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经济”下的定向营销

2016-07-07 08:03李中圆
进出口经理人 2016年4期
关键词:网红经济网红

李中圆

摘 要:实体经济的疲软为非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电商的快速发展更是使得一些依靠自媒体在社交网络上红起来的“网红”成功的利用定向营销手段将自己的粉丝力转化为生产力,形成一种新型的非实体经济模式——“网红经济”。但只依靠某些网红的成功营销真的能保证“网红经济”的持续火热吗?巨大的经济收益背后,“网红经济”又存在哪些弊端?

关键词:网红;网红经济;定向营销

“网红”,成功入选《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2015年十大流行语。何谓“网红”?就是指受到网民疯狂追捧而走红的人,这些人或靠相貌或靠才艺。有商业头脑的“网红”们绝不轻易的浪费自己的人气,他们将自己的关注度和人气转为生产力和购买力,以此来创造收入,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网红经济”。2016年中国第一网红“papi酱”成功融资1200万,估值1.2亿人民币,成为“网红经济”的典型案例。

“网红经济”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用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土豆效应”来解释,“土豆效应”指的是在经济不景气时期,消费者舍弃奢侈品,转而购买中低端产品,并导致对后者的需求上升,进而导致价格低廉的中低端产品销售的增长。其实很容易理解这种效应,假设在经济萧条时期,肉类价格迅速上涨,人们自然就会去选择购买价格相对较低,但同样可以满足饱腹需求的土豆。现如今实体经济发展疲软,加速了非实体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商的快速发展更是加速了“网红经济”前进的步伐。网红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吸引粉丝,再利用淘宝等电商平台开自己的店铺,将粉丝力成功转化为购买力,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第二届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也曾表示,“网红经济”是淘宝上出现的一种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电商现象,并且这种现象所带来的经济收益不可估量。

但电商只是“网红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依托,定向营销是其发展的重要手段。与传统营销不同,定向营销更关注顾客,而非产品,其核心是在企业和顾客之间建立一种新型的服务关系,充分了解顾客需求,从顾客的角度出发而不再是从某一产品或单一服务的角度出发进行推广销售。此外,定向营销不仅仅关注市场的占有率,同时关注顾客的购买额度,力求在定向的基础上提高对每一位顾客的占有度。

身带个性漂亮、幽默搞笑等各种标签的网红,利用其超高人气和知名度聚集了一大批粉丝,这些粉丝或是欣赏其衣着品味、或是羡慕其生活方式,重要的是这些粉丝愿意为他们喜爱的网红买单。网红们凭借这几点巧妙的识别出了自己的顾客群体,即仰慕自己的粉丝。现在各类社交媒体上的知名网红的粉丝数高达上百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潜在顾客群。在这些成百甚至上千万的粉丝中,有一些我们所谓的“铁杆粉”,即网红的狂热追随者,网红们通过观察这些“铁杆粉”的网页关注行为,可以快速识别出对其服务的方向以及服务的价值,他们也清楚的知道这些价值要比普通粉丝高的多,所以集中精力提升对“铁杆粉”的服务价值,是网红们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因为他们需要依靠“铁杆粉”来保证自己的生产的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为了不流失粉丝和保证市场占有率,网红们积极的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及时的了解粉丝群的需求取向和消费水平。这一点和传统营销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营销面对的客户都是未知的,所以很容易流失。网红们通过社交媒体互动了解粉丝的潜在价值,并且将不同价值水平的粉丝区分开来,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将普通粉丝和“铁杆粉”区别开来,利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驱使网红们首先关注“铁杆粉”的需求,所以他们可以很快的设计出满足各色“铁杆粉”共同需求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往往又极易被生产出来。“偶像效应”使得“铁杆粉”们并不十分在意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他们更多的是在意是否购买到了偶像设计发售的产品,也就是所谓的“偶像周边”。“周边”产品种类越丰富,关注的同时也会及时的关注粉丝们的动态,随时保持和粉丝们的双向沟通,即及时了解粉丝的需求和想法。以现如今微博上很火的一些美妆博主为例,这些美妆博主先是自己发布一些有关美妆的视频或博文,渐渐地随着粉丝的增加,美妆博主们会开始根据粉丝们的留言,制作满足粉丝需求的美妆教程。这种网红与粉丝间的双向沟通是成功进行定向营销的重要一步。

简言之,“网红经济”下的定向营销就是从网红识别粉丝群,将他们作为自己潜在客户群,到粉丝差别化,将普通粉丝和“铁杆粉”区别开来,再到与粉丝进行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最后,网红们需要做的就是对这一过程进行不断的巩固与重构,以保证自己能够成功的将关注度和人气转化为生产力,取得利益最大化。

但“网红经济”下这种将粉丝力转化为生产力的营销手段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一方面,从网红自身的角度来说,人们对于“网红”的定义各不相同,像Papi酱、艾克里里这种依靠自媒体和幽默搞笑细胞红起来的网红深受到大众的喜欢,他们所引起的“网红经济”受到大众的认可,也容易将普通粉丝成功的变成自己的顾客,取得经济效益。但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也使得一些网红是依靠低俗、炫富等突破底线的方式红起来的,大众对其的认可度相对较低甚至对产品质量存有质疑,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此类网红引发的经济效益需要考虑到道德校准的问题。另一方面,从未来发展的角度来说,网红们要防止“掉粉”和现有粉丝变成“黑粉”,避免潜在客户的流失。这就要求网红们保证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随时保持活力,避免出现不符合粉丝口味的行为。这对于网红们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他们也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避免江郎才尽的局面出现。网络言论自由的弊端更是要求网红们要不断提高警惕,避免自己的粉丝出现对自己不当的言论,影响其他人的看法。所以,如何定向经营自己的粉丝群也是网红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良好的电商发展平台,精准的营销手段定位,使“网红经济”愈发“火热”,但在看到其巨大经济效益潜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可能存在的道德校准,产品质量监管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匿名.网红经济,时代人物[J].2016,12(4),56.

[2]荆棘.“网红”资本时代,齐鲁周刊[J].2016,No.Z2,B37-B39.

猜你喜欢
网红经济网红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关于“网红经济”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ВаНхУН»
“网红经济”的阴影
“网红”数学课
当网红遇上“网红” 国外网红们都拒绝不了的鞋包好品位
“网红经济”是种社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