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历史的视野看“中国特色”

2016-07-11 19:21张国刚
南风窗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国家

张国刚

什么叫中国特色?中国特色一定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对现实生活持久影响,对未来的发展还有重要作用的因素。看一个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与走势,必定是一个长的视野,甚至两三百年也不一定能够看清楚。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要讲中国的特色,就必须要从整个历史纵深来谈这个问题。

在世界文明当中,西方人重视自然科学;中东南亚发展了宗教学与神学;中国人则关注人和社会的关系。人类的三大知识体系,为什么出现这种像分工一样的情况?要全面探讨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现在以中国为主,看中国历史的特色,谈谈为什么中国是这样。

中国的国家治理结构

中国地域辽阔,面积大致相当于欧洲。即使在两千年前,与世界上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相比,也是非常广阔的。在这样广阔的国土上,没有现代通讯工具的情况下,如何对人民实行有效的行政管辖,建立合理的赋税制度,保证中央政权的存在和延续,是一个大问题。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实行郡县以来,两千多年的各个朝代,都基本上坚持了这一体制。将人民编入户籍,以户籍登记的财产状况、人口状况为准分派国家的赋税、兵役。这就是中国从秦汉以来一直延续的“编户齐民”制度。在户口控制的基础上,基层有乡里、保甲,往上有县、州、府、郡,一直到中央。郡县制能保证将中央政府的意志逐级落实到基层;又为了维持这个管理秩序,创造了职业官僚选拔方法,后来演变为科举制度。这一套国家管理体系,从商鞅变法以来,沿用两千多年,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

世界上其他地区的政治传统与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很不同。如,至今仍然存留在非洲和西亚中亚及南亚许多伊斯兰国家的是酋长制部落制,著名的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就出生于特兰斯凯酋长家庭,他爷爷是酋长,他孙子是现任酋长,酋长是世袭的。

欧洲在希腊罗马时代普遍是城邦国家,罗马帝国统治着数以百计的城邦。公元四世纪罗马帝国崩溃后到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之前的一千多年,是所谓的feudalism,中文翻译成封建制,“封建”本指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无论是城邦,还是封邦,基层自治的传统都是一贯的,所以西方联邦自治的传统真是其来有自。在长达千年的欧洲封建制度下,一方面是“臣民的臣民不是我的臣民”,与中央集权制度是完全不同的;另一方面就是贵族世袭,血缘关系上的世袭。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世代相传。

比如英文中Smith这个姓,大家都很熟悉,其实就是“铁匠”的意思。因为铁匠的儿子永远是铁匠,世代相传,所以职业就拿来做姓氏。还有姓Baker的,面包烘焙师世家,一样的道理。一般来说,在这样的制度下,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只有一个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爵位和财产,其他的儿子都要各谋生路。这样保证了家庭的财产和技能世代相传,不容易消亡。在欧洲,其他的儿子变成骑士,在日本,则变成武士或浪人。在这个制度下,王侯将相是有“种”的。法国作家司汤达的著名小说《红与黑》描写了马掌师傅的儿子于连的命运。于连生在大革命时代,可是20岁时候拿破仑失败,波旁王朝复辟,他没有翻身的可能,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

但是在中国,血缘关系的世袭制度只在周朝及以前适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被破坏,从而变成了“竞争上岗”的制度。按照西汉初年贾谊的说法,叫作“务进取”。“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从汉代朱买臣的发迹,到明清耕读之家的入仕,都体现了一种竞争精神,尽管起跑线未必平等。无论家境如何,只要努力学习,进京赶考,金榜题名时,就像“鲤鱼跃龙门”一样,学而优则仕,跻身官僚阶层,一举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中国民间有很多“私定终身后花园,金榜题名大团圆”的故事,其实是有真实的社会背景。唐朝以后的中国宰相,三分之二都是平民出身。许多政治人物,并不是通过“世袭罔替”获得政治地位的。所以,中国的国家体制从战国秦汉以来就具有某种现代国家的特点。职业官僚虽然不完全等同于今天西方行政体制中的公务员,但是,怎么样治理国家,怎么样长治久安,中国人不但发展出一套制度,还有一套思想和一套方法。

西方经过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形成的国家,一般都是民族国家,nation这个词,既是民族,又是国家,就是这种形态演变的最好说明。现在的欧洲国家的国庆日一般都只是从近代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算起。民族即国家是西方近代国家形成的特点,甚至是国家形成的根据,这就让西方人误以为,世界上所有国家就应该是一个民族构成的。但是中国从来不是这样,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的民族关系,从来都不是那么单一。多民族统一国家,也是中国在历史上形成的一大特色。市场经济的传统

市场经济是中国的传统,当然是带农业社会特征的传统。《史记》一百三十篇,其中第一百二十九篇《货殖列传》,就是专门记载商业活动和著名商人的传记。里面提到第一个有名的商人是西施的丈夫范蠡,第二个是孔子的学生子贡,第三个是“商圣”白圭。

