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选民议政会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思考

2016-07-09 03:25陈景祥
人大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议政办事处选民

陈景祥

浙江省温岭市横峰街道选民议政会成立于2014年1月2日,旨在弥补街道没有人代会和本级代表而致使体制性人大监督“缺位”、民意反映“断层”、民主渠道“缺失”的不足,最大程度上促进政府决策与群众意愿的对接和同步。

选民议政会的制度设计

选民议政会制度以协商民主为设计依据,经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审定并报经市委原则同意列为试点工作。议政代表的产生采用民主推选制,由所在单位党组织推荐提名,交村民或职工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经街道党工委资格审查同意后,由街道人大工委颁发《议政代表证书》,任期3年,对履职不合格的可予中止议政代表资格。现有的66名议政代表中,有人大代表9名、新老人大工作者5名,村民代表27名、部门群团12名、企业三产人员5名、外省籍人员8名(包括两名少数民族代表),办事处各线各办负责人一律不予安排。

根据《横峰街道选民议政会暂行办法》规定,选民议政会是街道党工委领导、人大工委负责实施的街道群众性、非决策性议政组织,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保障广大选民对本街道经济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选民议政会分设4个议政小组,每季安排一次集中议政,每月组织一次小组活动。办法规定了专题议政、代表活动、联系接待、意见建议、列席会议、工作监督、信息通报、代表培训等八项制度。

选民议政会的制度设计借鉴了乡镇人代会和市人大常委会专题审议会、代表提议案交督办等人大相关工作机制的核心功能,侧重于调研、讨论和协商,大会没有仪式性程序和部署式报告,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形式上突出“议”,内容上专攻“政”,寻求具体民生与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途径。

选民议政会的具体实践

温岭市选民议政会至今已组织开展10次,历时已2年多,主要围绕办事处重点工作和街道预算安排、淘汰皮头产业、发展公共自行车、皮头污染整治视察与评估、议政十事、横峰总体规划修编、议政十事逐个评、河道治理、重点工作与收支预算、多城同创等议题,组织议政代表与办事处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面对面议政,会后进行跟踪监督。

具体议政实践为:2014年2月20日首次召开专题选民议政会,议题为2014年办事处重点工作和预算安排,提出鞋业整治提升、城区治堵、村留地开发等30多项口头建议和16项书面提议,会后办事处分解落实办理并书面回复议政代表。2014年5月22日召开第2期专题选民议政会,议题为“淘汰皮头产业、净化人居环境”,因废弃皮头料收储再利用产业涉及堆放霉烂、粉尘噪音、油烟废气污染并牵制鞋业升级,提出“限期消化库存、淘汰皮头产业”建议。会后限期分类明确近100家皮头相关企业及作坊关停、转产、淘汰时限辅以行政手段,深得公众支持并直接促使全市鞋区联动联治。2014年8月28日下午召开第3期专题选民议政会,主题为“发展公共自行车、倡导绿色新交通”,提出“对接市区,通借通还;村村设点,集资兴办;委托建管、联合监督”的公共自行车建设思路,首期设点30个、投放1000辆、集资300万,2015年元旦如期全面开通,实现了单车村村通。2014年12月5日举行第4期专题选民议政会,主题为“皮头污染整治视察与评估”,市人大代表和鞋区议政代表共20人参与,在实地视察基础上与街道办事处、市环保局进行对接,肯定前期宣传巡查效应,但整治工作因三改一拆造成一定脱节现象,建议重整旗鼓、一抓到底。2015年2月2日上午召开第5期选民议政会,主题为“议政十事,选民开讲——2015年办事处重点工作与预算安排”,人大工委就会前公开征集到的37项提议事项逐一进行了图文讲解并当场票决,市容秩序管理、皮头污染整治、排污纳管建设、横牧路拓宽、住宅化粪池改造、校网规划设计、外迁托运站、长车进出城管制、搬迁园区垃圾中转站、引导发展电子商务等列为当年“议政十事”,街道列为当年“民生十事”工程,人大全程跟踪监督。2015年7月8日召开第6期选民议政会,议题为“关注总规修编、共享城市生活”,邀请省市城乡规划设计单位作横峰总体规划编制设想,充分听取各界意见,为办事处提交修编意见作参考依据。2015年8月28日召开第7期选民议政会,议题为议政十事逐个评暨办事处半年度工作通报会,办事处领导作了办事处半年度工作和预算执行状况通报,就“议政十事”落实情况逐一作了专题报告,总体上各项工作都进行了安排和努力,但进展状况和实际成效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在下半年继续推进落实。2015年12月31日召开第8期选民议政会,结合街道五水共治分片交办会举办,主题为“水乡横峰河当先”。横峰随着近三十年制鞋产业的发展和大量外来人口的集聚,原本优美的水乡环境遭受了破坏和污染,代表们迫切希望街道和各村加大力度、统筹推进,把河道治理作为横峰改善人居环境、展现市区形象的重中之重来抓,水乡横峰河当先。2016年1月18日召开第9期选民议政会,议题为“横峰街道2016年重点工作与收支预算”,2016年按照全市五水共治、多城同创的工作部署,街道财政需要大量的刚性投入,赤字财政下如何合理统筹安排资金、确保重点项目建设和民生事业支出是议政代表关注的焦点。2016年4月2日召开第10期选民议政会,议题为 “借力多城同创 重塑横峰形象”,上午参观下午议政,全程八小时,提出“明确规范、村自为战,样板示范、整村推进”的多城同创路径,着重解决横峰的环境整治、秩序管理和市政设施滞后等问题。

