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收拾好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

2016-07-06 02:21王金池
治理现代化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产

王金池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很多严峻考验:军事上,国民党军队仍负隅顽抗,妄图与新解放区的残余武装及土匪势力勾结卷土重来;经济上,国民党政府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农业减产,工厂倒闭,交通瘫痪,国民经济严重衰退,物资奇缺,失业众多,民生困苦。党和人民政府恢复生产和国民经济,在经济上进而在政治上站住脚跟,比进军和剿匪更加困难。

然而,仅仅过了三个年头,到1952年底,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全国人民成功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初步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百业凋零的烂摊子,新中国展现出昂扬向上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奇迹是怎样创造的?党又积累了哪些成功经验呢?

西柏坡振响洪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中国的成立并非一蹴而就,共产党领导人民大众进行了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在不断胜利的进程中为建设新国家做了大量实践和理论的准备。1949年3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集中研究决定新中国成立的各项任务,以一系列重大决策振响了建立和建设共产党执政新中国的洪钟。

全会决定适时将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党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须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城市工作必须将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中心任务,其他工作都必须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

全会着重讨论和决定建立新中国重大事项,规定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敲响了“两个务必”的警钟。会议指出,中国革命胜利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巨。毛泽东提出,如果我们在生产工作上无知,不能很快地学会生产工作,不能使生产事业恢复和发展,获得确实的成就使工人生活并一般人民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就会失败。全会告诫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七届二中全会确立的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的蓝图和依据这个精神做出的各项政策规定,后来写入《共同纲领》,指导着新中国的建设事业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工作。

大上海的“淮海战役”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政府在军事上、政治上取得的巨大胜利,同在经济上遇到的严重困难形成强烈对比。新解放城市承受着新旧秩序交替的经济震荡,旧中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影响仍在延续,一大批不法投机商趁机兴风作浪,致使人民币难以立足,黄金、银圆、外币充斥市场,物价凶猛上涨,经济秩序极其混乱。如果不能迅速稳定经济形势,则生产难以恢复,人民生活无从改善,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政权也就不能在政治上立足。党和人民政府科学研判形势,依靠国营经济力量和广大工人农民的支持,大刀阔斧平抑物价,以有力的经济措施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打击不法投机资本。

“银圆之战”首战告捷。在上海这个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不法金融投机资本最为集中、最为猖獗。不法金融投机分子的首要人物控制上海证券大楼,用电话、电报等通信工具指挥各据点炒买炒卖大宗银圆、外币,公然抗拒人民政府法令,破坏金融秩序,甚至狂妄扬言“解放军进得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显然,平抑物价的关键就在于稳住上海等大城市的物价。1949年6月10日,经中央同意,上海军管会采取断然措施,一举查封上海证券大楼,逮捕法办200余个不法投机商。“银圆之战”沉重地打击了破坏金融的非法活动,使银圆价格立即大幅下跌,全国粮油市场价格随之回落,人民币得以顺利进入市场流通。

“粮棉之战”再夺胜利。受到打击的金融投机资本势力不甘失败,很快转向粮食、棉纱和煤炭(即“两白一黑”)市场,利用大城市物资极其匮乏之机大做投机生意,引发又一波全国性涨价狂潮。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物价平均指数上涨1.5倍以上。党中央和毛泽东果断决定:以上海为主战场,打一场平抑物价的“歼灭战”。中财委提出了统一财政经济、控制市场物价的措施和步骤,并按照统一部署,从1949年1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粮食、棉花、棉布和煤炭的大规模集中调运,国营贸易公司在控制住主要物资的同时,趁抢购风盛把呆货冷货抛售给投机商。在各地物价上涨最猛烈的11月25日,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沈阳、西安等大城市统一行动,敞开抛售主要物资,使市场行情大幅下跌,同时收紧银根、征收税款、冻结贷款。如此,投机商资金周转失灵,不得不贱价“吐出”高息拆借资金囤积的货物,“两头挨打”下纷纷破产。中财委在掌握大批周转粮的基础上,又部署1950年春节后在上海敞开销售粮食两亿多斤,迫使投机商不得不把年前囤积的粮食全部蚀本吐出。国营公司则利用跌价及时购进大量物资,做好进一步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的准备。