《史记》中记载了范蠡对市场经济的体会:供需关系影响商品价格——“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但是价格始终围绕价值波动——“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怎样应用市场经济规律呢?“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判断物价走势,根据物价走势,决定采取操作手段。就是通过这个办法,他致富了。

孔子的弟子子贡,也是春秋时期有名的大商人,他先跟孔子学习,然后在卫国做官,后来在曹、鲁之间做生意,发了大财。孔子72个著名的徒弟,数他最富有。富到什么程度呢?所到之处,国君都要跟他“分庭抗礼”。所谓富可敌国,大概就是这样了。正是在子贡的资助下,孔子的学问才能扬名于天下,可见,教育事业也需要财富做支持。

《史记》的这一篇记载了许多企业家经商致富的故事。商圣白圭是其中提到的第三位商人。由于他经商极为成功,名扬天下,于是很多人慕名而来,希望跟他学习经商之道。这样,他就办了个“白圭商学院”,但是并不是谁都有资格来上课的:“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疆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白圭认为经商如治国,如果不懂“智勇仁强”,想来学经商,白圭也不教给他。其实经商之术,在今天仍然是跟白圭一样,或者是跟范蠡一样,人弃我取,人取我与,根据市场供求关系反向操作。文圣是孔子,武圣是关公,戏曲之祖是唐玄宗,商人之祖就是白圭,因为他不但有经商之术,还将之上升到治国的层面,创立了经商之道。

货币是商品经济的晴雨表,纸币尤其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产物。西方的纸币是1696年英格兰银行成立的那一年发行的“银单”,就是英镑的前身。但是中国比它早好几百年。北宋的交子,南宋的会子,都是纸币。北宋的交子在四川地区,是四川地区的“民营企业家”发明的。纸币后来被宋代政府垄断,就出现了滥发现象。元朝政府一开始就垄断了纸币发行,并且因为滥发纸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经济危机。这些西方工业革命之后的东西,在中国,千年前都有了。唐朝的“飞钱”大约相当于票据,也是一种金融创新的产物。《马可波罗行纪》里面记载,中国人用纸币买东西,欧洲人不相信,说他是骗子。因为欧洲在英镑出现以前,都是用金币银币。

那么,为什么中国的市场经济这么发达?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的土地,从“废井田、开阡陌”以来在实质上是可以买卖的,而在西方中世纪,土地是不能买卖的。因为封建土地不能买卖,所以荷兰的商人们想实行城市自治,只能通过交租金的形式,将城市管理权从土地所有者手里买来。尽管中国政府也在限制干预地产转移,以保证贫富差别不致造成社会动荡,但是土地买卖与土地兼并一直是中国历史的常态,这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达的基础。

商鞅变法的巨大影响,还有一点就是分家制度。父亲的财富均分给各个儿子,儿子再均分给儿子,于是家产越分越少,风险抵御能力也迅速降低,破产的情况也日渐频繁,因此,社会流动剧烈,贵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尽管这里面也有阶段性,但总体分化趋势是越来越严重,社会贫富差别很大。所以《汉书·食货志》就讲:“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这对政府的统治权力提出了挑战。

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稳定性自然就变差。但汉唐宋明清这五个朝代的一个特点,特别长,动不动两三百年,没有现代交通工具、没有现代通讯手段,要在广大土地上保持两三百年的统治,是很不容易的。可见,政府在处理贫富差距问题上有一套自己的做法。为了应对市场经济带来的贫富分化,中央集权体制下,兴修大型工程,筑长城,打仗,农田水利,修运河,等等,都需要钱。而为了扩大财政收入,政府则对盐和铁实行官营。国家把握了经济命脉,遏制了豪强势力的扩张,也从中获取了大量财富。但是,官府掌控国家经济命脉带来的腐败和官商勾结则成为另外一个社会痼疾。

贫富分化问题一直到现在都是社会的重要不稳定因素。现代西方国家通过“社会市场经济”来调剂贫富分化,市场经济让财富流通;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给弱势群体提供保障。但是中国历史上处理这一问题,则主要是依靠中央集权和政府国营、打击豪强(剥夺豪强)的政治手段。这就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权力如何制约,一个是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之间怎么找到平衡点。在那个时代这两个问题是不可能彻底解决的。但是,大体政治清明的时候,王朝前期统治者清醒的时候处理得就好一些,否则就处理的差一些。最糟糕的时候就王朝崩塌,改朝换代。

社会制约机制上的“礼法”文化

我们总讲中国是以儒治国。其实中国历史上真正治理国家都是霸王道杂之,儒法兼用。孟子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汉武帝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用人都是儒法并用。汉宣帝总结汉朝的统治经验,叫做“霸王道杂之。”

