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话剧发展之研究

2016-07-10 20:07张曦予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话剧戏剧发展

【摘 要】话剧作为一种被“引进”的艺术形式在我国形成于20世纪初期。“五四”运动前后,话剧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和本土化,并在20世纪30—40年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一种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话剧;戏剧;发展

以新中国的成立为标志,我国的话剧可以分为现代和当代两个时期。又将文革后的话剧叫作新时期话剧。在这一阶段,有时叫“话剧”,有时叫“戏剧”。我国的戏剧观念经历了七百多年的历史演进,每一次观念的更新既是戏剧艺术发展的反应,又是推动戏剧艺术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历史证明:戏剧观念是时代发展的精神产物。

一、我国早期话剧

我国早期的话剧是伴随着时代变革的潮流而兴起的。鸦片战争的爆发,使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寻找救亡图存的道路。在戏剧界中,人们将传统的戏曲进行改良,上演了一些揭露清政府腐败和宣传维新思想的剧目,激发了当时人们反对封建主义、支持维新变法的浪潮。那时的戏剧穿时装,使用生活化的语言和动作。后来,上海的学生受教会学校演剧的影响,模仿西方演剧的模式,在校内外有编排了一些新戏,这可以说是我国话剧的萌芽。

对我国话剧影响最大的就是春柳社的戏剧了。春柳社是由李叔同和曾孝谷两位留日的中国学生创办的一个文艺组织,受西方戏剧影响,其主要从事演剧活动。代表作有《茶花女》、《黑奴吁天录》、《热血》(陆镜若改编)、《恶家庭》等。辛亥革命之前,我国早期话剧在演出实践上基本是“春柳派”和“天知派”两大派系。“天知派”的进化团是当时影响较为广泛的一个演剧团体,也是我国早期话剧的第一个职业剧团。进化团的演剧注重宣传性和实时性,代表作有《共和万岁》、《黄金赤血》、《东亚风云》、《安重根刺伊藤》等。

以“春柳社”和“进化团”为代表的我国早期话剧,力图采用西方分幕式的编剧手法,运用非歌舞化的动作和语言,描述社会现实,但并没有真正掌握西方演剧的艺术方法,形成了我国早期话剧不成熟的形态。尽管如此,我国早期的话剧却为“五四”运动以后我国现代话剧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我国现代话剧的引路人。

二、我国现代话剧

“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一场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始。这期间,我国现代话剧在批判旧戏剧、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经历了又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我国现代话剧大体上经历了爱美剧阶段和左翼戏剧阶段,逐渐发展成熟。其中20世纪20—30年代是我国话剧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专门从事话剧创作和演出的人员以及从事戏剧教育机构的出现标志着我国话剧的成熟。

20世纪30—40年代,我国话剧运动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继20年代郭沫若、丁西林等第一代剧作家后,又出现了胡可、吴祖光等优秀剧作家,他们的作品构成了我国美丽的戏剧长廊,加速了我国话剧现实主义主流的形成。40—60年代,随着社会的安宁和发展,我国话剧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并得到空前的发展,展现了这一历史时期的风貌。

三、我国新时期的话剧

1976年以后的我国话剧,在改革开发春风的洗礼下冲击着文学艺术界,剧作家们大胆吸取西方现代戏剧的成果,其创作和演出开始了全方位的探索。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剧作家和文艺作品。其中,社会问题剧占有主要地位。该种类型的剧目开启了新时期现实主义戏剧的先河。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的类似剧目还有《左邻右舍》、《血,总是热的》、《再见了,巴黎》、《大幕已经拉开》、《“炮兵司令”的儿子》等。但由于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社会问题剧的喜爱也渐渐的冷淡下来。为此,社会问题剧只是兴盛了两三年就渐渐走向衰微了。

由于戏剧危机的影响,剧作家们将思维模式放宽了许多,又开始对戏剧的观念进行了探索。在探索中,剧作家们将美学原则和表现方式方面较传统的戏剧进行了突破,使我国的戏剧由现实生活走到了心灵深处,使人们得到了内心情感的升华。1986年以后,多元化的探索方式开始有了“融合”的趋势,涌现出了《桑树坪纪事》、《中国梦》、《蛾》、《狗儿爷涅槃》等优秀作品。《桑树坪纪事》是根据小说来创作的,剧本中运用链条式的写作结构,并选取几个相对独立的章节构成的。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剧中将歌曲、音乐、舞蹈等艺术有机地、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将剧中人物、情节诠释地淋漓尽致、绘声绘色,并汇集了新时期戏剧探索的优秀成果,标志着新时期戏剧艺术的成熟,被称为“里程碑式”的作品。諸如此类的优秀作品代表了新时期戏剧创作的艺术水平,也代表了这一时期戏剧理论研究和戏剧批评的整体态势。

总而言之,在人类艺术中,戏剧是最具有变化性和复杂性的。可以说,戏剧艺术是时代精神的产物,随着社会和艺术自身的发展,不同时代的戏剧会呈现出本时代的新特点,适应这些新特点后,戏剧观念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作为一门拥有悠久历史并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具备了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特点。因此,把握戏剧艺术的本质,是走进戏剧殿堂大门的钥匙。

作者简介:张曦予(1991-),女,辽宁省朝阳市人,硕士,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音乐)。

参考文献:

[1]蔺海波.90年代中国戏剧研究[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10.

[2]周安华.戏剧艺术通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3.

[3]金粉.我国话剧表演观念的发展[J].艺术探索,2010,04:123-125.

[4]薛燕杰.“爱美的”校园演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

[5]陶海娟.中国现代话剧的诗性特征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

[6]陶海娟.中国现代话剧的诗性特征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话剧戏剧发展
话剧《坦先生》
有趣的戏剧课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话剧《二月》海报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戏剧类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现代话剧繁荣时期(一)(1935-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