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开放题的应用

2016-07-11 10:39黄敏芝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福建武夷山354300
人间 2016年16期
关键词:思维发展创新

黄敏芝(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数学教学中开放题的应用

黄敏芝
(武夷山旅游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武夷山354300)

摘要:随着数学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开放性问题教学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广大数学教师所认识。如何得用现有教材开展开放性问题的教学?是本文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创新;思维发展;认知需求

开放题教学是一种新的数学教学模式,教师必须认识开放题材的作用,根据实际情况利用现有传统题目,开展开放性问题的教学,以适应数学教学的要求。

一、数学开放题的作用

要开展开放性问题的教学,首先要明确开放题的作用:数学开放题有助于增加鼓励和表扬学生机会。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发言次数增多,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做出相应的某种意义的回答;学生增加发现问题和为人所认可的成就感;并可将所学知识综合利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给学生提供了较多提出自己独特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由于开放题要求学生寻求条件,结论,寻求不同解法。充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发散性思维,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创造性,严密性,批判性,进而培养的思维品质。

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

由于开放题有层次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使用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而达到学有所获的效果。

二、教学实践中开放题的几种开展方法

1.弱化成题的条件,使其结论多样化。

例1.如图1ΔABC是一个钠架,AB=AC,AD是连结A与BC中点D的支架。求证:AD⊥BC(《几何》课本第二册第38页)

改编为:如图1,△ABC是一个房屋的人字梁,其中AB=AC为了使人字两梁更加稳固,房主要求木工顶点,A和横梁BC之间,加一根柱子AD,你能帮助木工确定D点在BC何处,才能使AD⊥BC吗?

写出方案,,并说明理由.

由于减少D是BC中点条件,便让学生有进行发散性思维的空间.有。有的学生凭直觉大胆猜想D为BC中点;也有学生会根据生活经验,用悬挂重物的方法寻求D点;还有学生想先拉根细线,再用三角板;还有学生说将一矩形长板块靠在A处并使用权矩形较矩边话在横梁上来确定D点。

学生依靠传统命题解题思路,逆向寻找被隐去的条件,唤起他们对问题解决的需要,并且能使学生产生对问题解决思考途径的一种反思。从而加绝对概念本质的理解。

2.隐去成题的结论,使其指向多样性。例2,如图2 ,AB是⊙ο的直径,⊙ο过BC的中点D,DE⊥AC,求证:DE是⊙ο的切线。(《几何》第二册第15页)改编为:如图2,AB是⊙ο的直径,⊙ο过BC中点D,DE⊥AE,垂足为E。

⑴由这些条件,你能推出哪些正确的结论?(要求:不用标注其它字母,如有连辅助线,则应不在结论中出现)

⑵若∠BAC为直角,其它条件不变,除上述结论外,你还能推出哪些新的正确结论?并简要说明理由。

由于隐去原题中结论,使得结论待定化和多样化。这样让学生能充分利用所学有关平行、相似及圆的知识来发现结论,有些甚至会很有新意。

有些问题的答案不确定,解答具有多样性,这决定了它能满足多种层次学生认知需求,有利于学生解答过程中重建认识结构。同时由于综合知识的容量加大,教师可有针对性地把学生分层次地加以引导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调动全体学生参加解答过程。

三、将原题特殊化、一般化

例3:求证:等腰三角形底边上任一定点,与两腰的距离和等于腰上的高。

改编为:如图3、在等腰三梯形ABCD中,已知AD∥BC,AB=DC,点P为BC上一点,PE⊥AB,PF⊥CD,BG⊥CD,垂足分别为E、F、G。求证:BE+CF=BG

将原题特殊化,即将等腰三解形变化等腰梯形,其条件,证法相似,便于让学生将知识延伸,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数学问题的结论往往是在一定条件基础上,由某些特殊条件建构或衍生的特定结果。以现有结论出发,进行联想,探索成立的特殊件,引导学生在求解过程中引出新问题,并将问题加以推广,找出更一般、更概括的结论。

四、开放题应侧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

学习不应是简单地感知,被动地接受,而需要学生自身积极能动地构造,通过建构,实现主体思维的拓展。通过开放性教学,学生主体精神能更好得以体现,因此应侧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策略而不是问题答案,则应注意以下几点。

1.斥其他问题的作用。如培养学生运算能力,使学生会根据法则,公式等正确运算,根据问题条件设计合理,简捷运算途径还得借助传统教学。

2.教师要做好示范。在开放性问题教学中,教师应自觉形成开放的意识,将教学语言演绎得丰富多彩。并处处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能过动手,动脑,发现规律,找分关系,体验创造性劳动的乐趣,老师在问答过程中起鼓励,指导作用。

3.要注意学生的认识层次,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对不同思维发展水平学生,应从实际出发,同时,将问题接不同梯度展开,给每个学生有发现的余地,有的放矢地给出一些启发和帮助,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必须避免将开放题变成难题,怪题,让学生望而生畏。

综合上述,开放性问题的教学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懂得用现代看法解决现代问题仅仅是学习的开始,更重要的是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这才是开展开放性问题教学的一种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闻黎明“平面几何题改编为开放题的一些做法”《数学教学》。

[2]刘达“由开放性问题设计而产生的开放性问题”《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6-0262-01

猜你喜欢
思维发展创新
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研究
在读说教学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
初中英语阅读活动的分析与重构
重视听心算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探究小学品德课与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结合
新课标下的语文有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