随后,中共中央采取统一全国财经工作的重大步骤,由中央人民政府统筹全国的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统一计划,令行禁止。到1950年3月,全国的物价完全稳住,从而消除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留下的通货膨胀严重后遗症,全国老百姓终于过上了物价稳定的安稳日子。

毛泽东高度评价了这两场斗争的胜利,认为其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新中国成立伊始面临的困难局面初步改观,实现了经济秩序、社会生活和人心民意的初步稳定,国营经济取得稳定市场的初步主动权,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创造了必要条件。

新中国凯歌行进

从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的三年间,共产党执政的新中国大步凯歌行进。

在1950年6月举行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毛泽东提交《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书面报告,全面分析国际国内形势,总结七届二中全会以来的工作,提出了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中心任务,指出为此要创造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等三个条件,做好土地改革、调整税收和调整工商业、改革旧有文化教育事业、开好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进行全党整风等八项工作,阐明各项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的政策原则。为保证党的中心任务的顺利实现,毛泽东提出“不要四面出击”的战略策略方针。全会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的书面报告,为全党全国人民确定了明确的行动纲领。endprint

贯彻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和人民政府领导全国人民以巨大努力恢复工农业生产和发展各项经济事业。农业方面,党和政府充分调动农民个体经济和劳动互助两方面的生产积极性,采取增加农业资金投入和农业生产贷款、兴修水利工程、扩大农田灌溉面积等政策和措施,促进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工业方面,党坚持依靠工人阶级和国营经济。重点恢复国计民生所急需的矿山、钢铁、动力、机器制造等,同时恢复和增加纺织及其他轻工业生产,还有计划地新建了一批工矿企业。交通运输方面,国家加大用于交通运输建设的投资。1949年底基本恢复原有铁路网,1952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比解放初期增加57%。经过三年奋斗,遭到严重破坏的国民经济获得全面恢复,并有较大发展。

与此同时,民主建政广泛展开,各级人民政权建立起来并得到巩固;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造卓有成效,人民政府严厉禁绝旧社会遗留的卖淫、吸毒、赌博等丑恶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并贯彻执行,政治局面和社会秩序空前稳定。

三年中,国家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经济恢复、政治昌明、社会稳定的崭新局面。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期旧中国的烂摊子面貌。

党在执政初期的成功经验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的头三年中,充分展现“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卓越能力的同时,积累了成功经验。

牢牢把握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环节,始终把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中心。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工作千头万绪。党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中心任务,围绕中心任务有步骤地进行土地改革、民主改革和社会改造等。党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全党正确处理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把政治运动同经济建设适度结合起来,把人民群众激发出来的革命热情引导到恢复和发展生产上来。尽管这三年政治运动接连开展,抗美援朝斗争如火如荼,但都没有妨碍生产的进行,而是有力地促进了恢复经济、发展生产这个中心任务的完成。

紧紧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动员组织一切力量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和发展。一是依靠工人阶级恢复生产。公布《工会法》,明确工会组织在国家政权中的法律地位与职责,使全国工人阶级更好地组织起来,成为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的主力军。二是亿万农民掀起恢复和发展生产热潮。土改的完成,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大提高,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城市工商业在调整中恢复发展。党和政府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基本方针下调整城市工商业,采取措施,帮助私营工商业克服困难,获得发展。

加强执政条件下党自身的建设,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党中央要求全党加强学习,领导好和平建设。1950年下半年进行了整风运动,整顿全党特别是干部作风。1951年下半年又展开为期三年的整党,解决党内思想不纯和组织不纯等问题。1952年,党中央决定把“三反”运动和整党结合开展,对党员和党组织进行一次群众性审查,促进整党运动深入发展,使党在组织成分和党员素质等方面都有明显改善提高,巩固和加强了新条件下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政策得到社会各阶层人民的拥护支持,党在群众中的威信空前提高。由此,新中国成立初期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的中心任务和民主改革、社会改造等各项工作有了坚强领导核心,得以顺利进行,取得成就。

(作者为河北省委党校原首席专家、教授)

(责编 / 刘博)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我国夏粮生产喜获丰收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全面生产维护(TPM)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
安全生产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