依法治国,是韩非子讲的。贾谊的《治安策》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秦王置天下于法令刑罚,德泽亡一有,而怨毒盈于世,下憎恶之如仇,祸几及身,子孙诛绝。”可见,单纯依靠法,并不能长治久安。因此,他提倡恢复儒家的礼制,“兴赏以劝善”,“刑罚以惩恶”,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圣王治国之道。而两者之中,“礼”尤其重要,因为它起到一个规则、约束的作用,能够“防患于未然”。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通过礼仪来规范行为,礼的中心思想是“绝恶于未萌,起教于微眇”。子日:“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通过礼教,让错误的行为不会发生。“礼”的作用,就是特别强调道德,这是中国特色的制约机制。道德中,尤其强调“孝悌”。“入则孝,出则悌”是最基本的伦理要求。“务本莫贵于孝”,中国人将孝的观念提高到做人之本、立国之本的高度。尽孝于父母,尽忠于朝廷,是中国人的逻辑。

由于孝这么重要,所以朝廷不遗余力地提倡孝道,将之作为最重要、最根本的美德。两汉的时候,如果一个人父母死了,守孝尽礼,就被当作有德行的人,有可能被推荐去做官。“二十四孝”的故事,也是劝说人要行孝道。陆绩怀橘,在孝的大前提下,小孩做客的时候偷主人家东西,都成了有品德、值得赞扬的行为。在孝的基础上,还要“悌”,尊敬长者,爱护幼小。孔融让梨,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占有好的东西、吃大的梨,但是偏要通过礼的教育给他改变过来,让他知道好吃的东西应该谦让给兄长。感恩父母,尊敬长者,这是孝悌的基本要求。

从这个基础出发,中国文化就建立在对家庭、亲情的感知和扩大上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做官叫作“父母官”,要把百姓当成自己的子女一样慈爱、哺育;君臣父子,为臣下的要把君长当作父母,感激、孝敬。所以,提倡孝的目的早已不是家庭内部的狭窄意义,而是将整个社会作为一个扩大的家庭来处理,“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个人通过学习处理家庭成员的关系,扩大为在社会上做人做事的经验。这种道德观念决定,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极为浓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比西方人要密切的多。

中国宗教观念相对淡薄,法治意识跟西方人比也是相对淡薄,然而中国人最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把这条强调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礼法礼法,礼就是法,礼教礼教,礼就是宗教。孟德斯鸠说,在中国,法律、道德、宗教和礼俗是一个东西。中国的道德跟西方不一样,中国的道德,是家庭伦理产生的,所以它叫做家教。西方道德伦理呢?是宗教伦理产生的,所以它需要的是宗教,家教跟宗教不一样,家教需要讲孝,严父慈母,宗教要讲神。你看,孩子出生在西方,他就要取个教名,要在教堂洗礼,有教父教母。但是在中国不会,哪有孩子出生交给尼姑和尚的?没有,她要在家接受教育,严父慈母让她学会做人的游戏规则。

所以,中国人特别强调道德,不是中国人虚伪,因为这是人的自我约束最重要的部分。这种道德,基于家庭伦理产生,因而十分重视“孝道”。市场经济必然导致唯利是图,贾谊描述当时的社会情况:“借父棱钮,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抱哺其于,与公并倨;妇姑不相说,则反唇而相稽。”所以从汉武帝以后,提倡儒家的礼法来约束社会。中国人特别强调道德,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德才兼备,以德为本。讲忠孝,把忠字放在孝的前面,国家、社会、集体,百善孝为先。

余论

今天,中国碰到的机遇是全球化。近五百年来,西方的文化扩张全球,有两种应对方法,一种是原教旨对西方的反抗,主要是伊斯兰世界。另外一个做法是全盘西化,包括印度的西欧化道路,和我们过去走的苏联东欧化道路。显然,这都不是最好的办法。

中国传统文化讲求和谐、中和。当我们国家落后挨打的时候,人民会抱怨这种局面是传统文化所致,比如“五四”时期“打倒孔家店”就是这么喊出来的;但当我们今天发展起来对自己有了些自信的时候,才会逐渐发现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中国的学问研究的是做人做事,充满人生的智慧、治国的智慧。其实,几千年的中华历史证明,中国人在治国安邦上的成就在世界上是罕有其匹的。

当前,我们不应该一概否定中国人几千年的探索。中国人应该用自己的经验和探索,共同丰富一些所谓普世价值的内涵,对诸如“民本与民主”、“自由与秩序”、“市场与调控”等关系,做出我们的说明。只有认真总结这些真正的“中国特色”,才能把握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一些核心价值;认清了什么是真正的“中国特色”,不仅是恢复国人对于自己文化的自信,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扑朔迷离的全球化浪潮中,理解现实,认识未来,找到加强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路径,从而凝聚国人的自信,理直气壮地探索中国人自己的道路。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国家
国家公祭日
国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贾康:“中国特色”的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
“中国特色”的低速电动车