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

2016-07-10 10:46彭展光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个性化文本情感

彭展光

文本即语文教材,语文阅读教学是教师通过解读文本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得文本知识,提高阅读能力,提升审美体验的过程。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充当着活动程序的设计者、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解读结果的评判者。因此,语文教师高质量的文本解读能力是确保语文阅读教学正确性、高质量、高效率的首要因素。

个性化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否应该提倡,如何进行个性化解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难免有一些困惑。其实个性化解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是教学实践必然,也并不神秘高深,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大有可为。

一、正确认识语文教师的个性化解读

1.个性化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特点的必然结果

解读文本首先是一个“破译”过程,通过阅读文本的基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蕴含的作者的思想主旨、审美情感。这也是语文教学中所说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缘景明情”。其次解读文本是一种建构行为,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渗入阅读“破译”过程,形成自己的阅读“破译”结论,并在感悟体验“他人的世界”中建构“自己的世界”。古人说的“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就体现了这一点。由于解读主体的差异性,如生活经历、阅读动机、人生信念、解读方式、思维特点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对同一文本,不同的人“破译”和“建构”的结论却千差万别。因此,个性化解读是阅读活动的必然结果,并且个性化阅读的结果区别恰好是语文教师阅读能力素养高低的体现。

2.个性化解读不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彻底颠覆

首先,文本的意义内涵是基本明确的,作者的写作意旨大致有定。根据作者的思想经历、写作背景和文本的基本脉络、情感倾向,对文本的“破译”大致有一个明晰的范围。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斯有路,遵路识斯真”,说的就是这种确定性。同时语文阅读有着自身的语言信息系统,对文本的理解有其独特的规律方式。如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柳与“留”谐音,被古人大量运用于惜别伤感情绪的表达,例如“主父西游去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忽见陌上杨柳色,悔叫夫婿觅封侯”“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等。这就让读者不致于任意主观臆断地解读文本。第三语文教师虽有一定的阅读审美能力,但毕竟不是专业的理论家和评论家。对文本的“破译”和构建“能有一定的自我成分,但有着先天的局限性。语文教师的文本阅读一组织教学为目标,其出发点是如何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其解读文本必须更多考虑教学的现实情况,学生的认知水平有时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程度。因此,语文教师的个性化解读受到文本基本信息、阅读基本规律、自身理论水平和学生认知情况等因素的制约,基本上是可控的,不会离经背道,也很难独树一帜。

二、进行个性化解读的基本要求

1.要以充分占有文本资料和参考资料为前提

首先这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语文教师解读文本的直接目标是教学,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首先自己得有一桶水。充分研究文本基本信息,广泛了解文本参考资料,教师才能对课堂教学驾驭自如。特别是班级教学对象多,学生思维活跃,在教学中不时有一些奇思妙想,冷不防就有棘手的课堂生成问题。另外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本大都为经典篇目,历经时代考验仍有着闪烁古今的思想光芒。对这些文本的阅读感悟,已有明确的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权威论断和经典争鸣。

2.情感体验和角度创新是突破方向

前面已提到语文教师文本解读有诸多制约。语文教师不甘于做不敢越雷池半步的循规蹈矩者,想研究出高屋建瓴的一家之言又力有不逮。其实在深化情感体验和创新阅读切入方面进行个性化解读大有可为。一方面贴合教学实际需要,可操作性强;另一方面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现语文教学“活”的特征。

文本蕴含的情感主旨、阅读获得的情感认知和阅读时读者的本身情绪三者同向、逐层加强,文本解读的情感体验能达到一定深度、广度和强度。如《湘夫人》一诗,由于文言文的诘屈聱牙和时代久远,教师和学生多望而生畏,解读往往匆忙应付。在讲授此诗时突然对诗中提到的植物感兴趣,上网一搜,搜到《楚辞植物图考》。读后发现以前认为神圣诡秘的香草佳卉竟是乡间四野的平常之物,一下子对《湘夫人》的隔世之感变为“邻家女孩”的熟悉,屈大夫也如邻居大叔般的亲切了。没有了隔阂,解读更易由景入情,把握主旨;再进一步思考楚地花草在屈原诗歌中的重要意义,对楚文化的了解和对湖湘大地的热爱又加深了一层,自然而然完成了一次个性化解读。

文本是教学的媒介,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载体。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追求面面俱到,沦为他人的传声筒,应该根据教学的三维目标自主确立解读文本的侧重点,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重难点。如有教师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时,觉得按老套路来组织教学难以出彩,而加深人本解读深度学生又没有达到相应的理解水平。忽然想起电影中常用的“道具”一词,开始思考道具的概念、小说中有哪些道具、道具如何出现、道具起何作用。问题不断拓展,思路逐渐明晰。依据这些思考进行教学设计,由于问题直接简明、别致新颖,又符合“跳一跳、摘桃子”的难度原则,教学效果良好。

猜你喜欢
个性化文本情感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情感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台上
同桌宝贝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