的教学实践

小学生年龄较小,极易受到环境影响,他们的思维环节以形象为主,脑海中抽象的道理概念较为缺乏。他们的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向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小学低学段正逐步把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转化为集体意识,自我意识,道德行为观念等。

我在品生课的课堂教学教学中时常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创设生活化空间,吧学生置身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来以便轻松教学,让学生轻松地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习。如在教学《集体生活真愉快》一课时,我设计了“大家一起玩”,“手拉手”,“集体生活快乐多”,“我和同学的故事”等活动。在“手拉手”活动中,教师针对儿童个体的实际情况,以结对子的形式引导儿童共同进步。

三、取材于生活设计课外活动来促进情感态度目标的丰满度

品生课教师要以学生生活实际来设计课外活动,进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例如在纸和环保的教学中,我在课后积极引导学生开展到校园周围张贴宣传口号:“保护山林,节约用纸”,“不浪费一小片纸”等。和学生一起做废纸回收箱,来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品德与生活课程植根于生活,落实于学生品德的养成,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就应该紧紧抓住生活这条主线,开展教学实践以促进学生情感态度的逐步形成,离开了生活,品生课就是无水之源,缘木求鱼,一切都无从谈起。

猜你喜欢
品德与生活品德小学生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思
体验式学习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运用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我是小学生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