每期议政会由会前分组调研、集中议政询问和会后跟踪监督三大部分组成,一般安排一个月时间进行充分调研;集中议政会上,邀请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相关部门参加,也体现与人大常委会的派驻和委办联动关系。“通过一个专题,回应一个热点,解决一个难题,办好一件实事”是社会对选民议政会的评价。

选民议政会的体会与思考

选民议政会从一开始便受到社会各界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浙江日报》两次报道,入选温岭市人大60年大事记,被浙江省档案局《记忆浙江2014》收录,2015年7月作客浙江省首届街道人大工作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背靠常委会、借力党工委”是实施选民议政会的底气。街道人大工作先天不足,没有对政府派出机构的监督职能。横峰街道除却职务代表本土人大代表仅有4人,势单声稀,加之办事处尚实行乡镇财政,在行政职能和财政规模上与乡镇无异,市人大常委会又难以顾及,健全和拓展街道人大职能有着现实需要,选民议政会由此萌生。

选民议政会有无生命力尚取决于政府的自觉。现有街道的机构体制下,人大工作除了常委会的支持和党工委的重视之外,还必须有办事处层面的自觉民主,能主动借助人大职能优势疏导民意、收集民智,以协商民主的思维来实现民主执政。

选民议政会有无活力取决于议政代表的参与热情。“一季一专题、一月一活动”任务并不轻松,能否激发议政代表的参政热情是关键。选民议政会实施以来,我们注重了几个环节的把握:一是加强联系激发议政代表责任感;二是精选议题着眼民生热点问题;三是通过“横峰人大动态”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扩大议政影响、推动结果运用;四是精心会务安排和运用多媒体讲解,设计议政看点;五是政府互动反馈结果运用。所有这些,使选民议政会区别于习惯思维当中的乡镇人代会或是民主恳谈会,自成体系,打造街道人大工作的“苹果系统”。

选民议政会从设计到实施已进入第三年,公众高度认同,强化了街道的民主氛围,回应了公众关注热点,扩大了人大工作影响,根据2016年市人大修订的《街道人大工作规则》,选民议政会与市人大常委会及相关委办的专题联动将进一步密切,以推动议政结果的有效运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岭市人大常委会)

猜你喜欢
议政办事处选民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街道议政会:基层创新续接民意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民主议政会职工说了算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上虞区:推行街道议政会制度
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知多少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石家庄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