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循证护理分析

2016-07-11 09:19朱秀莲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循证阻塞性临床

朱秀莲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科收治6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给予循证护理的治疗组在临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是优质的临床护理方法。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循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3-0097-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引起的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加重的一组慢性肺部疾病。COP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常发展为肺心病。合理、正确的护理亦是取得最佳疗效的关键因素。我科于2014年6月~2016年1月收治64例COPD 患者,现将护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患者,男46例,女18例;年龄58-84岁;病史:病程5-22年;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其中慢性支气管型(BB型)14例,肺气肿型(PP型)5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分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结合患者术后临床表现做综合评估,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1.2.1偱证医学 成立循证护理小组,进行循证护理知识培训,通过学习使小组成员掌握循证方法。提出待解决的个体化问题如,确定【关键词】合理使用抗生素、呼吸训练、营养护理、并发症、呼吸衰竭、自发性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应急性溃疡、咯血。查阅相关文献,针对文献的科研严密性,结论可靠性和临床可行性进行综合分析和具体评价,并结合以往护理经验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并于实施。

1.2.2护理干预 护理要点:⑴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病情及痰培养的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减轻症状,控制肺部感染,缓解并减轻气道阻塞。抗生素静脉使用时,COPD患者静滴速度不宜过快,以20~30滴/min为宜,输液量也不宜过大,以免引起肺水肿,同时要及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生素及激素使用可致霉菌感染,好发于口腔,应加强口腔护理;⑵呼吸训练:呼吸训练护理:重点突出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训练(膈肌训练),膈肌在通气中起到重要作用。方法如下:缩唇呼气法,即在呼气时将嘴唇缩紧呈吹口哨状,使气体缓慢地通过缩窄的嘴唇,徐徐吹出。腹肌训练,呼气时要腹部下陷,吸气时鼓腹,不要在吸气时收缩腹肌。常采用按气法,即以一手按在上腹部,呼气时腹部下沉,此时该手稍稍用力,以使腹压进一步增加,迫使膈肌上抬,吸气时,上腹部对抗该手压力,将腹部徐徐隆起。该压力既可吸引病人的注意力,又可诱导呼吸的方向和部位[1]。训练时呼吸次数要控制在8次/min左右。开始时2次/d,10~20 min/次,熟练后可随时进行;⑶营养护理:老年COPD患者大多会出现营养不良现象,原因主要有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患者因在咀嚼、呼吸和吞咽等方面的困难造成患者进食量减少,老年COPD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要比正常人多消耗10%~20%的能量,而且基础的代谢率也增多30%,从而导致总的消耗量增加[2]。提高能量的摄入,确保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呼吸肌功能良好。根据总热量需求及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物质热量合理安排比例。通常老年COPD患者供能比例为蛋白质15%~50%、脂肪30%~35%、碳水化合物50%,蛋白质的维持量1.2~1.9g/kg体重。同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3];⑷慢性呼吸衰竭预防、护理:患者并发慢性呼吸衰竭,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精神可表现为先先兴奋后抑制,外周体表静脉充盈、皮肤充血、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动脉血气分析:PaO2下降,低于60mmHg, PaCO2升高,超过50mmHg。护理人员应指导协助病人排痰、用超声雾化吸入、定时协助病人翻身进行有效的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另外,给予合理氧疗;⑷自发性气胸: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胸痛提示气胸,立即通知医生,拍床头胸片,做好去手术室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准备。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预防、护理:患者取半卧位,可减少心脏负荷和肺灌注量。根据病情限制输液量,控制输液速度。讲解强心利尿、扩张支气管药以及祛痰、止喘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用药时的配合要点,正确记录痰量和尿量的意义和方法;⑹应急性溃疡观察护理:注意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性状,发现呕吐咖啡样液体和黑便应警惕应急性溃疡;⑺咯血:并发大咯血者要迅速采取侧卧位,头低足高,防止血块窒息气道。

2.结果 我们得出循证护理的治疗组在临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临床尚未清楚,通常认为环境因素和个体易患因素,其中环境因素为化学物质、吸烟或粉尘的吸入,导致呼吸道感染,或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及其他社会经济现相关联因素。个体因素多为气道反应性增高或遗传因素[4]。如果COPD患者不接受规范治疗或预防不当导致病情反复发作,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肺功能障碍,甚至多个器官的功能衰竭。所以患病后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循证护理能够使护士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查阅文献、制定措施这一系列步骤改变了临床护理凭经验和感觉的习惯和行为,促使护士主动钻研业务,寻找护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理论水平,确保了整体护理质量,明显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并缩短了康复时间,提高了护理满意率、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周玲君.呼吸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J].护理研究,2005,19(3A):478-479.

[2]吴玉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行营养支持3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4(17):70-71.

[3]吴洁,左志通.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0):4028.

[4]陈晓,黄丽瑾,欧秀莲,等.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效果及依从性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4,21:34-35.

猜你喜欢
循证阻塞性临床
循证护理对新生儿picc护理中不良反应的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舒肝宁心汤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眸慢性溃疡59例临床观察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